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则专井陉之战与千里跃进大别山

原典
《百战奇略》客战篇原文为:凡战,若彼为主,惟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孙子兵法·九地篇》)曰:深入则专。
客战篇大致内容为,大凡战争,若敌方在本土防守,我方处于进攻位置,务必要深入敌国纵深,使敌方失败。“客军”深入敌国心腹地区,因无返顾之路,只能拼命进击;而“主军”处于本国作战,士兵思乡恋土,易于逃散致败。诚如兵法所说:“深入敌心腹地区作战,将士就会专心致志地杀敌。”
战例
西汉初年,韩信与张耳奉刘邦之命率兵数万,企图东下井陉进攻赵国。赵王歇和辅佐他的成安君陈馀调集部队扼守井陉口,兵力号称20万之众。广武君李左车向陈馀建议:由他带领奇兵3万人,抄小路切断汉军粮道,陈馀则统率主力凭险固守,坚壁不战,不出十日,韩、张首级将悬挂于陈馀将旗下。然而,陈馀自以为正义之师不使用诈谋奇计,拒绝采纳李左车建议。韩信背水列阵,士兵无路可退、拼死勇战,大破赵军,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展开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程。12万人马兵分三路,历时21天,先后横跨陇海路,越过黄泛区,冲过沙河、汝河、淮河等障碍,粉碎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以锐不可当之势,长驱千里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像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为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谋分析
客战篇是主战篇的姊妹篇,旨在阐述深入敌境实施进攻作战的“客军”应注意掌握的问题。与主战篇要求散地不可轻战截然不同,客战篇强调要深入敌境纵深地区作战。当然,深入腹地、直取要害,虽然能一举定乾坤,迅速改变战场态势和结局,但也需承担远离后方、后勤保障困难等风险,需要指挥员审时度势,灵活运用战法,有效激发官兵战斗意志,方可化解风险,起到“直捣黄龙”之效。
活用战法是“客军”的胜利前提。井陉之战中,韩信之所以能够取胜,关键在于他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陈馀恃众轻敌、急于决战的骄躁心理,采取正面列阵诱敌出战与设伏袭占敌营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一举歼灭赵军。特别是他敢于反常用兵、背水列阵、奇正并用,创造了“客军”深入敌境实施进攻作战的成功范例。刘、邓大军远离根据地,一举跃到敌深远后方作战,面对敌北追、南堵、东西截击,刘伯承和邓小平灵活指挥部队,千方百计力避与敌主力纠缠和决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利剑”重重地刺进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后勤补给是“客军”的胜利关键。“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客军”远离后方,孤军深入,强调的是背水一战,充分调动官兵的决胜意志和信心,然而这也存在一定风险,哪一个指挥员都无法保证战争走势按照预想变化,一旦战局有变,官兵心理会出现较大波动而导致作战失利。在长时间、远距离深入敌境的作战行动中,后勤补给与安全极有可能成为军事行动的“软肋”,需要指挥员重点关注并予以妥善解决。
韩信虽在井陉之战中大获全胜,但汉军军粮需从千里外运送。井陉口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汉军运力有限,难以保障长时间作战。若陈馀听取李左车意见,派部分兵力切断韩信粮道,主力则凭借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汉军求战不得、后退无路,战争结果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刘邓大军虽然采取了征粮的办法,但依然无法完全满足大部队快速机动的保障需求,后依靠踊跃支前的鲁西南民众,才有效解决了大部队后勤补给之忧,取得了之后一系列辉煌战绩。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的作用愈发重要。在伊拉克战争地面作战初期,美军虽然进攻势头猛,推进速度快,仍因后勤补给线拉得过长,常遭伊军袭扰,不得不数次停止前进。
坚定决心是“客军”的胜利保证。《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道:“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韩信背水列阵,将士兵“投之亡地”“陷之死地”,汉军士兵处于前有强敌、后有水阻的绝境,爆发出同仇敌忾、奋力死战的斗志,个个拼命、奋勇杀敌,从而转死为生、转患为利。
在挺进大别山之前,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战斗部署时,邓小平又向与会干部强调,要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刘邓大军后有追兵紧逼,前有强敌凭借多条河流拦阻,还要应对盘旋在头顶上的国民党军飞机,但全体官兵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全靠意志和勇敢,一直与时间赛跑,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大别山。正是凭着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刘邓大军于绝境中闯出一条生路,顺利挺进大别山。
作者:雷迅 吕玉龙 来源:环球军事
(0)

相关推荐

  •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怎么打赢的,为何无人能模仿成功,背后有何秘密

    背水一战就是井陉之战,经过韩信指挥过后,成为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在绝境中为寻找生机而拼死一战,但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孤计,也就是说只有韩信仅仅使用成功过一次,其他人都没有成功使用过. 那么 ...

