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上)

转自:散漫斋主的博客

《巧联妙对话古今》前言

  这是一本巧妙对联故事的书。这里,我想说两点:一是关于对联故事;二是关于巧妙对联。

  关于对联故事

  2002年2月,我同时出版了三种对联故事书:《官场对联故事》、《情场对联故事》和《商场对联故事》,合计约70万字。当时就感到,对联故事大有文章可做。——其实,我从20世纪的80年代反复阅读了《楹联丛话》之后,就觉得“对联”和“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许多优秀的对联作品,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的。因为故事有曲折动人的情节,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再加上巧妙无比的对联,经过历代文人、官宦、村夫的或口耳相传,或刊印流布,我们今天才能够见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对联。

  是否可以反过来这样设想一下:历代的对联作品,如果仅仅靠各种对联集子,如清末民初的《三百六十行新对联》之类,而没有各种对联故事,我们今天是否还能见到数量如此庞大的对联作品?恐怕不会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对联故事对于传播对联文化,功莫大焉!

  另一方面,不少对联如果仅仅看作品本身,恐怕会让读者不知所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因为有些对联作品是通过故事情节的推动才得以完成的,故事有起因,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其中有背景,有人物,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有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只有先清楚地了解这些故事,这些人物,这些关系,才能会对作品理解更准确,更深刻。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从字面上看:上联说蔬菜,因为有荷叶、荷花,下面才能结出藕来;下联说水果,有杏子吃就不要梅子了。如此欣赏,这副对联的趣味性就荡然无存了。

  原来,其中还有个小故事。明代学者程敏政,小时候有“神童”之称,10岁时就被举荐到朝中,被安排在翰林院读书。宰相李贤很喜欢他年少多才,就想招他为女婿。有一天,李贤专门设家宴招待他,并以饭桌上的菜为题出句要他来对,其话外之音是“因何而得偶”。青年程敏政反应机敏,听出了这个意思,巧妙地以水果来对,同样含有话外之音“有幸不须媒”。——不仅工整巧妙,而且趣味盎然。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也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才使得人们在流传中总是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这些对联故事,有的来自正史,有的则来自野史;有的是史实,有的则属于传说。但是,正史也好,野史也罢,都无碍其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

  当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对联故事,一言以蔽之:良莠不齐。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有的是思想内容不够健康,有的是对联故事不够精彩,还有的则是对联本身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去粗取精、披沙淘金的工作,以更好地适应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阅读。

  关于巧妙对联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就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来说,口头应对大大早于书面对联,而巧联妙对又占了口头应对的绝大部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对联故事中的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也是巧妙对联。

  首先,关于对巧妙对联的认识,我想引用常江先生1991年的几点论述:

  第一,具有讽喻、斗智、学习、娱乐四大功能。

  第二,具有古今汉语所体现的几乎所有修辞手法。

  第三,作者常常不清楚,不具体。

  第四,格律常常比较宽,因为如果因律而害意,则使许多巧联失去其趣味性。

  常江先生的这些论述,我以为应该作为我们认识巧妙对联的基本观点。

  古人读书,从小就是死记硬背,尤其是经典如《十三经》,更是烂熟于胸。一是因为如果背诵不出,当时就要被先生打扳子;二是因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几乎都是出自经典,如果对经典不熟悉,考场上就无从下笔。所以和今人比起来,他们肚子里的东西多。另一个原因,科举考试要考诗,就是近体诗,而近体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是必须要对仗的。所以,旧时的学童很早就学对对子,鲁迅先生就有过回忆:从一言、两言,一直到七言。所以,学童读书,先生要教对对子,为写诗作准备,因此他们很早就接触了对句。教学中的“对课”一直延伸到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可以肯定地说:生动有趣的对联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正是有着这种深厚的基础,加之历代不乏“奇才”、“怪才”、“捷才”,这才成就了如明代的解缙、祝枝山、唐伯虎,清代的纪晓岚、彭元瑞、郑板桥,直到近代的方地山、梁启超等大家。写“正经”的对联,他们是高手;写巧妙对联,他们同样是高手。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有楹联家颇为看不起巧联妙对,认为这不是“真功夫”,我20年前就对这个看法不以为然。

  其次,大家都明白,对联是唯汉语所独具的文学艺术形式。笔者以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恰恰是巧妙对联。或者说,巧妙对联最能充分地表现汉语、汉字的无穷魅力。如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一字所形、一音多字,以及异体字、通假字等,在巧妙对联中都能找到其用武之地。套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里边的学问大了去了!”——这话丝毫也不夸张。

  再次,不论哪个时代的对联作品,不论是哪一类对联作品,都应该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如古时的科举考试、官场舞弊、婚丧嫁娶等等,都有相应的对联,都有相应的对联故事。从这个角度看,历代的对联,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都有着无可替代的认识价值。所以,这个巧妙对联故事集子,就命名为“巧联妙对话古今”。

  拙作是写完了,似乎还有必要向大家交代一下我的做法。一是凡涉及的有关史实,尽量准确,不敢戏说;二是语言表述尽量通俗,不用或少用古汉语,使今天的读者朋友能轻松阅读。但具体做得如何,还请各位明鉴!

李文郑

2007年暑中  于中州散漫斋

(《巧联妙对话古今》一书,已于2007年12月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

戴叔伦巧对先生

  唐代诗人戴叔伦,字幼公,金坛(今天的江苏金坛)人。曾在江西做过市长一级的官(抚州刺史),还在边疆任过边防军司令(容管经略使,边防军事长官)。

  戴叔伦小时候聪明好学,很得先生喜欢。

  有一年的春暖花开时节,先生带学童们到附近的村镇春游。在一个叫白店的镇上,一只白色公鸡在高声啼叫。先生见了,指着这公鸡出了个句子让学童们来对:

白店白鸡啼白昼

  句子切地、切事,巧妙的是一连用了三个“白”字。这是对联用字技巧中的重字法,又称为重言法。这种对子要工整地对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们一边走,一边琢磨,但是直到太阳西偏,谁也没有对出来。当他们走到一个叫黄村的村庄时,一条黄狗狂吠着向这几个人跑来。几个学童被吓得躲躲闪闪的时候,小小戴叔伦来了灵感,答对道:

  黄村黄犬吠黄昏

  同样切地、切事,巧妙地一连用了三个“黄”字;同样以重字法来组织句子。先生听了,连连点头赞赏:“对得好!对得妙!”

