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的一天,陕西省长安县韦曲镇...
1958年2月的一天,陕西省长安县韦曲镇南里王村一户村民在打井的时候,突然发现井底有一个穿古装的胖女人在盯着自己,仔细一看原来是唐朝古墓墓室入口壁画。紧接着这位村民向生产队汇报发现了古墓,而生产队长也按照程序向上级部门进行反映。最终在1959年1月,由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正式对这处古墓进行发掘,从而揭开了唐朝中期第二个武则天,唐中宗韦皇后家族墓园荣先陵的秘密。
从《旧唐书》可知,705年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得以第二次登基,而韦皇后也恢复了大唐皇后的殊荣。由于在武则天当政期间,韦皇后的直系亲属诸如父亲韦玄贞,兄弟韦洵,韦浩,韦泂和韦泚,全部被流放至今天的广西钦州和北流一带,而且最后死于流放地,没有活着回到长安,因此当韦皇后复出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封父兄为郡王,并且在祖籍地韦曲参照皇陵标准修建家族墓园,命名为荣先陵。除此以外,每年四季荣先陵均有礼部官员进行祭祀,平时则有100户人家负责扫墓。
虽说韦皇后和李显曾是患难夫妻,且内心憎恨婆婆武则天专权,但等到李显复位后,韦皇后却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707年,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太子李重俊被迫起兵讨伐韦皇后,结果以失败收场。而此时韦皇后依旧权势熏天,不仅被上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而且还公然卖官扶植亲信,任何人只要花三十万贯钱,就能在朝廷得到一份体面的官职。
710年6月,韦皇后干脆将丈夫李显毒死,另立15岁的李重茂为帝,即唐殇帝,自己则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但韦皇后只学到武则天的皮毛,却缺乏武则天的政治智慧,四面树敌。仅仅过去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就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将韦皇后推翻处决,枭首暴尸于长安城闹市。既然韦皇后都是如此下场,那么她的家族墓园荣先陵境遇可想而知。
李隆基父亲,即唐睿宗李旦登基以后,下旨将荣先陵地面建筑进行平毁。只见官兵前脚去砸,后脚附近百姓都去哄抢,但好歹当时地下墓室破坏并不严重。等到李隆基本人,也就是唐玄宗即位后,直接下旨将荣先陵彻底夷为平地,这下子地下墓室被强行挖开,不仅棺木和尸骨均被焚毁,就连陪葬品也被丢弃。为了让荣先陵墓主人灵魂无处安息,根据唐玄宗的旨意,官兵还将荣先陵墓室推倒后填土掩埋,地表上层则盖房,从此昔日可与唐朝帝陵相媲美的荣先陵不复存在。
不过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荣先陵大致轮廓还是浮出了水面。从发掘简报可知, 荣先陵虽然为家族集体墓园,但每个墓主人都是单独埋葬,为一人一墓室。其中1959年发掘出来的墓室属于韦皇后三弟韦泂,在广西流放地死的时候只有16岁。但当她的姐姐韦皇后重新得势后,韦泂不仅被追封为卫尉卿,并州大都督,淮阳郡王,而且遗骨还和太子家令崔道猷死去的第四女进行冥婚配对。
至于韦泂墓墓室,尽管明显可以看出被唐朝官方进行过毁墓,但依旧留有遗迹,由前室和后室组成,占地面积为90平米,相当于两室一厅。更何况韦泂墓还出土了陪葬陶俑157件,以及壁画数件,并且墓志和石椁还在,只是里面不见尸骨。可见当年唐朝官兵只是焚毁了韦泂遗骨,对墓室的破坏要比《旧唐书》记载的要小很多。
当中最有意思的是韦泂墓志,全文基本不提韦泂是为何被流放,又是因何而死,反而大书特书韦皇后对这位三弟的追封和葬礼,行文随处可见例如“丧事所资,随由官给,鼓吹仪仗,送至墓所”的语句。其中这场葬礼的开销高达“赙物千段,米粟五百石”,比长安城居民一年收入都多。
有关唐朝时期长安城百姓收入,可从《新唐书》中见到端倪。在安史之乱以前,长安城粮食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53公斤,普通个人每年可得到15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800公斤。而一段赙物即布料价值一斗米,10斗为一石,卖5文钱,100文为一两,1000文为一贯。唐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4130元,这样算来,普通个人年收入在今天的3000人民币上下,但韦泂葬礼却花费了折合人民币10多万元,而他的姐姐韦皇后每卖一个官可得到折合人民币上百万元。
此外韦泂墓出土陶俑反映了那时人们饲养驯化的牲畜和肉类来源,除了常见的骑马人物俑外,还包括猪牛羊鸡狗鹅俑,说明唐朝时人们就吃狗肉和鹅肉。
而韦泂墓壁画也反映了唐朝百姓打扮和居住环境。其中女性形象以丰腴为主,发髻高耸,脸庞红润丰满,身穿红色窄袖衫和淡黄色披帛,这与初唐时的女性体态窈窕已有很大不同,变成以胖为美。建筑结构则为重檐庑殿顶,但这种建筑只有皇室成员才能享用。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学术上认为重檐庑殿顶起源于明清,但韦泂墓壁画直接颠覆了这个判断。
1986年韦曲镇一带大开发,考古人员又发掘出韦玄贞等人墓室,至此荣先陵发掘宣告尾声。而今日不仅长安县已升级为长安区,就连韦曲附近也以高楼为主,有关韦皇后家族往事,只剩下陕历博展览文物可以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