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历史上的大虫乱

宁海历史上的大虫乱

文/应可军

老虎,别称於菟,宁海俗称大虫,曾给宁海造成灾祸,即人们所说的“大虫乱”;其时间之长、危害之深,几成一部血泪史。明万历四一年(1613),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自宁海出西门……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地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就可以证明宁海当时的虎患是十分厉害的。
我县曾经是华南虎出没之地。宁海地处天台山脉,山高林密,溪流纵横,适宜野兽生存,据县志记载:我县野生动物中脊椎动物就有730多种,如野羊、野马、鹿、麂、虎、豹、猴等等。“大虫乱”始于何时止于何时,暂未见文字记载。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县令王士宏因“邑多虎”,令百姓设械柙之,设阱陷之,虎患稍息,百姓还特意编民歌,为王令歌功颂德。这是现存文献最早的有关虎的文字记载。明初探花卢原质曾为深甽里岙张常德作传,提到张常德听到姻亲连山民被虎叼走,奋力追虎,复夺其尸以归曰:为长者死无所恨。
县志也记有明初一位烈女虎口夺夫的故事。女陈氏,丈夫是白溪的王三苟,一日劳作未归,陈氏抱子俟门,传夫为虎所厄,弃子于地,执门关追至山,夺夫足于虎口,抡关击虎,虎惊逸,女负夫尸归,时年仅20岁:明嘉靖年间,深甽里岙上张村的张金香,在上山斫柴时,半日里连遇四虎,他斗智斗勇,毙二虎,伤二虎,最后精疲力乏,命丧虎口;无独有偶,崇祯年间,同里溪边村的竺朝擎,在外农耕,先遇三虎崽,被他用铁耙劈死,后逢雌雄双虎夹击,不幸丧命。西乡也有虎患。明嘉靖年间,有一虎窜入竹林村中,一村民叫王守涓,刚从外干活回家,未提防,被虎所攫,其兄王守南奋不顾身,用竹鞭狠抽虎须,虎痛弃其弟而逃,守涓虽被咬伤,幸未伤命。据《岭南陈氏宗谱》载;村内有两处地名,均与虎伤人相关。如此看来,月伤数十人,并非危言耸听。至今村民还流传着徐霞客智斗老虎的传说:他用随身所带的雨伞,反复撑开收拢,虚张声势,镇住虎威,村民们才有时间赶来相救。清初外山周始祖周大方,状貌颀长,一日山行,过桑洲岭时突遇一虎,情急之下,用所携铁耙卡住虎口,直拖回村,四处炫耀抓住一只大猫,吓得正在烙麦饼的老婆昏死过去。村民为此画了幅英雄打虎图,至今还挂在田孔周祠堂。几乎同时,城关塘心王福章却没那么幸运,上山遇虎,恃力徒搏,卒为虎所害。城关周边也有老虎活动,虎穴就在杜鹃山西侧。据《光绪县志》载:士子钱上声前往杜鹃山半岩庵游玩,庵僧告诉他:“山昔为榛莽墟。人迹不到,虎于洞乳其子。康熙间,有僧省凡者,梵林铲石,与虎争。虎卒负其子而去……”遂在虎居之洞,倚岩建庵,植竹栽松。传为佳话。

清道光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山区,发生了连续三年的“大虫乱”。一次,猎手们在七市三隍庙后围猎一虎时,村民吴金奎一不提防,被虎爪拍伤,幸亏老猎人应全木及时开枪,打死老虎。没几天,长洋村小姑娘翠青,年仅12岁,给耕田的父亲送中饭,被虎叨走。父亲罗能寿,带上猎枪、弩箭,循虎踪,上枫槎岭,过水车清泗岙,再到越溪后山,跨过坎头王,走狮子山,再到小林塘岸斗门,连续二天二夜,凭经验在斗门安放弩箭,果然二虎中弩,一死一伤。罗能寿百里追歼大虫,为女儿报仇,受到村民尊重。为绝虎患,各村用石条、粗木制成虎柜,用牯羊为饵,共诱捕了十八只老虎,才使虎患稍敛。七市有个老监生应继松,平时胆小,看到村民打死的老虎,也来摸摸虎皮壮壮胆,不巧被划伤手指,发高烧,命归黄泉。清宣统年间,梁皇街虎柜失灵,羊被吓死,老虎却跑了,幸亏葛家太婆,先用煮熟的猪肉,天天饲虎,最后用白炭烤红的秤砣喂,老虎也照吞不误,结果五脏六腑被灼伤而亡。

