【书楼】杨氏陶南山馆:避乱而建,主藏宋元(上)
杨氏海源阁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其藏书处除了海源阁外,另有弘农丙舍,因为杨家绘有《弘农丙舍藏书图》,故这个藏书处也为人们所熟知。但另一藏书处陶南山馆提及的人不多,如果以藏书质量论,其实杨氏所藏精品有一大半藏在此处。
陶南山馆正门
当时了解情形的人,有时会以陶南来代称杨家的藏书。比如董康在《楹书隅录跋》中说:“方今中原多故,文献孑遗,陶南世家独能保守无恙。”傅增湘在《海源阁藏书纪略》中亦称:“杨氏既以三世藏书嗣其家,举明季、清初诸名家所有古刻名抄,又益以乾嘉以以来黄、顾诸人之精校秘写,萃于一门,蔚然为北方图书之府。海内仰之,殆如景星庆云。第家出陶南,僻处东海,非千里命驾,殆无由窥见。”
文保牌
然后世大多把海源阁视之为杨氏的最重要藏书地,这正如江标在《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目》一书的跋语中称:“吴中藏书,庚申之后几天全帙,百厘中之物更稀如星风,岂知琅环福地,别在陶南。”
江南原本是人文渊薮之地,自明清以来,也是中国的藏书中心,后来因为战争,江南一些重要藏书楼珍藏之物散了出来,有不少归了聊城杨以增。而海源阁处在中国的北方,以至于让江标感慨真正的琅嬛腹地是陶南山馆,他没有说是海源阁,可见他是位知情人。
孔庆珍先生在讲解
如果以距离论,海源阁处在聊城,陶南山馆处在肥城,两者间有一百余华里的路程,杨家何以把两座书楼建在相距这么远的地方,这跟当时的战争有直接的关系。关于其具体情况,杨以增之孙杨保彝在《重修陶南山庄眉园记》中有细节讲述,该文首先称:
余生三年,维咸丰甲寅(1854)丁寇乱。江河南北,莠民蜂起。时吾先祖端勤公帅南河,奉命治军江北,积劳甚病。及发逆北窜,迭陷几疆,神京震动。吾父学士公奉吾祖母太夫人家居。密通寇氛,人心憟憟。吾父谋所以安亲纾难及避乱之策于外王父傅秋屏先生。
快乐
咸丰四年,杨保彝三岁时,太平军北伐,打到了山东一带,当地也出现了一些土匪,杨以增被派往江苏清江一带封堵太平军。因为情况紧急,杨以增无法照料家人,家中之事都由杨以增之子杨绍和来照料。杨绍和看到局势越来越紧张,于是跟其岳父傅秋屏商量对策。
侧门
傅秋屏原名傅志,后改名绳勋,字接武,号秋屏,他也是山东东昌府人,官至浙江巡抚、江苏巡抚。傅秋屏因与总督陆建嬴政见不一,此时他正辞官居家。他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听闻到何绍和的所言后,以“大乱居乡,小乱居城”之理,提出如下建议:
事危矣。子父子谊应徇(殉)国。然明德达人,不可无后。吾闻距吾郡百里,古肥子国有地,境僻而山匝,土沃而民纯。所谓桃源者似矣。子盍奉母挈子往居之,而后驰纾父难也可。
村景
傅秋屏认为此刻状况十分危险,按理来说,大臣应当赴国难,然按照儒家观念,不可因此而无后。他听说距聊城百里之外有个古肥子国,那里环境比较幽静,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很像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所以他建议杨绍和在那里建一所秘密庄园,安顿好家人后再前往帮助其父疏解国难。于是:“学士公从之,陶南山庄卜筑于是焉。”
可见陶南山馆乃是傅秋屏建议修造的,尽管难以查到建造此山庄的具体时间,但根据杨保彝在此记中的所言,必建在咸丰四年的当年或之后。因为此处乃杨家人避难之所,故杨家人在各种文献中提到此处时有不同的称呼方式,除陶南山馆外,那里还叫陶南山庄、陶南别墅、华跗庄、花园、眉园等。
