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逊与画松亭:神笔绘苍松
在地处药湖之滨,锦江岸边的隍城镇大屋村有座历时1700多年的“画松亭”,要知道这画松亭的来历,还有着一段与许逊降妖治水有关的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
相传,晋朝高道许逊(公元239--374年),字敬之,世界净明道创始人,祖籍河南许昌,曾祖父许炎,祖父许玉,父亲许肃仍是中原名门望族。许逊自幼随父逃难至豫章(今南昌麻丘乡武溪村,《南昌县志》所记载的许仙村)定居,据明代《道藏许逊别传》载:“许逊七岁无父,力耕负薪养母,与寡嫂共田桑,自取其荒。”母亲何氏为不荒芜儿子学业,在许逊五岁时就每天撑木筏送许逊到港北的书院上学,此港后称“母撑港”。
许逊自强不息,博通儒家经史,旁览诸家阴阳、道家书典,精通天文、地理、律历、阴阳、五行、经纬诸知识。年青时不愿从政,拜西安(今修水)县令吴猛(祖籍河南濮阳,后称豫章人,《晋书·吴猛传》)为师修炼道法,吴猛将秘藏丁义神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许逊。孙皓凤凰三年(274年),许逊扶母携眷由麻丘许仙村转居西山天宝洞隐居修真。42岁时,被豫章太守保荐孝廉,西晋朝廷诏令其为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在任十年,旌阳县被治理得政清人和,物阜民安。朝廷和百姓为彰昭纪念许逊功德,将旌阳改名德阳,德阳和南昌都建起了旌阳祠。
晋朝八王之乱时,许逊不满政局动荡,弃官东归。从此游历江湖传播道术,此时正遇赣江连年水灾,许逊在叹早湖(今药湖)地区一带治水降蛟龙时,有一次借宿在大屋村朱氏家中,据大屋《熊氏村谱·画松亭记》载:许逊见朱氏一家为人厚道,但家贫如洗,便多付了些食宿钱。晚饭后许逊同朱氏拉起了家常,许逊道:“你全家人口不少而劳作收入甚微,生活如此清贪,我看你为人厚道,何不做点小生意增加些收入?”朱氏说:“我们乃乡野村夫哪里懂得做生意啊!”许逊接着说:“这里地处锦江水道,来往船只和上下高安、南昌的商贩旅客很多,你就在路边砌个亭子卖点酒水,生意也是会很好的。”朱氏听后摇摇头笑着说:“卖酒水当然是好,可我们这里水质混浊能酿出好酒吗?”
许逊想:朱氏这番话说的是事实,觉得应该帮朱氏一把。第二天早上许逊走到朱氏屋前抽出随身宝剑往地下一剌,随着宝剑从地下拔出,剑孔逐变成一口水井,井内清泉汩汩,许逊还将三粒仙丹放入井中,泉水顿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喝起来甘甜可口,朱氏一家对许逊千恩万谢。三天后朱氏就用井水酿出了香甜的好酒,并照许逊所说,在路边砌了一个亭子,做起了卖酒水的生意。
为了进一步帮朱氏招徕顾客,许逊在亭子内木梁板上画了一棵千年松树和一群仙鹤,说来奇怪,只要亭中酒坛打开,酒香四溢时,画上的松枝就会轻轻地摆动,树枝上的仙鹤也随之翩翩起舞。从此,慕名前来喝酒赏画的远近客人蜂拥而至,每天一千多人。喝酒的付酒钱,不喝酒的也付钱观画。朱氏也因此发家致富了,为了纪念许逊对他的扶助和恩德,便将卖酒观画的亭子取名为“画松亭”。
今存“画松亭”为明代重建,亭子为全木质结构,立有四根大柱和若干根小柱,三面披垛,高约5米,亭柱刻有朱仲翁撰写的两副对联。其一曰:
画由神笔著仙井,
松自名湖记古亭。
其二曰:
神笔绘苍松,此地曾经元鹤舞;
仙丹酿绿醑,至今犹羡晋泉香。
又有朱立铺《颂画松亭》诗二首,一曰:
图写丹青旧酒家,
松摆鹤舞夕阳斜;
井成元醴流仙液,
过客垂涎醉落霞。
二曰:
洒墨淋漓壁上青,
虬拔俯仰自生情;
空怀鹤去蓬莱远,
不返云中唳古亭。
亭及楹联,诗,匾均为明代遗物,通过以上二联二诗,充分反映了当时隍城大屋熊村朱氏在画松亭卖酒观画的盛况,表达了人们怀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