曾公亮巧联对父

  福建晋江有座灵源山,隋朝时在山上建了灵源寺。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的一天,晋江(当时属泉州管辖)少年曾公亮随父亲曾会到灵源寺进香。曾会,字宗元,宋太宗端拱年间进士,做过两浙转运使,明州知州。公亮,字明仲,仁宗天圣年间进士,历任会稽(今天的浙江绍兴)知县、郑州知州、开封知府等,一直做到宰相。

  这一天,父子二人到寺里进香、叩拜以后,漫步山上,一边聊天,一边揽胜。

  父亲曾会由眼前的山和寺院出句,让儿子来对:

灵山好作西天界

  曾公亮幼年时就继承家学,聪敏过人。他听了父亲的出句,当即就明白了这是要以山名和寺名“灵源”冠顶。冠顶是作对联的艺术手法之一,是嵌字的一种,就是把所要镶嵌的字放在上、下联的开头,又称凤顶格、鹤顶格。这时,他看到不远处的海湾,他朗声对道:

源水能通南海潮

  “山”与“水”、“西”与“南”,都属于小类工对,极为贴切。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西天”与“南海”都与佛教有关,用在这里,非常恰切。

王禹偁少年妙对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音称),字元之,济州巨野(现在的山东巨野)人,七八岁的时候就能诗能文,擅长对对子。

  宋真宗时与寇凖同时任宰相的毕士安,当年在郡从事(郡长官的属官)任上时,就听说了这个神童才华过人。便派人把他找来,问他家的情况,原来王家以磨面为生。毕士安就让他以《磨》为题作首诗,小小王禹偁不假思索,当场吟道:“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不但写出了磨的特点,而且富有哲理。毕士安“大奇之”,马上把他留下来,请他为子弟讲学。

  有一次,毕士安宴请某市长(知州)。太守在席间出句让人对:

  鹦鹉能言争似凤

  在座的客人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谁也对不出来。毕士安便将这句话写在了屏风上。

  王禹偁看见后,在旁边写出了对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后来,这成了一个以动物为对的著名的对子。其巧妙之处在于“鹦鹉”与“蜘蛛”都是联绵词(由两个音节联绵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

  毕士安见了,不禁叹息道:“果然是经纶之才(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呀!”从此称他为“小友”。

联林绝配

乾隆皇帝与纪晓岚都很喜欢对对联,并且都是联林高手,堪称绝配。他们经常君臣唱和,选录几则供大家开心。

(一)赏雪观梅对句

时值除夕,瑞雪初霁,梅花傲放,红装银裹。纪晓岚伴乾隆皇帝到户外赏景,不料乾隆皇帝叹道:

老叟扶持观梅花,唉!青春已过。

纪晓岚悟出这是一个上联,脱口而出对出下联:

幼童侧耳听鞭炮,哟!又是一年。

(二)猜谜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乾隆出一谜语联(打两字用语):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纪昀道出谜底:“猜谜”。录另一副谜底也是“猜谜”二字的谜语联共赏:

狰狞乎,猖狂乎,或狼狈乎?不清不静闹嚷嚷,是也是也;

进退者,迟速者,抑追逐者?有说有吃喜洋洋,妙哉妙哉!

此联连用六个反犬旁的字,暗指和“猜”字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点是“犭”;“清、静”和“猜”字,都有“青”字;“犭”、 “青”合起来为“猜”字。下联用了六个有走之旁的字,指所猜之字是“辶”旁;说是言,米可吃”, 加上“辶”,合起来便是“谜”字。

(三)祝寿联

乾隆五十年时,在乾清宫设“千叟宴”,赴宴的多是老寿星。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一百四十一周岁。乾隆以此为题出上联,宫中官员一时都对不上来,纪晓岚艺高一筹,对出了下联。联曰: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乾隆)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纪昀)

花甲,六十岁。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增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即一百四十一。古稀,七十岁。双庆即庆两次古稀,一百四十。还多一度春秋,也是一百四十一。

(四)一语中的

乾隆皇帝看出纪晓岚想家了又不敢说,就给纪一个机会对对联,对上了就让他回家。纪一听道:“陛下圣明,如蒙恩准,臣感戴圣恩。乾隆出上联,纪即对下联。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乾隆)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昀)

纪昀的下联十分完整,乾隆大为高兴,当场批准他回家。

(五)随机应变

乾隆游览佛寺时,在郊外看见飞来一只白鹤,便要纪晓岚以此为题作诗。纪随声吟道:“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冠雪为衣。”刚吟出两句,乾隆刁难纪晓岚说:“这是一只黑鹤。”纪看了一下乾隆,接着吟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乾隆听后开怀大笑,大家无不赞叹纪昀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乾隆诗兴大发,突然想到城里的“天然居”店铺,便吟了一回文式上联,乾隆话音刚落,纪昀就对出了下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说:“太妙了,再对”。纪晓岚见一和尚走进山林中的云隐寺庙,便道: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六)南北通州

乾隆游江南,纪晓岚和一班文武官员随驾。这一日来到江苏通州,乾隆问随从是何处?答:“通州”。乾隆一下想起河北那个通州,说:“怎么有两个通州?”纪晓岚解释说:“河北的通州叫北通州,江苏这个通州叫南通州”。乾隆兴趣盎然,即以两个通州为题吟出一联,顾左右问谁能对?众官员面面相观,纪晓岚也没想到佳对。就在这时,一个小侍从说:“通州的当铺真多!”纪晓岚心有灵感,即刻对出了下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乾隆出句)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纪昀对句)

