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实验室:人们为什么会共情?

发布时间:2021-05-26

文:杨小钧 林靓
来源: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文献选读

共情是一种对别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共情常常发生,例如,当要好的同伴晋升时我们会为TA感到开心;当好友遭受痛苦时我们会为TA感到难过。

但是,共情并不总是对所有人自动发生的,而是有条件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一般来说,相比于亲近的人,我们更不容易对陌生人的开心或痛苦感同身受。本期推文将借助两篇文献分析共情发生的机制。

共情是自动而毫不费力的吗?一项2019年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的研究,发现共情其实存在认知成本。

研究者使用自编的实验室共情认知测量工具(共情选择任务)测量了共情的认知需求。共情选择任务总体包含两步:第一步,要求被试在红蓝两个卡牌中进行选择,第二步,呈现一张图片以及对应的指导语,被试要根据指导语完成指定任务(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选择红色卡牌(不共情卡牌)的被试会被要求客观关注图片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用一句话来描述TA的年龄和性别;选择蓝色卡牌(共情卡牌)的被试会被要求对图片人物的经历进行情绪关注,也用一句话来描述TA的内部体验和感受。最后将被试选择蓝色卡牌的比率作为其总体的共情水平。

被试完成共情选择任务之后,还要完成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量表(NASA Task Load Index)的测查,以此评估他们完成每次共情选择任务的认知成本,包括“选择这张卡牌需要消耗多少脑力?”等问题。

图1 共情选择任务(左边红色卡牌为不共情卡牌/蓝色卡牌为共情卡牌)

该研究通过不断改变共情选择任务研究范式(例如,改变卡牌的颜色,去掉卡牌的标签,降低回答的难度等等)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在11项研究里反复验证,最终发现了共情回避效应(Empathy avoidance),即相比于共情卡牌,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共情卡牌。而且当人们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时间越长时,认知成本得分也会越高,这种不断增加的认知成本会使得人们不愿意继续消耗自身的认知资源来对他人进行共情。

可见,对他人共情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共情呢?人们在什么时候、在哪些情境中更可能对他人共情呢?共情会受到哪些动机影响呢?

另一项2020年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检验了金钱激励、社会奖励和道德框架三种动机对共情的影响。

在研究1中,研究者通过共情选择任务研究范式(具体过程可参照图1任务范式)设置了三种实验条件,分别是:共情获得金钱奖励组(即选择共情的被试可额外获得0.01美元),不共情获得金钱奖励组(即选择不共情的被试可额外获得0.01美元),以及控制组(即没有金钱获得)。共情选择任务允许被试在共情他人和不共情他人之间进行自由的选择,最后通过他们在共情选择任务中选择的共情比率作为共情水平。然后测量被试完成共情任务时的脑力需求、自我效能感和厌恶感三个认知负荷水平。

结果如图2所示,金钱激励确实能够增强人们的共情选择,尽管这些人在共情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活动。而在控制组却再次发现了共情回避效应,即在没有金钱激励的情况下,人们不愿意与他人共情。

图2 人们在金钱激励条件下的共情选择比率

研究1虽然证实了金钱奖励能够激发人们选择共情,但是这种金钱奖励是外在的物质奖励,其他非物质奖励是否也能激发人们的共情呢?于是,研究者在研究2中探讨了社会奖励对共情的作用。

在研究2中,研究者设置两种条件让被试选择是否共情。第一种条件是选择对陌生人共情或不共情,第二种条件是选择对亲密的人进行共情或不共情,然后对比两种条件下共情选择的比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如图3所示,相比于陌生人,人们更愿意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共情,尤其是当这个亲密的人处于痛苦之中时。同时发现,在对亲密的人进行共情时,人们的自我效能感更高,付出的脑力需求更低,感觉到的厌恶程度也更低。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人们更容易对亲密的人共情,并且此时感到认知负荷更低。

图3 人们在不同社会关系条件下的共情选择比率

研究3探讨了道德框架对共情选择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在共情选择任务之前呈现指导语,告知被试这是一项关于道德品质测量的任务,以此操纵共情的道德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框架的操纵效应并不显著,所以在随后的共情选择任务中,人们的共情选择并没有显著受到道德框架的影响。虽然研究结果没有验证假设,但这并不能说明道德框架无法影响人们的共情。该结果可能是因为实验中道德框架的操纵太过微弱而导致的,有待将来研究进一步验证。

