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时大彬紫砂壶
时大彬早期作品模仿供春,喜做大壶,后改做小壶。这是紫砂壶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影响所及,直至今日,都以制作小壶为主。时大彬擅长创新,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落墨,用竹刀刻出,后自己运刀成书,字体闲雅。其所制砂壶造型,主要有四方、梅花、菱花、八角、六方、僧帽、汉方、龙蛋和提梁等式。
时大彬(1573—1648)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 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他还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做壶方法,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又首创方形、圆形壶式,改大壶为小壶,推动了紫砂壶制作,为紫砂文化做出伟大奉献。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 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
时大彬擅长创新,“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为前后名家不能及。”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落墨,用竹刀刻出,后自己运刀成书,字体闲雅,在黄庭乐毅之间。
时大彬善用各色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碎瓦片,有“沙粗质古肌理匀”之赞语。他制壶极认真,稍不满意,就敲碎弃之,有时十不得一,都不满意,就一只不留。制壶特点,是紫泥中带有白点,而壶盖一经合上,随手拈盖提起,壶身不坠。作品朴雅坚致,后人称为“时壶”。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 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
时大彬两位高足,李仲芳与徐友泉,师出名 门,但创作风格各异。时大彬对有些作品十分欣赏,因此就在徒弟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号款识。这是紫砂行业的一项“特权”,这是对自己徒弟的技艺的一种认可,也是最 高的奖赏。那就有人讲:“李大瓶、时大名”。即李仲芳做的壶,时大彬署的名。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在时大彬的流传作品中,也有其徒弟之作。但确切是哪一件,俱不得而知了。即便如此,此壶的艺术价值也与时壶等同了,甚至会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