注:南通州,现为江苏南通市。北通州,现称河北通县。

(七)巧释“老头子”

有一天,纪晓岚和同僚在殿侧等待上朝,见皇上迟迟未到,便戏对同僚说:“老头子姗姗来迟?”语音未落,乾隆皇帝已走到面前,听到这句玩笑话十分生气,对纪晓岚喝道:“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则生,无说则死!”众人都为纪晓岚捏一把汗。

纪晓岚从容奏道:“皇上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联曰:

万寿无疆堪谓老;

顶天立地可称头。

纪晓岚的几句话,把乾隆帝说得回嗔作喜,当即赦纪晓岚无罪。群臣无不佩服纪晓岚的才华

黄庭坚巧对舅舅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分宁(现在的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在朝中任过秘书省中掌管校订典籍、订正讹误的文官校书郎,主管著作、修撰国史的文官著作佐郎;因受排挤到地方任职,从鄂州市长(知州),到太平市长(知州)等。

  历史上评价黄庭坚“文章天成”,在北宋文坛上,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出于文学家、书法家苏轼门下,位于“苏门四学士”之首。而他又长于诗,甚至于和苏轼并称为“苏黄”。他还擅长行草书,自成一家,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

  他父亲黄庶,字亚父,庆历年间进士,曾做过廉州知州。很早就注意对黄庭坚的教育,所以才有他的“警悟”,5岁时就能背诵“五经”。

  黄庭坚的舅舅李常是一位诗人,又是藏书家。他常常到黄家来,也很注意对外甥的培养。

  这一天,舅舅又到黄家,叫来黄庭坚,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桑树,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

  从桑树联想到桑叶养蚕,又从蚕吐丝到用丝来织成锦绣,关系紧密,环环相扣。艺术手法上,用的是顶针格,又称连珠格,就是前一个分句结尾的字和后一个分句开头的字重复,前后蝉联。

  正在读书学习的黄庭坚思索片刻,看到手中的笔,来了灵感,于是以此为题对道:

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从它们同样密切的关系入手,同样环环相扣;艺术手法上,同样用了顶针格,一气呵成,尤其是切合自己的学习生活。

  舅舅李常高兴得连连称赞,认为这个外甥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

小王雱巧对父亲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音滂),字元泽,从小就聪敏颖悟,远远超出常人,又博学多识,不到20岁就“著书数万言”。治平年间进士,做到皇帝的顾问(天章阁待制)。

  王安石十分喜欢这个儿子,小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并很早就注意对他进行智力开发。

  有一天,王安石想试一试儿子的才思,在餐桌上边吃饭边出了个句子,让儿子来对:

一剑劈开舟两爿,内载黄金白玉

  小王雱听了,意识到这不是个一般的句子,而应该谜联,谜底是煮熟的鸡蛋。他思索片刻,对道:

两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除了数字相对以外,更巧妙的是以“玛瑙”和“珍珠”的当句自对,与出句的“黄金”和“白玉”的当句自对相应。王安石一听,高兴地抱起儿子,又把他高高地举起来,连声说:“对得好,对得妙!儿子对句的谜底是石榴吧!”

  可惜的是,聪明过人的王雱仅仅活了33岁,就过早地病逝了。

陈起宗巧对老师

  北宋陈起宗,字兴祖,少年时候就到上庠(当时的大学)读书,异常聪明。

  他小时候,有一天,老师带他们出去游玩。在水边,马走过沙地后,一个个蹄子印形成一个个小窝窝,阵阵风吹来,细沙流动,又把那小窝窝填平了。见此情景,老师吟出一句,让他来对:

  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

  陈起宗看到水中的船,来了灵感,当即对道:

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原

  对得不但工整、贴切,甚至比出句更胜一筹。因为“岸上沙”既看得见,又摸得着,为实;而“水中月”只是倒影,看得见,却摸不着,为虚。虚与实相对,要比实对实或虚对虚要更高一着。这不但需要寻常知识,更要具有创造性和想像力。

宗泽挥毫成巧对

  北宋末期的抗金名将宗泽,字汝霖,义乌(现在的浙江义乌)人。哲宗元祐年间进士,早期在地方做官,政绩显著。金兵围攻汴京(都城开封),他以副元帅的身份从磁州来援,连战连捷。又历任开封知府、东京留守。金兵畏惧他的威望,称他为“宗爷爷”,不敢轻易进犯东京。为了收复失地,他连续上疏20多次,都被投降派所阻。因此忧郁成疾,悲愤地吟诵杜甫的《蜀相》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临死前,还大呼“过河”三声。

  宗泽幼年时就读书刻苦,才思敏捷,吟诗、作对、写文章,倚马可待。

有一天,宗泽从私塾放学回家,看见嫂嫂在院子里的树下做针线活,急忙上前问好。嫂嫂平时就非常喜欢他,和他打过招呼后说:“今天我要考考你。”宗泽当然是点头答应了。

  嫂嫂抬头扫视了四周一眼,就以门前山上的松树为题,出句让他对:

山上青松,探出龙头望月

  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松树的形状。

  宗泽听了,取出笔墨,一边将嫂嫂的出句写下来,一边思索着对句。当他直起身子时,看到了园中的竹林,马上在纸上挥毫写道:

园中紫竹,攒成凤尾朝天

  同样用拟人手法,描摹了竹林的形象。其巧妙之处在于“上”与“中”同为方位词,“青”与“紫”同为颜色词,“龙”与“凤”同为动物名,“头”与“尾”同为形体名词,“月”与“天”同为天文名词,极为工整。

嫂嫂看了,高兴地竖起大拇哥,连声赞道:“好,真好!”