通过上述两篇文献,我们发现,人们实施共情时会考虑共情背后的成本(cost)和收益(benefit),无论是外在的金钱动机还是内部的社会动机都存在成本和收益的评估。只有当个体评估到共情具有一定的主观价值后,才会更愿意付出资源去选择共情。

然而,共情虽然存在认知成本,但动机对共情的影响也很大。具体而言,金钱奖励和亲密关系都是激励我们选择共情的动机因素。尽管共情时需要付出认知上的脑力活动,但物质的奖励和亲密关系的获得却会让个体觉得共情是有收益的,尤其在对亲密的人共情时,所以,人们更可能对亲密他人的喜乐哀惧感同身受。而道德框架对人们共情的影响,还需研究者们在进一步完善实验操纵程序后继续探索。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杨小钧 林靓,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本公众号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实验室主办。在这里,我们将分享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推介相关心理学前沿文献,普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0)

相关推荐

  • 体验|如何在体验设计中构建共情(同理心)?

    同理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得可贵的,它在人际交往中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对于设计师来说,则更为重要.拥有同理心的设计师往往能更好的进行设计,知道用户的需求才有可能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他 ...

  • 近日所悟(11)

    努力与快乐 库里的魅力在于他既努力又有趣,努力让工作中有所成就,有趣的在生活里创造快乐.所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在两者之间切换,工作中努力生活里快乐,一个人时努力与人相处时快乐.这样即使最后没有成 ...

  • 彻底颠覆你对金钱的认知!

    彻底颠覆你对金钱的认知!

  • 梦幻西游:175级五开测试师门任务收益,聪明的人一直都在做!

    师门任务是梦幻西游所有日常任务中最热门的一个,是绝大多游戏玩家每天上线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师门任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奖励很丰厚,不仅有大量的金钱与经验,而且还有几率得到物品奖励,更重要的 ...

  • 放任所有荒诞,终结于共情。

    像是触角偶然相撞的两只蜗牛 正身处宇宙陷落的中心 行星破碎,光芒如水 人类面目全非,仍能以倒影相认 就放任隐匿的情愫点破黎明吧 放任所有荒诞,终结于共情 关于你我,那是最诡谲瑰丽的一个夜晚 最隐秘孤绝 ...

  • 亲社会实验室:人们会更多帮助高权力者吗?

    发布时间:2021-02-22  文:朱可可 苑明亮 来源: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古语云:附骥尾以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一般认为,高权力者总能惠及亲属或下属,因此,人们会 ...

  • 亲社会实验室:相同的经历就能让你感同身受吗?

    发布时间:2020-12-09 文:姚小喃 来源: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Coco有话说: "我非常理解你,因为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这可能是我们生活中常 ...

  • 亲社会实验室:你所不知的“感谢”

    发布时间:2020-11-29 文:彭重昊  来源: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Coco有话说: "别人帮助了你之后,一定要记得说声谢谢哦!"这大概是长辈教会 ...

  • 亲社会实验室:早年生活压力与成年后决策偏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10-15  文:伍俊辉 编辑:林靓.彭重昊 来源: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Coco有话说: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

  • 亲测有用!分享一个提供共情能力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 就是将对方对话中的用了"我"这个词的语句,给它切换成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比如你跟你老公在对话,他说了一句:"今天我好烦,被领导骂了." 当你接收 ...

  • 包联网 | 专业视角 彭冲:消费迭代,包装共情

    包联网品牌包装名家:彭冲 品赞设计 创始人,中国知名包装设计师,致力于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以系统化的设计思维为品牌解决竞争中面临的为题.用精准的设计语言,诠释品牌竞争优势差异化,助力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 ...

  • 10张图告诉你,你是在“说教”还是在和孩子“共情”

    [第1067篇原创文章] 牛妈心语 左妈妈和右妈妈最大的区别是角度,一个站在自己的角度,一个站在孩子的角度. 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的是自己的"经验"."判断" ...

  • 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 ...

  • 玩转社群运营:先圈住再培养,先共情再转化

    诸葛君说:上周六,诸葛io数据巡展·北京站在3W咖啡圆满举行,诸葛君特别邀请到一位专注于教育培训行业近10年的大咖--杨乐总监,杨总监曾就职于达内集团和弘成教育集团两家境外上市的知名企业,此前所负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