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收到年轻读者的私信,说好像我和小吴结婚几年了感情也维持得不错,而自己跟男朋友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想让我分享一些相处之道。
这真的是个误解。
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的关系啊。不过是大家都喜欢带着滤镜看别人,看自己时又习惯放大缺点罢了。
我俩现在看似相处融洽,其实也是一路磨合过来的。动笔写这篇文章时,我回头一算,我们居然已经结婚 5 年了。这几年我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工作上的伙伴,关系维护起来更是不易。
有句话说:做自己就好,不要在感情里委屈了自己,更不要为对方改变自我。太理想了,怎么可能呢?就算没结过婚谈过恋爱,应该住过校吧?连在一个寝室里做室友,都要迁就彼此的生活习惯,这种自我宣言过于轻飘飘了。
硬要分析维系感情的诀窍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两个人都要保持坦诚沟通、不断学习成长的心态吧。今天就小小地跟大家分享下我们的一些感受。
/1. 永远不把对方当作理所当然的存在
有的人也许会把结婚看作一个终点,仿佛两个人结婚后,就不容易分开了,人生也尘埃落定。但我觉得恰恰相反。结婚才是真实人生的开端,维持一段长期的关系,比相恋难多了。
前段时间我听 Melody 的播客,她说了一句我频频点头的话。
非常认同。很多伴侣在一起久了,就会习惯对方的付出。因为妻子每天做饭,丈夫就认为她应该每天做饭,不但得不到任何感谢,还会因为某一天没有做饭而受到质问。
我想到小时候,我妈拖地,经常边拖边发脾气,一定也是觉得很委屈吧。家庭成员间,从来就没有“谁应该做什么”这回事。一个人为这个家做了一些事情,无论大小,都希望自己被看见。
我和小吴有次吵架,吵到难以收场。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我们分开了,他有了新的家庭,过着与我无关的生活。我发现自己真的难以承受,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气瞬间消了一大半,冷静下来,他生气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付出没有被看见,我不应该把某些事情当作理所当然,该道歉道歉,很快就和好了。
世界上没有不会分开的伴侣。“认为对方随时可能离开你”,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相处,反而能帮助两个人更长久地走下去。当对方为你做了一件事,你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他;当两人有了矛盾,也能更积极地解决。
我和小吴现在相处,就经常把感谢挂在嘴边。他日常负责铲猫砂,只要我看到就会夸奖他,而每次我做了饭,他也会很真诚地对我说谢谢。
/2. 重视男生的情绪,不要 judge 他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一位妻子讲了很多老公的故事,觉得自己老公太木讷了,只想着工作和目标,从来不照顾自己的感受,简直是个生锈的机器人。我看完感同身受,兴致勃勃地跟小吴念完了这篇帖子,还问他:对不对?这老公简直是生锈的机器人!
我不知道这个妻子说的是不是全部事实。
无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我都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生锈的机器人。
而如果这句话还是他妻子说出来的,那就更可悲了。
她连自己老公真正的情绪都感知不到,竟还要一起生活这么多年。
情绪和情感,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人如果变成了别人眼里的“机器人”,一定是经历了难熬的事情。不仅没有人理解他,他最亲近的人还要嘲笑他,我也觉得难过了起来。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对男性的理解好像有问题。我们从小接触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都要求男生坚强、不许哭、不要轻易表露情感。所有人对男性的期待是成功、赚钱,情绪无助于这些目标达成,没有最好。我也是跟心理咨询师聊过后才意识到,我和小吴相处,一直是我单方面在表达感受,他更多充当的是倾听者和分析师的角色。而每次他表露出不高兴的情绪,我都觉得莫名其妙:你咋会不高兴?在我心里,他一直是情绪稳定的代表,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冷静、理性地看待,所以我无法容忍他的不高兴。第二天我认真地对他说,如果以后你不高兴了、有情绪了,可以放心在我面前表达你的感受,我都会倾听。过去是我做的不好,只顾自己倾倒情绪垃圾,忘记了你也是需要情绪出口的正常人。小吴当下真的有被感动到。他说,谢谢我能这样讲,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不只有身份和责任,还有做真实自己的自由。我知道,作为两个人的小家庭,大概率会和父母的家庭产生或多或少的分歧。理想中,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小家要独立,自己的伴侣有义务去解决原生家庭的各种衍生问题。可现实中,真的能跟父母说不的,又有几个呢?我们俩的婚姻之路一直比较顺,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独立性有关。独立的意思是,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具体事务上,我们自己解决、自己做主。比如生不生小孩这件事,决定权只在我这里,双方父母谁都不会干涉。但要想得到父母的尊重,首先自己必须支棱起来。小时候我们总听父母说一句话:你以为我想管你?这倒是实话。一旦你达到他们心中“不用管”的标准,真的没有人想花精力来管。结婚这么多年,我们买房、买车都没有花父母的钱,遇到任何问题都是自己解决,很少求助他们。双方父母一直非常尊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从来不会越俎代庖。每个人在感情中的需求不同,凡事都不能以自己为出发点。比如对小吴来说,穿衣打扮这件事,一点都不重要。他不想在这件事情上浪费精力。所以刚在一起时,小吴的衣柜实在辣眼睛(是的,比我上期的土味穿搭还辣眼睛)。我看不下去,拉着他强行断舍离,置办新衣。我看得出来小吴出于尊重配合着我,但新衣服并没有让他真正快乐。网上有个测试,叫「the 5 love languages」爱的五种语言,可以测试你在恋爱关系中,最想被对方满足的需求是什么。这五种爱的语言分别是:Words of Affirmation 肯定的言辞、Quality Time 高质量的相处、Acts of Service 为对方服务、Physical Touch 身体接触、Receiving Gifts 接受礼物。认真做完测试,却不觉得它给出了什么“诀窍”,不过是所有人都知道,却常常忽略又做不到的常识罢了。我在“高质量的相处”和 “接受礼物”上分数很高,具体体现在哪呢?我讨厌小吴跟我吃饭时一直看手机,我觉得两个人吃饭就应该好好聊天,对方如果一直玩手机,人在心不在,会让我产生“不被在乎”的感受。小吴的最高分是“为对方服务”,最低分是“接受礼物”。果不其然,他完全不在乎我送不送礼物,更在乎日常生活中我能否为他做点什么。如果不了解伴侣的需求,就无法维系好这段关系。刚在一起时,我们都做得不好。我主动为小吴做的事,除了偶尔做饭、洗衣服,好像就没有别的了。因为从单身生活变成二人生活,我还没有学会考虑别人。而小吴则非常不会送礼物,频频踩雷。先是送了一盒价格昂贵的玫瑰,接着送了一顶完全不适合我脸型和头型的棒球帽,好不容易买个贵重包包,还是很快过气的流行款。我真的不太高兴。我在意礼物,是因为礼物背后体现的爱和关心。我的伴侣了解我吗?平时注意过我吗?多次沟通后小吴才意识到,送礼物不是任务,要让对方开心才算成功。今年情人节是大年初三,我们第一次独自留在北京过年,小吴早早就在计划情人节安排。吃什么很好解决,但送什么礼物,又是一个难题。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啥类型的礼物都送过了,花、项链、电子产品、护肤品、口红、包包等等,送不出新意了。后来他有个提议,说送我一只手表。因为我们刚结婚时,爸妈就让我们去选一对手表作为新婚礼物,当时我们很忙,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多,就没有去办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