汪应辰少年巧对

  南宋信州玉山(今天的江西玉山)人汪应辰,原名洋,字圣锡,自幼聪明而凝重,5岁时候就多识奇字,善于吟诗、作对,且往往语出惊人。绍兴年间,17岁考中状元,官职做到中央组织部部长(吏部尚书)。

  汪应辰小时候,家里贫穷,读书学习连灯油都买不起,他就利用闲暇时间拾柴卖薪挣几个小钱。因为买不起书,就常常向别人借来诵读,一经过目则不忘。10岁大的时候,就已经在乡里颇有名气了。

  有一次,他到乡校,那里的老师(郡博士)想试一试他的才华,就出句让他对:

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

 意思是:唐代文学家韩愈13岁就能写文章,现在你和他比,怎么样啊?

  汪应辰应声对道:

仲尼三十而论道,惟公其然

 意思是:孔子当年30岁的时候就教授生徒,如今只有您和他一样。以古人对古人,以数字对数字;巧妙的是“十三”和“三十”恰恰是一颠倒,也就是以“三”对“十”,以“十”对“三”。

  为生活所迫,汪应辰十几岁就到县里去做弓手。当时,学者喻樗在玉山县任公安局长(县尉),汪应辰正是他的下属。喻樗听人说这个小伙子善于作对子,就在一次训练间隙把他召到跟前,指着旁边的几匹马出句道:

马蹄踏破青青草

  应辰不假思索,对道:

龙爪拏(音拿)开白白云

  以动物“龙”对动物“马”,以动物形体词“爪”对动物形体词“蹄”,以颜色词“白”对颜色词“青”,以叠字对叠字。工整而巧妙,且表达出非同寻常的志向。

  喻樗一听,大为惊异,说:“这个孩子他日必定成为伟器!”于是,从这天起,就把他留在衙中,教他的几个孩子读书,并把自己的女儿许聘给他为妻。

王十朋妙对长老

  南宋温州乐清(现在的浙江乐清)人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自幼天资颖悟,超过常人,“日诵数千言”,且过目不忘。早年在梅溪讲学授徒,听讲者多达数百人,后进入国立大学(太学)。奸相秦桧死后,他参加科举考试,于绍兴年间得中状元,一直做到皇帝的高级顾问(龙图阁学士,是表示尊宠的一个职位)。

  温州瓯江中的江心寺,是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寺中有个长老,饱读诗书,常和前来游玩的文人有文墨交流。

  这一天,少年王十朋来到江心寺。长老早就听说这个神童的大名,专门让人陪同他游览,晚上还留他在寺里住下。

  夜色中的江心屿,格外迷人。长老邀小十朋这个特殊的客人来到江边的亭子里,品茶论文。面对着此情此景,长老出了个句子让十朋来对:

江畔高亭,明月清风留客醉

  小十朋眨巴眨巴大眼睛,对道:

屿中古寺,白云流水伴僧闲

  都是从指出地点、描写景物入手,又都是写对方。仔细斟酌,几乎无一字不工。如果说后面一个分句所说的内容还不够贴切的话,那么,“江”和“屿”二字,则极富地域特色,恐怕移往其他任何地方(即使有江、有寺)都不合适。从这一副对联,也可见小小王十朋的文字功夫。

  长老听了,禁不住点头称赞:“'神童’之称,果然名不虚传!”

神童巧对理学家

  南宋侯官(今天的福建福州)人陈韡(音伟),字子华,是当时学者陈孔硕的儿子。陈孔硕是理学家朱熹的学生,与学者张栻、吕祖谦是要好的朋友,他祖父陈禧、父亲陈衡都曾得到朱熹的称许。一家四代,家学渊源。

  陈韡11岁那年,有一天,朱熹来访陈孔硕。朱熹看到陈韡少年英俊,气度不凡,十分喜爱,就想试一试他的才学,便出了个句子让他来对:

  一行朔雁,避风雨而南来

  说的是每到秋冬季节,北方的大雁都要飞到南方越冬。“朔”的意思是北,“朔雁”指北方的大雁。

  陈韡应声答对道:

  万古阳乌,破烟云而东出

  “阳乌”,就是太阳,古代传说太阳中有三只脚的乌。之所以用这个称呼,是为了与出句中的“雁”相对(动物名相对)。此外,以“烟云”对“风雨”,以“东”对“南”,都非常贴切。

  朱熹听了,大为惊奇,感叹道:“这孩子气象不凡,他日不可限量!”

南宋宁宗开禧年间,陈韡进士及第,后来官至副宰相(参知政事)。

许应龙五岁巧对

南宋闽县(今天的福建闽侯县)人许应龙,字恭甫,嘉定年间进士,做到国防部部长(兵部尚书)。

许应龙幼年时候,异常聪敏,5岁时就熟读经书,远近都称他为“神童”。

有一天,许家来了客人。小小年纪的他,在陌生人面前大大方方,举止得体,很得客人喜爱。

客人见小应龙聪明乖巧,就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小儿气食牛

别看这个句子短小,里边却包含着典故。战国时尸佼的《尸子》卷下说:“虎豹之驹,未成文(纹)而有食牛之气。”意思是老虎、豹子的幼仔虽然连身上的斑纹还没有长出来,就已经有吃牛的气度。比喻少年气盛。唐代杜甫《徐卿二子歌》一首诗有这样的句子:“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贵客皆回头。”

小应龙听出来这是客人在夸奖自己人小志大,他并没有因此而喜形于色,从容地对道:

丈夫才吐凤

这个简短的句子,同样也包含了典故。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卷二说:西汉文学家扬雄在著《太玄经》的时候,梦见自己吐了一只凤凰,停在《太玄经》上。后来就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许应龙用这个典故,是在向客人表示自己的志向。“牛”与“凤”之对,属于小类工对。

客人听了,连声赞叹。

孙周翰巧对郡侯

  元代的孙周翰,少年时候就极为聪敏。

  有一年春天,父亲孙穆之带着他去拜望郡侯(金、元两代的爵位名)。当时,郡侯正与大家赏春集会,并有歌舞助兴,见孙家父子来了,趁着兴头,想逗一逗这个孩子,便以歌唱为题出句让他对:

口吹杨柳成新曲

  句中的“杨柳”,指杨柳曲,为乐府近代曲,又称杨柳歌、杨柳枝。本来是汉代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唐代的时候改称《杨柳枝》,唐玄宗开元年间已入宫廷教坊曲。后来,诗人白居易按照旧曲作词,翻为新声,他的《杨柳枝词》之一有这样的句子:“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的诗人相继唱和,都用此曲咏柳抒怀。正值新春,郡侯也是即景而出。

  孙周翰看了看头上插着鲜花的郡侯,也即景对道:

  头戴花枝学后生

  “口”与“头”为形体名词相对,“杨柳”与“花枝”为植物相对,堪称工整而巧妙。

  郡侯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说:“这孩子,为何调笑老夫!”