  • 楚汉战争中的关键因素,看韩信怎样力挽狂澜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联合众多诸侯对抗项羽.刘邦率领的主力部队虽有人数优势,但在与项羽的正面交锋中始终占据下风,从彭城一直节节败退,至荥阳才站稳脚步,与项羽军队相持.就在刘邦正面战场不利时,刘邦手下的韩信 ...

  • 这才是韩信背水一战的真相,军事才能暴露,七大制胜原因缺一不可

    "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这是韩信在汉军退无可退,被逼入绝境后振臂一呼发出的呐喊,背水一战的传说也由此而来. 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打败项羽.助刘邦称帝,他担任其军事幕 ...

  • 韩信灭赵,兵仙用兵的艺术,三万汉军全歼陈馀二十万赵军

    公元前205年,韩信率军东渡黄河,大败魏军,生擒魏王豹,魏地遂平.但是黄河北方尚有代.赵.燕三国,他们虽然是既不降汉,也不附楚,保持中立:但是侧卧猛虎,刘邦始终感觉如芒在背.身逢乱世,非友即敌,要想灭 ...

  • 三十、一战封神的背后

    韩信灭赵之战是楚汉之争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我们提起这场战争,往往会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带过.总结起来那就是韩信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何等的霸气.但是细细分析起来,每场战争都 ...

  • 兵仙韩信:井陉之战封神,教科书级战术流传百世,为何无人能成功

    韩信被誉为兵仙,一生之中打了无数场令人惊叹的胜仗,为大汉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的战术千变万化,而且每换一个对手就换一种战术,让对手根本琢磨不透,其中最为耀眼的一役莫过于井陉之战,也就是被大家熟知 ...

  • 破赵之战

    历史故事新编-10 破赵之战 文/墨吟 夏天 图:背水一战 刘邦兵败彭城后,魏王豹截断黄河渡口临晋关(今山西永济),在蒲坂(今山西运城)驻扎重兵,叛汉归楚. 公元前205年八月的某一天,刘邦召见韩信说 ...

  • 天天听|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朗读人:李月,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 本期内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这是<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第四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挺进中原和战略进攻的 ...

  • 呕心沥血 跃进大别—李乃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创作侧记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著名画家.湖北书画院院长李乃蔚担负起宣传部交付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重任,呕心沥血绘制一幅巨作--<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李乃蔚在作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 【军旅诗行】张伦||参观临泉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有感(外二首)

    七绝·参观临泉千里跃进 大别山纪念馆有感 (外二首) 张  伦 运筹帷幄用奇兵,千里骋驰神鬼惊. 临泉旧址思千万,勿忘初心世代传. 七绝·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大别山,英雄事迹永留传. 谋略如神千里外,刘 ...

  • 解放战争转折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巩固发展战役总览(七

    1947年8月27日至1948年3月,暂称为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巩固成长阶段,正式由于此阶段成长积累才有了后续决战长江以北基础,这一段时间对于我大别山大军是存亡攸关的一个阶段,但在毛主席领导和协调下 ...

  • 解放战争转折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突破阶段战役总览(七)

    1947年6月22日至1947年8月26日从晋冀鲁豫发布鲁西南战役基本命令至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淮海进入大别山阶段定位为千里跃进大别山 经略中原战略突破穿越阶段,在此阶段发生多起经典战役: 经典之战 鲁 ...

  • 解放战争转折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准备阶段战役总览(六)

    上一篇千里跃进大别山战役(五)总结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三个阶段,现就各阶段进行的战役进行汇总归纳: 1947年3月13日至1946年6月21日 战略实施准备阶段: 延安保卫战:1947年3月13日至19日 ...

  • 千里跃进大别山(五)战役阶段定义浅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唯物主义辩证法看木之长者固其根本,仍需要枝繁叶茂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仍需要依靠枝繁叶盛光合作用来促进树木的生长:流之远者浚其泉源,仍需要水流之顺畅,顺其性 ...

  • 千里跃进大别山(二)之国民党战略简析

    首先来分析国民党当局针对彼时战略方针. 1947年3月9日,蒋介石决策实施了黄河引轨故道战略,即38年花园口黄河决堤有淮海入海长达多年后更改为经由山东东营利津流入渤海,如此便可构成从晋南风陵渡到济南近 ...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否实现了战略决策

    经过千里跃进大别山上述多篇文章描述了所了解能查到相关资料集,基本介绍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从战略决策缘由.跃进大别山艰难曲折过程.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党中央毛主席的三路大军逐步挺进措施及各阶段经历大小战役,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