照壁无字
对于为何把那里称为陶南,不少的文章认为因这是杨家的隐居之地,且傅秋屏在向杨绍和描述那里的状况时,也说过该地似桃源。更何况陶渊明是位隐士,他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名句,为此,这些文章把陶南解读为陶渊明所说之南山。但是杨保彝在《归瓻斋诗词钞·感怀四首》的第四首诗的小注中说:“陶南,仆别墅名。地居岱西陶南。昔唐陶山先生居此。有山泉花木之盛。距灵岩三十里。先大夫故庐在焉。”
无意间看到大铁门有人走出
杨保彝所说的唐陶山乃是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唐仲冕原本是湖南长沙人,后客居在山东,撰有《陶山文录》《陶山诗录》,因为他号陶山居士,故世人称其为唐陶山。道光七年,唐仲冕去世后,他的儿子遵遗嘱,将其归葬于陶山。此处所说陶山,就处在山东肥城,为肥城第二高峰。如此说来,杨家的别墅之名陶南,想来是因为处在陶山之南的缘故。
陶南山馆既是杨家人的避难处,又是他们家珍藏善本之地,因为海源阁所处的聊城岌岌可危,所以杨家人所海源阁内的所藏分出一大半藏在了陶南山馆。杨敬夫在《藏书三期》中说:“余曾祖父指示,书分两份,以十分之四藏于聊城故居,十分之六藏于陶南别墅。”
透过门缝向内张望
按照杨绍和的安排,其家所藏之书四成放在海源阁,六成运到了陶南山馆。因为那里更安全,所以运走之书不只是数量大,同时海源阁内所藏的宋元珍本等也全部运到了陶南山馆。可见有一度,陶南山馆乃是杨家藏书的主体所在。
但令杨家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清军的极力抵抗下,太平军未能占领北方,但北方却起了捻军,后来捻军打到了陶南山馆所处的肥城,为此,杨家藏书损失了四成。对于当时的情况,杨绍和在宋本《毛诗》的题记中说:“9辛酉,皖寇扰及齐鲁之交,烽火亘千里,所过之区,悉成焦土。二月初,犯肥城西境,据予华跗庄陶南山馆者一昼夜,自分珍藏图籍,必已尽付劫灰。及寇退,收拾烬馀,幸尚什存五六。而宋元旧椠,所焚独多,且经部尤甚。”
门开了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捻军打到了肥城,他们攻占了杨家的华跗庄,于此庄驻扎一昼夜之久,杨绍和觉得那里的藏书恐怕全被烧毁了。等捻军退出华跗庄后,杨家人前去收拾残局,发现那里的藏书竟然有五六成未毁,但令其痛心的是,所毁部分主要是宋元本,而以经部损失最大。
按照传统观念,经部书为四部之首,其地位最尊,这正是杨绍和在意经部的原因。为此,他在《楹书隅录》中记载了一些重要书受损后的情况,比如宋本《毛诗》,该书全本为二十卷,然焚后所余“仅存十八至末三卷”,二十卷的书损失了十七卷。即便如此,杨绍和仍对此书十分看重,徐珂在《清稗类钞·鉴赏类·杨端勤藏书》中写道:
沿左路前行
道光己酉,端勤购宋本《毛诗》于扬州汪容甫家。辛酉,皖寇犯肥城西境,据其华跗庄陶南山馆者一昼夜,自分珍藏图籍必已尽付劫灰。及寇退,收拾余烬,尚十存五六,而宋元旧椠所焚独多。此本仅存十八至末三卷。然钱遵王有言,此等书不论其全不全,譬诸藏古玩家,收得柴窑残器半片,便奉为天球拱璧,而况镇库典籍乎。
当年杨以增是从汪中家买到的这部宋本《毛诗》,按照徐珂的说法,该书乃是海源阁的镇库之宝。所以杨绍和收拾残存,努力修复该书。余外,杨家损失的经部书还有多部,其中宋本《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二十卷,此书损失的部分是“自第十二卷以下皆焚失”,同样损失过半。有些珍贵的宋本损失情况更为严重,比如《三续千字文注》,该书“仅存数页”。
