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舱盖夹人的后果,为何那么严重?
不好好学习或者根本没有条件学习,导致的综合后果往往真的是很严重。C17起落架舱盖上的一群人,再次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而且美国大片和汤哥本身也有很大的误导性。可见不好好学习智商会下降;长期迷信美国大片,智商也会下降。那么飞机为何不能卖挂票?而且起落架舱为何不能钻呢?很简单,高速气流、高空低压缺氧和高空低温都有极大的杀伤力。而人体本身是很脆弱的。就像如果衣着单薄;长时间暴露在高纬度冬季零下50度的气温中,不用十几分钟就会冻僵。何况高空不单单是低温。还有超高速气流和不到海平面40%的低压缺氧问题。当代的大部分大型喷气飞机进行巡航飞行,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和避免恶劣天气的干扰。一般都会飞到1万米到1.2万米之间的同温层下部再进行平飞。而大部分风云雨雪的天气变化。
基本都发生在1万米以下的对流层中。虽然同温层下部对喷气飞机比较友好,但是对机舱之外的人类本身却是不友好的。万米以上同温层下部的外界气温,一般都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甚至有时候会到零下60摄氏度。这在地球上只有西伯利亚的冬季和南极州有这类低温。而到万米高空,大气压和含氧量已经不到海平面的40%。另外喷气大飞机的巡航速度会普遍在每小时850公里以上。如果是大顺风,甚至会飞出100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高速度。而对挂在飞机外面的人来说。飞机本身的速度,就等于飞机外面空气流动的相对速度。此时外界的“风速”就是至少每小时800公里以上。相当于每秒240米左右的风速。要知道。目前全球最强台风的中心附近有记录的风速也没有超过100米每秒。因此爬升到万米以上高空的大飞机。在机体外面的人;
单凭人类的手脚来攀附,是根本挂不住的。而且还没说超低温和超低气压加缺氧造成的综合损害。客机客舱和大运内部的货舱,都是经过加压加氧加温的。内部全封闭,感受不到气流的变化。仅仅气压的变化就已经让乘客的耳朵普遍不太舒服了。不用说完全挂在飞机外面,就是历史上有人躲入大客机的起落架舱,避免了气流冲击;但是也躲不过低温和低气压造成的永久损害。毕竟到目前为止,没有那哪种飞机,对起落架舱是特意加压保温的。躲在里面的人即使没被当即夹S和冻S,那么永久性耳聋也是最轻的后遗症之一。汤哥可以挂在大飞机外面。是有多种先决条件的。第一,就是表演飞机飞得比较低而且速度很慢,基本不超过400公里每小时;高度不超过1000米。而且演员的人体有多重保护。第二,就是大部分“挂飞机”镜头的拍摄,其实是用了替身演员而且有专门的防风防寒服。
再经过后期制作。把大部分挂在飞机外面的动作换成主角。同时特意PS掉了所有保护绳索。因此一般人绝不能学大片去扒飞机。前几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已经解释过为何C17一旦收起落架舱,就从上面至少掉下3个人来。主要就是C17的外起落架舱盖收起时,是先向下再向内翻的,这样如果外盖上面曾经有人,在起飞后必然会掉下来。另外,既然C17的起落架舱很低矮,人员很难直接钻进去。为何又出现了在起落架舱内发现夹住人的现象呢?其实还是起落架舱盖下翻时,上面有人想在收起落架的瞬间钻入其舱内。看动图就知道。C17的起落架开始收缩时,有一个上侧面侧壁临时开缝,方便内部的折叠机械系统运动的程序。被最终夹住的人,就是想趁这个机会进入起落架舱内,但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差。
毕竟这个舱盖突然开缝再关闭的过程,全程也不过3秒左右(动图本身应该加速了)。反应再快的人只能探进去半个身体。而里面根本就没有容纳一个完整成年人身体的多余空间。结果就是人被从躯干中间夹住,其实是当场夹碎了(衣服皮肤还连着)。那么C17的起落架液压收放装置,在操作瞬间的力量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其标准液压是3000PSI。这是个英制单位。按国际标准相当于20.5兆帕。也就是一平方厘米承受205公斤的高压。一个成年人巴掌大小的面积,要承受3万公斤,也就是30吨的压力。这种压力用来夹人体。真比夹断一根鲜黄瓜还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