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经方研究;身痛逐瘀汤
王付经方研究
【组成】 秦艽一钱(3g) 川芎二钱(6g) 桃仁三钱(9g) 红花三钱(9g)甘草二钱(6g) 羌活一钱(3g) 没药二钱(6g) 当归三钱(9g) 五灵脂炒,二钱(6g) 香附一钱(3g) 牛膝三钱(9g) 地龙去土,二钱(6g)【来源】《医林改错·下卷·痹症有瘀血说》。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络祛瘀,通痹止痛。
【药理作用】 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适用范围】
1.中 医病证 筋脉瘀痹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胳膊痛,或全身疼痛,其疼痛固定不移,脉涩。
2.西医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肋软骨炎、脑震荡、脑挫伤、血管性神经性头痛、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筋脉瘀痹证者。
【知识要点】
1.身痛逐瘀汤组成中药效与用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煎药与服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功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证与西医病之间的互补关系。
2.掌握桃仁配红花、川芎、没药、牛膝、五灵脂,秦艽配羌活、地龙,当归配甘草,活血药配香附之间的用量及相互作用关系。
3.方中香附配甘草,行中有补,益中有散,行气以帅血,益气以帅血。
4.方中秦艽治疗病变以痛为主,旨在通络;病变夹有郁热,兼清郁热。
【临床运用】
1.用药特点:方中用五灵脂、桃仁、红花、牛膝、川芎、没药活血,五灵脂偏于消积,桃仁偏于破血,红花偏于通经,牛膝偏于下行,川芎偏于行气,五灵脂偏于消积;地龙、秦艽、羌活通络,地龙偏于舒筋,秦艽偏于通利,羌活偏于祛风;当归补血活血;香附行气通达;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活络祛瘀,通痹止痛为主。
2.用量特点:方中用药12味,活血药6味如五灵脂、桃仁、红花、牛膝、川芎、没药,用量总和是45g;通络药3味如地龙、秦艽、羌活,用量总和是12g;补血活血药1味如当归,用量是9g;理气药1味如香附,用量是3g;益气药1味如甘草,用量是6g;其用量比例是154312,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筋脉瘀痹证。
慢性腰肌劳损STRONG>身痛逐瘀汤加减:于春廷
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没药6g,五灵脂6g,
香附10g,鸡血藤20g,杜仲20g,熟地黄25g,菟丝子10g。
加减:腰痛连腿者加独活、牛膝;兼寒湿者加茯苓、白术、肉桂、干姜; 兼湿热者加薏苡仁、黄柏;气滞重者加青皮、香橼、佛手。 水煎服,取汁300ml,每日2次分服。14d为1个疗程。
体会 中医对慢性腰痛早有认识。《内经》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诸病源候论》日:“肾主于腰,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故慢性腰痛与肾虚及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阻经络的关系最为密切。腰肌劳损属中医腰痛范畴。其病机多因过度劳累、跌仆闪挫、筋骨受损,伤及腰肌、脊柱、经脉,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风寒湿邪之气乘虚入侵,气滞血瘀,阻滞经脉,不通则痛,因而腰痛反复发作。腰为肾之府,病损日久,内动于肾,亦可出现肾虚证候。故以身痛逐瘀汤加减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兼补肝肾。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养血活血,散瘀止痛;没药、五灵脂行瘀止痛;香附、鸡血藤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杜仲、熟地黄、菟丝子补肝肾、壮腰膝。
【主治】主治气血痹阻肩痛,臂痛,腰痛,或周身疼痛,日久不愈,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弦。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筋膜炎、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脑外伤后综合征等,又有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雷诺症、末梢神经炎等病症。
1.筋膜炎: 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偏于气血不足者,加黄芪、丹参、熟地黄;腰部冷痛喜温者,加干姜、独活、桂枝、制附子;腰痛酸软无力明显者,加黄芪、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杜仲、鹿角胶、山药、白术;腰痛如刺拒按者,加
延胡索、五灵脂、红花;腰痛有热感,口苦烦热者,加苍术、黄柏、木瓜、防己、龟甲, 3.骨关节炎:
4.坐骨神经痛: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痹阻经脉,肢节或周身疼痛。方中以桃仁、当归、川芎活血祛瘀;红花、没药、五灵脂、香附理气化瘀止痛;羌活祛风除湿止痛;秦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地龙通经络而利关节;怀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当归补血;甘草调和诸药。
《医林改错·痹症有瘀血说》日:“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日痹症……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故本方临床应用以肢体或周身痹痛、日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为辨证要点。
疼痛并不一定是上面那些原因所引起的。有时候,因为受寒,导致经脉血凝,运行速度减慢,从而引起气血瘀阻,这就可以引起疼痛;如果是因为正气不足,四肢百脉百骸空虚,也会发生疼痛。总之,因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受风、寒、湿、热等邪气引起经络闭阻,影响气血的运行,就会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这些疼痛,有时还会伴有重着、酸楚、麻木,或者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变形等等症状。中医管这叫做“痹证”。 凡是肩痛、臂膀疼痛、腰痛、腿疼,或者周身疼痛,都可名为痹证。痹证多有发生,长期坐办公室、长期卧床不运动的、或者不正确的运动姿势,抑或是运动过度等等。 |
r>那么关于痹证的治疗方法,找到致病的源头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知道致病的原因,把原因除去,那么是不是终止原因(病因)就可以喊停结果(病症)呢?