高则诚戏对客人

  元代末年瑞安(今天的浙江瑞安)人高则诚,至正年间进士,做过福建行省的处级秘书(都事)等。不过,他在历史上有名不是因为当这个“芝麻官”,而是因为他以戏曲作家的身份写出了著名的南戏剧本《琵琶记》。

高则诚小时候,调皮活泼,聪明机灵,能诗善对。

  有一天,他父亲在家里招待客人。当饭菜刚刚陆续上桌,主人、客人都还没有入席时,6岁的高则诚竟偷偷地到桌子边用手去捏盘中的菜吃。

  客人看见了,笑着对高父说:“听说令郎善对,我来试试?”接着,他叫住高则诚,出句让他对:

小儿不识道理,桌上偷食

  高则诚翻一下眼皮,毫不在乎地对道:

村人有甚文章,席间出对

  以“文章”对“道理”,堪称工而雅;以“席间”对“桌上”,都是名词(而且都是与吃饭相关的名词)加方位词,极为工整。

  客人听了,顿时觉得讨了个没趣,竟然被一个6岁小儿讥讽为不识文墨的乡野村夫。但又感到很高兴,认为朋友能有这么个儿子是幸事。他更来了兴致,指着桌子上的茶壶,又出一句:

细颈壶儿,竟向腰间出嘴

  这是个双关语,既说茶壶,又指孩童。意思是刚到大人腰间高的一个孩子,怎么能和大人斗嘴呢?

  高则诚一眼瞥见母亲织布机上的梭子,再看了看客人,又来个反唇相讥:

平头梭子,却从肚里生繻

  同样用双关语,既说梭子,又指客人。意思是你一个普通人,怎么如此地搜肠刮肚找词寻句。“平头”,一指头巾。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又有平头小样巾,百官常服,同于庶人(老百姓)。”又指平头奴才,就是不戴冠巾的奴仆。李白《梁园吟》诗有句:“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繻(音需),是一种丝织品。

  从对仗上说,“颈”、“腰”与“头”、“肚”,为形体名词相对;“间”与“里”为方位词相对,都非常工整。

学童巧对救民生

  元代末年,有个叫莫天祐的人,乘着战乱聚众起兵,守卫无锡(今天的江苏无锡)。盐贩出身的江浙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因为多次被朱元璋打败,就投降了元朝,并被封了官,但终于还是被朱元璋消灭掉。莫天祐起初投靠张士诚,张士诚被灭掉后,他也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认为他伤害明军太甚,就把他杀了。

  莫天祐绰号“老虎”,守卫无锡的时候,杀人如麻,极为残忍。只要他上街,人们都吓得不敢出门,甚至正在街上走的人也赶紧藏起来。

  这一天,有个叫沈龙的学童,背着书包上私塾,不小心与莫天祐相遇,被抓了起来。

  你别看这莫天祐读书不多,却也喜欢附庸风雅。他问沈龙:“你读了几年书?会对对子吗?”

  沈龙不卑不亢地说:“当然会对!”

  莫天祐说:“好!你听着,人们都称我是'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就这一句,你要是能对上来,我便赏你;对不上,我会砍掉你的小脑袋!”

  小沈龙丝毫也不畏惧,从容地整一整衣服,机智地对道: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

  莫天祐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有限,他根本听不出来这尖锐的讽刺,反倒高兴地手舞足蹈,又急忙命手下人当场赏沈龙一锭银子,据说正是因为这句话,他几个月没杀人。

  沈龙的这一句话,不知道救了多少父老乡亲的性命。

朱元璋少年妙对

  元朝末年,濠州钟离(现在的安徽凤阳东)有个叫朱元璋的穷苦农民,小名重八,又叫兴宗。

  清代文学家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引用《簪云楼杂说》的话说: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当时,明太祖建都金陵(今天的南京),某年除夕,传出圣旨:从文武百官、公卿贵族,到普通百姓之家,门上都必须贴春联。太祖还亲自微服到大街,视察圣旨的落实情况。偶然见到一户人家门口没贴春联,便马上派人去问,得知这家的主人是个阉猪崽的,不识字,因为将近年关,还没有顾上请人写。太祖来了兴致,亲自为他家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时间不长,太祖又到大街上转悠一周,来到那家门口,却不见对联贴出来。问他为什么,主人说:“得知这是御书,正高高地悬挂在堂屋正中,焚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听了大喜,当即赏他30两银子,让他改业。所以,人们都认为,帝王的倡导,使春联之风大盛。朱元璋也因此得了个“对联天子”的雅号。

  其实,朱元璋小时侯因为家里穷,并没有机会读书。但是,他聪明好学,尤其在和小伙伴们玩耍中喜欢做对对子的游戏。

  有一年大旱,朱元璋和几个孩子跟随乡亲们到龙王庙去求雨。路上,一个小伙伴看见路边的蝗虫,顺口说了一句:

蹬腿蹦下地

  才思敏捷的朱元璋应声接道:

撒翅飞上天

  “腿”和“翅”是动物形体名词相对,“地”和“天”更是天然的佳偶;至于几个动词“蹬”和“撒”、“下”和“上”,都极为生动。

  朱元璋曾经为地主刘德家放过牛。有一次,他和几个放牛的穷孩子饿了,当大家都在抱怨自己的命不好的时候,朱元璋拉过来一头小牛,用斧头砍死,然后和大家一起生火烤了,吃了个痛快。有个孩子担心回去不好交差,朱元璋仗义地拍着胸脯说:“你们都说不知道,推到我身上,我自有办法!”最后,他们把小牛的皮和吃剩的骨头埋了,朱元璋四下里望了望,把那根尾巴插在山脚下的一个石头缝里,笑着对小伙伴们说:“就说是小牛钻进这个山洞里了,拉也没有拉出来。”

  后来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立过大功的周德兴说:

小牛钻山洞,尾巴在外

  朱元璋的心里十分清楚,少了一头牛,回去是一定要受罚、挨打的。但他仍然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风趣地说:

老爷打重八,脑壳当先

  一说牛,一说人;“尾巴”和“脑壳”的对仗,既工整,又生动。

小和尚智对秀才

  朱元璋17岁那年,因为天灾,父母双亡。由于家道贫寒,他无以为生,甚至无处栖身。走投无路之下,他来到离家不远的皇觉寺,剃光了头发,捡了一件破衲衣,出家当了小和尚——这也算是一条活路吧!

皇觉寺是当地一处比较有名望的寺院,不但常有善男信女来寺里烧香还愿,还有不少文人墨客来这里观光游览。

  有一天,一个年轻秀才来寺院游玩,住持法师让自己十分喜欢的朱元璋陪同他。朱元璋虽然没上过学,没读过书,但是他秉性既聪明又机灵,也懂得不少古今故事。从寺院内外,到山间溪边,二人边走边看,边看边聊,兴致盎然。

  他们来到一处水田边,见几个尼姑在种稻子。其中一个挑着一担青苗从他们身边走过时,平素就喜欢调笑的秀才信口说道:

  师姑田里挑禾上

  并叫陪同的小和尚以此为出句来对。朱元璋听了,这似乎是一句很平常的叙事的话,但仔细一琢磨,原来其中暗藏机关:“禾上”二字谐音“和尚”,这是秀才在戏谑自己。他想了想,对道:

  美女堂前抱绣裁

  表面上也是一句极为平常的叙述语句,但同样用了谐音手法,同样是戏谑语,“绣裁”二字恰恰与“秀才”谐音。

  秀才听了,很是惊讶,想不到这寺院里的一个小和尚竟然有如此文才,连声叹道:“高才!高才!”

皇子皇孙对妙联

  明代初年的一天,太祖朱元璋忽然有了兴致,带着四子朱棣和皇太孙朱允炆到皇家猎场去打猎。朱棣就是后来明代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儿子,后来成为明代第二任皇帝明惠帝,接班当皇帝的时候才22岁。

  太祖看到一匹匹骏马昂头奔跑,马尾则在阵阵微风中飘散开来。为了试一试子孙的学识,他便以眼前的马尾为题出了个句子让他们对:

风吹马尾千条线

  语言准确、简练而形象生动,但是就“对”的难度来说,这仅仅算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句子。

  小小朱允炆见爷爷在马背上看着自己,便以不远处草地上放牧的羊群为题对道:

雨洒羊毛一片毡

  “风”、“雨”之对,“马”、“羊”之对,“千”、“一”之对,“线”、“毡”之对,都非常工整贴切,几乎无一字可挑剔。这是就字面来说,但是形象不够美,意境上差了些。

  朱棣见父亲朱元璋默然不语,就说出了自己的对句:

日照龙鳞万点金

  从对仗上来说,这一句也同样很工整,但形象、气魄方面与上一句相比,大不一样。“雨”显得阴暗、低沉,而“日”显然表示明朗、欢快;“毡”显得平常,而“金”则彰显出尊贵;特别是“龙”,含有天子、帝王的意思,皇家的人作对子,更比那个常表示温驯的“羊”要恰当。

解缙“金莲”对“玉笋”

  明代初年江西吉水人解缙,字大绅,洪武年间进士。永乐年间任翰林学士,曾主持纂修《永乐大典》。是明代著名才子,少年时代就有“神童”的称誉。父亲解开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人称筠涧先生,与弟弟解闿被并称为“二解”。

  解缙7岁时候,有一次随父亲出游。父子二人来到一个集镇上,迎着微微细雨,踏着湿漉漉的石板路,边走边聊。

  父亲无意间一抬头,看见一个年轻女子在临街的楼窗户口吹箫,他灵机一动,就以此为题吟道:

  仙子吹箫,枯竹节边生玉笋

  “枯竹”当然不会生笋。“吹箫”是叙事,“枯竹”与“玉笋”是对姑娘所吹的箫和她的手指的形容、描绘。

  小解缙恰巧看见迎面走过来一个打着雨伞的姑娘,便以此为题对道:

佳人张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同样,“新荷”也不会长出莲来。这里,他是以“新荷”比喻那把张开的伞,以“金莲”比喻打伞姑娘的小脚。

  “竹”与“荷”、“玉”与“金”、“笋”与“莲”的对仗,都堪称工整而且巧妙。

陈恰父子对巧联

  明代初年江苏武进人陈恰,字叔远,博通经史,因为才华出众,虽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永乐年间却做到国防部部长(兵部尚书)。他哥哥陈济,字伯载,也是博学强记,当时被称为“两脚书橱”,曾经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被召到京城参与纂修《永乐大典》,还做过太子的老师。

  陈恰8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父亲出门。只见江中船只穿梭往来,有的扬帆而进,有的摇橹而行,一片繁忙景象。

  他父亲触景生情,吟出一句: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字面的意思是,摇橹的船只没有扬帆的船只行进得快。同时,其中又有谐音意:“橹速”谐音东汉末年东吴的谋士鲁肃,“帆快”则谐音西汉初年的勇士樊哙,有文不如武的含义。

