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八十八天:程序创新
我们在此要讨论的作为创新机遇来源之一的”需要“,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需要,我称之为”程序的需要“。这种需要即不含糊,也不笼统,而是非常具体的。与意外事件或不协调一样,它也存在于某个企业、产业或某个服务领域的程序内部。它并不始于环境内部或者外部的某一事件,而是始于有待完成的某项工作。
(彼得.F.德鲁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1986年 第5章 创新机遇来源三:程序需要)
在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中,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 知道这一需要确实存在。但是,通常情况下,没有人对此采取行动。而一旦出现创新,它立刻就会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被人们接受,并很快就会成为标准。
实质上,流程需求这方面的创新是寻找现有流程中薄弱或缺失的环节。这种需要既不含糊也不笼统,而是非常具体的,因为肯定有“更好的方法”会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比如,巴西阿苏尔航空公司,他们以机票低廉而著称,但却没有更多的巴西人愿意搭乘他们的航班。经过研究发现,原因在于乘客还需要从家里乘出租车到机场,而这可能要占到机票的40%~50%,同时又没什么公交系统或者火车线路可以完成这样一个行程的支持。换言之,“从家到机场”是顾客流程的一部分,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于是,阿苏尔航空决定为乘客提供到机场的免费大巴。如今,每天有3万名乘客预定阿苏尔航空的机场大巴车,阿苏尔航空也成为巴西成长最快的航空公司。
另一个案例来自复印机行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当人们需要复印文件时,都只能带上原件去公司的复印中心,由技术人员操作。复印人员必须懂得技术,因为施乐的高速复印机非常复杂,经常需要调校,这给客户的“程序”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家普遍认为“应该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当佳能和理光推出了这个更好的办法:台式复印机。尽管速度慢,分辨率低,无法放大和缩小,也不能分页,但是却因为其廉价易用而广为人们所接受,进入到各家公司的办公室。后来随着佳能机器的改进,如今所有的办公场所都够方便地使用到高质量、全功能的复印机了。
关于程序需要,有五项基本元素:
1、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程序;
2、一个薄弱或欠缺的环节;
3、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
4、解决方案的详细规范可以清晰地加以界定。
5、大众对应该有更好的方法的共识,即对此信念的接受度很高。
我们理解所需要的是什么吗?
我们有解决问题可以利用的知识吗?它可以依靠最新的技术解决吗?
这一解决方案是符合了还是违背了预期用户的习惯和价值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