从理论和实际出发,这的确是有效的一种方式,比如知道是受风寒,用温热发散的药物,病症就可以治愈;如果是受湿热引起的,用利湿降火的药,那疾病也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是久病而致肌肉消瘦,有阴亏的情况,用滋阴养,也是可以治愈的。
关于疼痛,如果使用上面这些方法,逐风寒、去湿热、补阴阳都不行,还治不好,怎么办呢?接下来这个思路大家就要接好了!
正如水遇到风寒凝结成冰一样,冰成了,风寒这个时候也已经散去,那我们这个时候再散风寒,肯定是没有意义了,这个时候应该化冰,既然经脉已阻、瘀血已成(冰成,风寒去,病成,邪气已去),那么化瘀通络便是。从这个思路出发,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如果散风寒、去湿热、补阴阳等等办法都试过,还治不好,那么下面这个治疗身体疼痛的奇效良方-就是身痛逐瘀汤。
出自《医林改错》卷下。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痹症有淤血者。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痹阻肩痛,臂痛,腰痛,或周身疼痛,日久不愈,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弦。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筋膜炎、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脑外伤后综合征等,又有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雷诺症、末梢神经炎等病症。
1.筋膜炎:以中药熏蒸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0例。结果:治愈4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可谓疗效显著。(《光明中医》2013年第4期)
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本方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偏于气血不足者,加黄芪、丹参、熟地黄;腰部冷痛喜温者,加干姜、独活、桂枝、制附子;腰痛酸软无力明显者,加黄芪、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杜仲、鹿角胶、山药、白术;腰痛如刺拒按者,加延胡索、五灵脂、红花;腰痛有热感,口苦烦热者,加苍术、黄柏、木瓜、防己、龟甲,对照组34例,嘱卧床休息配合常规治疗,疗程30日。
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2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5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导报》2013年第2期)
3.骨关节炎:以本方加减配合施沛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5例,与另35例单纯以施沛特治疗为对照,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新中医》2013年第11期)
4.坐骨神经痛:78例患者均采用具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功效的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若见四肢无力者加党参、黄芪,疗程20~50日。结果:痊愈58例,占74.36%;好转17例,占21.79%;无效3例,占3.85%,有效率为96.15%,疗效显著。(《中医学报》2013年第2期)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痹阻经脉,肢节或周身疼痛。方中以桃仁、当归、川芎活血祛瘀;红花、没药、五灵脂、香附理气化瘀止痛;羌活祛风除湿止痛;秦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地龙通经络而利关节;怀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当归补血;甘草调和诸药。
《医林改错·痹症有瘀血说》曰:“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日痹症……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故本方临床应用以肢体或周身痹痛、日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为辨证要点。
方歌】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加减化裁
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一二两。
临床用于治疗胸中血瘀,血行不畅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而且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如果用于治疗失眠,心悸,夜寐不安等证时,必须是有血瘀的证候时方可应用。若是气血不足的失眠,则应另选方药,比如归脾丸等。
有活血化瘀疗效的中成药中最突出的是血府逐瘀胶囊,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气滞血瘀导致的各类问题,例如胸痹心痛、头痛、腰痛等疼痛性质为刺痛的疾病。血府逐瘀胶囊中包含桃仁、红花、牛膝、桔梗、当归、川芎、地黄、赤芍、柴胡、枳壳、甘草等。服用血府逐瘀胶囊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孕妇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