1910年,溪南范家仍有虎出没,我县早期革命家范金镳有一次清晨去放牛,遭到饿虎的袭击,幸亏大水牯奋蹄抵角,拼力相救,范金镳才得以虎口逃生;;民国期间,《宁海民报》多次提到虎伤人、叼走家禽家畜等消息;1948年西乡村民还猎毙一虎;五十年代,双峰乡上岗村又出现虎患,到1958年,该村村民用猎枪打死一虎,拿到县前的鼓楼下剥皮卖肉,引起不少市民围观。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历代的捕杀,老虎已在我县境内绝迹。自我县为全国生态示范区以来,各地政府积极创建生态镇(乡),建设自然户区,人们保护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自然环境越来越好。“大虫乱”为历史,现在反而祈求:虎兮,归来!
相关链接:
应可军美食文化专辑
应可军古戏台文化专辑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0)

相关推荐

  • [学生习作]刘思棣: 浅谈英雄打虎之不同

    浅谈英雄打虎之不同               2018届21班  刘思棣 众所周知,老虎是一种凶猛的猫科动物,它以机敏.狡诈.力大无穷称霸深林,被称为"百兽之王".因此,人人皆避 ...

  • 50年代湖南“百虎围村”事件:10年间2000人葬身虎口,围村原因成谜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山不容二虎",老虎是一种领域性很强的动物,平时都是单独占据某一区域,除非到了发情期,也只是匆匆相聚后便会分开.但在1957年,湖南通道县高坪村却汇聚了上百只老虎 ...

  • 武松徒手真能打死老虎?水浒传里其实已经介绍了,这位是真高手

    <水浒传>中武松徒手打死老虎,然而现在科学家却证实不可能,那么老虎死的冤吗?其实哪有什么冤不冤的,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小说内容,非要将虚构的人物战力值跟现实相比,那就是自己非要钻牛角尖 ...

  • 50年代湖南“百虎围村”事件,2000多人惨死虎口?究竟有何缘由?

    原创2021-09-26 15:38·鹰眼史空 一直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都十分的微妙.作为食物链的顶端,人类依赖着大自然,但是也常常做出一些挑衅大自然的事情.捕猎杀生.破坏生态平衡.放火烧山等等 ...

  • 七十多年前北海一场导致两死两伤的“人虎大战”

    六月底北海市郊冠头岭一场大火,一条蟒蛇被烧伤致死,成为不亚于这场大火的新闻.人咬狗是新闻,蟒蛇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现在已经很少见,每次在哪个地方现身,几乎都成为当地或大或小的新闻.想想几十年前,俗称 ...

  • 应可军 | 宁海历史上的长毛乱

    宁海历史上的长毛乱 文/应可军 在中国历史上,洪秀全也正是利用基督教教义,创立了"拜上帝会".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是他的胞兄.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宁海棋文化

    宁海棋文化 文/应可军 可能你也经历过,童年,隨意在石板地用瓦爿块或粉笔画一个空心十字架,或在树下泥地用树枝划一个空心十字架,双方各拣选果核或小石子,就可布阵作战,金木水火土.棋逢对手,就可博弈各一个 ...

  • 应可军 | 宁海青云观(外二篇)

    宁海青云观 ----文/应可军----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 ...

  • 应可军 | 宁海育婴堂

    宁海育婴堂 文/应可军 育婴堂,宁海人俗称养育堂.育婴堂是收养弃婴的育婴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育婴堂收养并救活了许多弃婴,其设立实为一桩善举.中国早有这方面的善举传统,如贫儿院.育婴堂等等,佛教中也 ...

  • 应可军 | 宁海古松漫谈

    宁海古松漫谈 文/应可军 陈毅总司令早就在诗中写出了松树的性格,他的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可以表现出松树那一种坚强的.勇敢的性格.所以,我便喜欢上了松树.这种情结来自于小 ...

  • 应可军 | 宁海棉麻史话

    宁海棉麻史话 文/应可军 我国最早出现的是麻.葛纺织,我国是麻的故乡,在元明两朝棉花栽培普遍推广以前,麻织品是平民百姓最主要的衣着材料.而棉纺织和棉花的人工栽培,首先是在我国华南.西南和西北边疆少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