残破的房屋
除经部书外,其他的一些重要版本也损失得很厉害,杨绍和讲述了有些珍贵之本的命途多舛。比如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史记集解索隐》一百三十卷,对于此本的情况,杨绍和在《楹书隅录》卷二中载:
辛酉春,遭捻寇之乱,全书毁裂。壬戌计偕,携之都门,重事装潢。而旋途渡桑乾河,舟覆落水,洪涛汹涌,瞬息将逝,亟争救之,幸未为波臣攫去。然解囊检视,已浸痕过半。今岁更加修饰,始略还旧观。噫,何兹书之多厄耶!顾离困者数,而卒以获全,谓非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耶?世世其慎守之。
继续讲解
当时捻军把这部书全部撕裂了,转年,杨绍和想将该书带到北京重新整修,未曾想,他们渡过桑乾河时船翻了,众人拼命把这部书救了上来,然书已经被倾蚀大半,但最终还是把这部书修补完整。
当年在陶南山馆内还藏有许多名人手札,杨绍和在《海源阁珍藏尺牍》序中称:“先君端勤公于平生笃交游,每获师友信礼,辄什袭箧中,或畀绍和收弆。阅时既久,所积遂夥。顾官辄十有数省,舟车所至,不无零失。成丰辛酉捻寇之乱,其存诸陶南别墅者,又多坠红羊,得千余纸,付之装池,都为二十册。”
修补痕迹
喜好藏书之人,也喜欢保留手札,杨以增得到朋友来信时,都会保存起来,而后让杨绍和予以整理,多年的积存,使得杨家藏有大量的尺牍。虽然为官多地,这些手札均未受到损失。捻军打到陶南山馆时,所藏手札损失了一部分,后来太平军战争,又使其损失了一部分,但还留下来上千页的手札,杨绍和整理残余,将其分装为二十册。
捻军占领陶南山馆时,为什么没有把那里的藏书全部毁掉呢?王献唐在《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之过去现在》一文中写道:“华跗庄附近田地,多为杨氏私产,所谓陶南山馆,即在其地。杨氏当时书籍,多藏于此。尚有砚石数百余方,亦存陶南。捻匪初时,焚掠极惨,适任柱追至,严令禁止,乃免于劫。宋元旧椠之仅存者,亦任柱之功也。”
种地
海源阁的书大部分拉到了陶南山馆,另外,这里还藏有几百方珍贵的砚台,当时捻军占领陶南山馆时,对里面珍藏之物破坏很大,后来任柱追赶到这里,立即制止捻军先锋部队的破坏行为。正是此人使得陶南山馆藏书没有被全部毁掉,所以王献唐明确地说这是任柱之功。
任柱就是任化邦,此人是安徽蒙城人,他是捻军蓝旗领袖,洪秀全封他为鲁王,同时赐名任化邦。捻军与太平军不同,太平军会建设其所占据之地,而捻军始终是流动作战,对此,李鸿章在同治六年十一月十八日给应敏斋的回信中写道:“捻以走为业,蒙、亳、曹、郓之为首者大率亲族男女偕行,穷年奔窜,练成猾劲,父兄死而子弟代,若世守家法。”
涂鸦
关于任柱,李鸿章夸赞他说:“然任柱称雄十年,拥骑万匹,东三省及蒙古马兵俱为战尽,实今日第一等骑将好汉。”任柱经营十年,有上万匹战马,东三省和蒙古的骑兵均擅骑射,尽管被他消灭迨尽,可见他作战能力极强。李鸿章对这样的人当然恨之入骨,但他还是忍不住夸赞任柱是当世第一等骑射好汉。
后来淮军将领刘铭传以重金收买东捻军潘贵升,在作战时,潘贵升掏枪将任柱打死,时年28岁。此为同治六年之事,以此推论起来,他前往陶南山庄时,乃是六年的事,当时他仅22岁。他如此年轻,何以有保存典籍的意识,我未查得相应说法。但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珍藏在国图内的海源阁旧藏宋元本,应该感念他的保护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