  陈恰听了,心里想,这个句子有点巧妙之处。恰巧这时身边走过一个边走边演奏的器乐班子,不知道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听着那悦耳的演奏,看见那乐器,他触动了巧思,对父亲说:“我给您凑一副对联吧。”说着,朗声对道: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字面的意思是,笛音的清越,比不上箫声的和谐。同时,其中也有谐音意:“笛清”谐音北宋武将狄清,“箫和”则谐音西汉谋臣萧何。和他父亲的意思相反,有武不如文的含义。“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音袍)、竹八类。钟、铃等属于金类,磬等属于石类,埙属于土类,鼓等属于革类,琴、瑟等属于丝类,柷(音祝)等属于木类,笙、竽等属于匏类,管、籥(音跃)等属于竹类。

  对仗上,数字对、器物对,以及谐音的人名对,无不工整恰切。

王汝玉幼年巧对

  明代长洲(现在的江苏苏州)人王汝玉,本名璲,字汝玉。永乐年间由应天府教育局长(训导)提拔为国立大学教授(翰林五经博士),还做过太子的老师,曾参与纂修《永乐大典》。

  王汝玉小时候“颖敏强记”,就是天资既聪明,又博览群书,有“神童”之誉。

  他7岁那年的冬天,有一天,雪后放晴,在阳光照耀下,房顶的积雪融化后,顺着房檐往下滴水,恰似下雨。他父亲看见了,就以此为题,出句让他对: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紧扣眼前景,前一个分句是叙事,后一个分句是想像。

  王汝玉看见不远处有人在微风中扫雪,随着扫帚的飞动,那细小的雪粒在半空中飘洒,好像是阵阵烟雾一般。顿时来了灵感。于是,他以此为题材对道: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同样是紧扣眼前景,前一个分句是叙事,后一个分句是想像。

  出句中的“云”和“雨”,对句中的“火”和“烟”,都属于当句自对,且都是小类工对,极为工切。

  王汝玉8岁时候,在私塾里已经是很有名气了。

  有一天,先生带着几个学童到郊外春游。见到不少扫墓的人家在一座座坟前烧纸钱,先生就以此为题出句,让大家对:

冢上烧钱,灰逐微风成粉蝶

  由眼前的纸灰联想到纷纷飞舞的彩蝶,使普通的事物变得生动形象。

  几个学童都在思索时,王汝玉看到不远处有一水洼,想到了他家里的洗砚池,对道:

池边洗砚,墨随流水化乌龙

  同样以联想取胜。其中的“粉”与“乌”,都是颜色词;“蝶”与“龙”,都是动物,非常工整。

先生听了,连连称赞:“对得好!对得好!”

曾棨幼年对塾师

  明代永乐初年状元曾棨(音启),字子棨,又作子启,永丰(现在的江西永丰)人。他文思敏捷,每下笔势如泉涌,一泻千里,又工于书法。在翰林院供职的时候,当时的许多重要文章都出自他的笔下。据说他还有很大的酒量。

  曾棨幼年读书时候,有一次和先生一起到塾馆去。路上,经过一片麦田。先生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地脉默然生麦叶

  虽然内容上比较普通,但是显然这是个比较特别的句子,其中的“脉”、“默”、“麦”三个字的读音相同。

  曾棨沉思片刻,对道:

天河何不种荷花

  从内容上说,已经比出句显得有灵气,联想奇特;手法上,同样用了三个同音字“河”、“何”、“荷”;再看字面,“地”与“天”之对不用说,“麦叶”与“荷花”之对更是工切。

  先生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便预料到这个孩子以后必成大器。

减字出新意

整个对聅不动,只是减上下联最后的字,使之成为赋有新意的对联。

(-)减一字  大吉

据说,在鄂西山区里有个姓覃的人家,祖孙三代,目不识丁,凡需要动笔时,都得请村里的教书先生。覃家儿子结婚,又请先生写对子。因为招待不周,先生使个坏心眼,给他写一副挽联贴在门上。联曰: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亲朋到来,有几个粗通文墨的,看了对联直摇头,但也不知该怎么办。正在这时,迎亲的队伍回来了,新娘下轿一看门口对联,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抱怨覃家作事怎么这样荒唐。忽然,聪明的新娘眉头一皱,有了主意。她来到门两旁,把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撕了下来,减一字,挽联变成了喜联:

流水夕阳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为什么是“喜”呢?用永不变化的流水夕阳象征男欢女爱情意绵长,以露霜的白颜色,比喻夫妻二人“白”头到老,“百年”好合。

(二)铲一字  对了

传说某地为了防盗,在街头巷口设立闸门,由更夫负责开关。可闸门的春联却要由各家轮流贴。这年轮到贴春联的这家,没人识字,主人便去春联摊上买了一副现成的,贴到闸门上。没成想把对联贴反了,变成:

盛世无须掩闸门

太平不用敲更鼓

等发现时天色已晚,揭也揭不下,买又买不到。恰巧一位教书先生经过,大家求他代写一副。这位先生思忖一番,让人把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铲去。再一看,就是一副上联仄声结尾,下联平声结尾的六言联:

盛世无须掩闸

太平不用敲更

这事传扬开去,人们都很佩服教书先生“铲”对联的办法。

(三)少一字  生悲

一个财主正为贴反了春联犯愁,当他得知铲字改对联的方法后,也照方抓药, 结果闹了个大笑话。他原来的对联是:

积善家福寿无穷

发财户金银尽是

他把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铲了后,原来的对联就成了:

积善家福寿无;

发财户金银尽。

少年才子巧对句

  明代钱塘(现在的浙江杭州)人王洪,字希范,是当时的“闽中十才子”之一。他18岁考中进士,做官的经历和林环几乎一样,也是先在翰林院,后做侍讲。

  王洪幼年时聪慧而有奇才,往往出口成章。

  有一天,和他一起在私塾读书的一个小伙伴见他用玛瑙压书,就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一句话递给他,上面写道:

玛瑙原非马脑

  这是巧借同音字而组织的句子。王洪看了,在那句话旁边写道:

琅玕不是狼肝

  同样用两组同音字组句。“琅玕”,是像珠子一样的美石,和“玛瑙”相对,不但字型相近,意思也相近;以“狼肝”对“马脑”,更是贴切无比。

  有一年,他们家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建起一座新楼。来祝贺的客人早就听说小王洪的才华不凡,有人就以此为题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地楼上起楼,楼间无地

  这是个典型的复字联,中间三个“楼”字,前后又含两个“地”字,还有“上”、“间”两个方位词;两个分句间还用了顶针技巧。

王洪看到院子天井中的一口井,脱口对道:

天井中开井,井底有天

  句子中有三个“井”字,与“楼”相对;前后各有一个“天”字,与“地”相对;“中”、“底”两个方位词与“上”、“间”相对;还以“有”与“无”相对——堪称无一字不工。客人们佩服得一个个举起大拇指,禁不住连声夸奖。

马铎一对得状元

明代初期的几个皇帝喜欢对联是出了名的,从朱元璋荣获“对联天子”称号,到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永乐皇帝,无不如此。甚至用对联来点状元。

说的是永乐年间,福建长乐有个叫马铎的少年,聪明机智,十几岁就进士及第。

当年,与他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同乡林志。林志在乡试(省一级的科举考试)、会试(全国的进士考试)时都名列第一,已得解元、会元,如果廷试再得第一(状元),就是所谓的“三元及第”了,那是读书人非常荣耀的事。但是,这种情况很少,据有人考证,自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到废止,一千多年时间,连中“三元”的也只有十几个人。

  廷试的时候,永乐皇帝忽然来了兴致,说:朕有一对,对得好的就是状元。出句是:

风吹不响铃儿草

  满心希望要夺得状元的林志,因为紧张而一时思虑枯竭,无以答对。马铎却应声对道:

雨打无声鼓子花

  “风”与“雨”是天文相对,“铃”与“鼓”是乐器相对,“草”与“花”是植物相对。风吹铃不响,因为它是草;雨打鼓无声,因为它是花。对得工整而贴切。于是,少年马铎因此而得了状元。

  据说,这个对句是马铎小时候梦中听人说的一句话。事后虽然记得十分清楚,但却始终不明白所指是什么,原来在这里等着他呢!

  又据说,林志在参加廷试的头一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被一匹马踩住了头。原来,这匹“马”正是马铎。

  其实,这不过是个极为普通的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凡是进过私塾,读过几天书的学童,都耳熟能详;而旧时的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中就有现成的“铃儿草”对“鼓子花”。这个故事也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对子的爱好与重视,皇帝以对试才、选才,并非绝无仅有。

六岁神童对皇帝

  明代永乐年间,江苏溧阳出了个神童,名叫彭印山。名声一传出去,地方官一直把他的故事上报到朝廷。他6岁那年,终于被召入京。

  元宵节的晚上,永乐皇帝带上他和一班文武大臣到奉天门外观灯。

  面对着这火树银花的美景,永乐皇帝出了个句子,专门让小神童来对:

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由眼前的灯之“明”、月之“明”,联想到大明王朝之“明”。八个字中竟有三个“明”字,用的是对联中的复字技巧,确不易对。

  只见小小彭印山眨巴眨巴眼睛,朗声对道:

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由眼前的君之“乐”、臣之“乐”,联想到明成祖的年号永乐之“乐”;八个字中含有三个“乐”字。尤其是以“永乐”来对“大明”,非常得当。

  永乐皇帝听了,大喜过望,忙命身边人给赏。

(0)

相关推荐

  • 明亡帝责——朱棣的瞎折腾一:得位不正(1)

    被严重美化了的明太宗朱棣. 前面码字的谈过了朱元璋对明朝灭亡负有四个方面的历史责任--封藩.军户.经济.法制. 这已经惹得有人举报弄得文章被限制推广,这下轮到说明朝最被夸大的皇帝朱棣,不知又会惹来多少 ...

  • 史上经典对联及对联故事,机智又有趣!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180字) 上联 :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 ...

  • 【对联故事】千古奇联!上联:小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

    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名声胜于其他三位,其自幼聪慧,才思敏捷,生性潇洒不羁,不喜拘束,不善迎奉.有一年,唐伯虎和同是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外出游玩,一路上潺潺溪水,绿柳成荫,春风吹来,很是惬意, ...

  • 古今对联故事欣赏系列 6 。

    45相传清代一捐官,不通文墨.到某地担任主考,不能阅卷,便将考生号码写置筒中,先出者为第一,依次类推,直到名额检满为止.有人作联嘲之云: 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 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摇. 联语仿主考官的 ...

  • 十则对联故事,妙语连珠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 ...

  • 十则对联故事,妙语连珠,太有才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 ...

  • 明代文学家写了一副对联,上下联内容完全相同,为何还有人叫好?

    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是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常作的.对联还可以被称为对子或者是楹联,一般会写在纸.布料上,或者是刻在木头.石柱上.对联最开始起源于五代,在明清的时候最为繁盛,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最开 ...

  • 自作多情的私塾先生(对联故事)

    欧阳询<千字文>行书 从前有个老员外,生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老来得子,视若珍宝,姐姐已到待嫁年龄.因儿子还小,便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来教他.从<三字经>讲起,接着&l ...

  • 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文雅又幽默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联又称楹联,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今天小编总结八幅精彩的对联故事,不论真假,且品一品其中的趣味吧! 唐玄宗的宠臣 ...

  • 古今对联故事欣赏系列 7 。

    49传张学良将军曾撰一联云: 两字让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聪明. 两字,即"不肖".此将"不肖"置后,是为同位语倒装.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令张学良不得抵抗,并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