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挑选鱼竿?教你如何选择适合的鱼竿,路亚竿海钓竿如何选择看完你就明白了
很多时候,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我们往往会买很多并不适合的鱼竿,在我们刚下单时会觉得这是一根完美的鱼竿,但是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发现它的不足然后就被束之高阁,躺在家里吃灰了。
现在买一根鱼竿很简单,但是选择一根真正合适你的需求的鱼竿并不是那么简单,即使是有经验的垂钓者也会犯错。
鱼竿的用途
在我们想要买一根新鱼竿时,首先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买这根鱼竿的作用是什么?可能有的人会说鱼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鱼从水里拉出来,这只说对了一半,在这我列举出了几个鱼竿最基本的功能和用途,这些也是你选择一根鱼竿的基础。
抛投性能——鱼竿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将饵准确的抛出去。
拟饵的控制——随着各种类型的拟饵都开始流行了起来,在考虑购买新鱼竿时,竿子控制饵的性能怎么样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考虑的因素。
搏鱼时的性能——这也许是与“把鱼从水里拉出来”最有关联的一个功能了。
鱼竿的所有部件的设计和材质是为了满足这三个鱼竿核心的功能
鱼竿的构造
竿尖——竿尖或是说竿稍是一根鱼竿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觉得要把它和鱼竿其他部分分开单独拿出来讲一下。
竿尖是鱼竿中最敏感、最有弹性柔韧性同时也是最脆弱的部分。但是在抛投时竿尖部分会承受非常大的力特别是在使用比较重的饵的时候,以及平时不钓鱼的时候竿尖也很容易会不当心顶到其他硬的物体。
在大多数情况下,竿尖的强度决定了这根鱼竿可抛投的拟饵的重量。当然说竿尖部分是鱼竿最重要的部分更重要的原因是竿尖对于饵的操作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较软的竿尖一般可以操作更小的拟饵也能使饵的动作更加自然。
竿尖对于鱼竿敏感度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更细更精密的竿尖不仅可以提高竿子的灵敏度,有时你可能手上并没有感觉到咬口,但是通过看竿尖的振动从而捕捉到细微的鱼口。
竿身、鱼竿的“脊柱”——竿身决定了鱼竿整体的强度、钓重等,竿身强度越大就可以用来对抗力量越大的鱼,同时他也影响这你可以抛投和操作多重的饵。
竿身与竿尖一起也决定了鱼竿的灵敏度与其作用,较软的竿身调性也较慢(更多的弯曲),反之亦然,这决定了这根鱼竿的抛投能力、诱饵的控制能力以及搏鱼能力。
现在大多数的竿身由石墨制成,不过仍有少量的鱼竿还是由玻璃纤维或者石墨与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制成。
石墨制成的鱼竿有着重量更轻、更硬、更敏感的竿胚,而玻璃纤维的则更有弹性,更耐用。
导环——导环是鱼竿上放置的圆形环或椭圆形环,用来让鱼线通过的。当你在抛投或是搏鱼时,导环放置的位置对于正确均匀的分配鱼竿的受力情况非常重要。
导环通常由金属框架与陶瓷嵌套制成。作为与钓线的接触点,设计良好的导环会是抛投变得更顺滑,尤其是在使用直柄竿时。导环的重量对于鱼竿整体重量和鱼竿的平衡性都很重要。
一些专攻大型目标鱼的鱼竿的导环比较特殊像是一个个小的滚轮,以减少在与大型鱼类搏斗时产生的线摩擦。
鱼竿的插节处——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鱼竿都有插节口,但由于现在多节竿越来越流行,所以插节处的做工也是你需要注意的一点。
一个设计良好的插节处需要做到能够在鱼竿使用中,保持插节不会移动、错位。同时也有助于适当的弯曲和分配的鱼竿所承受的力。
轮座——轮座的作用是将渔轮固定在鱼竿上。设计良好的轮座可以将渔轮牢牢地固定在鱼竿上,并且自身重量轻、灵敏度高,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摩擦力以及舒适性。
轮座通常由石墨制成,以减轻其重量增加敏感度,或是用例如铝这样的金属,以提高其耐久性和强度。
握把——人体工程学在鱼竿握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应该要轻但是同时也要足够耐用,经得起不断地抓在手上使用和抛投。握把节通常由防滑材料制成,即使湿了也不会很滑。大多数握把都是由eva泡沫、软木或是碳纤维制成的。
Eva泡沫一般比软木把更耐用,但同时也更难清洗当粘上泥或是鱼的腥味时。软木把则很容易清洁,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衡感度,重量轻、美观,但是如果你保养不当,长期使用后容易损坏。他也比eva更脆弱,并不适合用在战斗椅上搏大鱼。
碳纤维握把更耐用,重量轻,但摩擦力比较小。它通常与eva等其他材料结合使用,来改善其摩擦力弱这一弱点。
鱼竿根部竿把——一根鱼竿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是根部的竿把。
在鱼竿的核心功能中,竿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用于钓大鱼的高强度的鱼竿竿把较长,而用于精细钓组和需要近距离精准抛投的鱼竿的竿把较短。
普通的路亚竿竿把一般是用EVA泡沫或是软木的,而出海用的高强度鱼竿的竿把是高度专业化的适合船上使用和与大型目标鱼搏斗的。
这类鱼竿竿把配有铝框架专门为了适应船上的战斗椅和肚顶腰带的,一般在轮座前面部分也会有一个握竿的部分,让你能够更好的站立这鱼大鱼搏斗。
一些较新的适合精细钓组的鱼竿的竿把是与竿身是一体式的以此做到最大限度的灵敏度以及轻量化。
鱼竿的长度
鱼竿的长度是影响作钓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鱼竿越长,抛投越远,鱼竿越短越容易抛投精准。短鱼竿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在与大鱼搏斗时,较短的钓竿给鱼的杠杆力也较小,使垂钓者更容易拉上鱼。
当然较长的鱼竿也有不少优点,长竿能够让垂钓者在搏鱼的时候更好的控制鱼,尤其是在岸钓时。
一根全能的泛用竿通常七英寸长或是七英尺六英寸,这类鱼竿既可以在岸边远投,也可以在船上作钓。但是为了有更远的抛投距离,那你的首选应该是八至十英尺的鱼竿,这类长度的钓竿不会太过笨重,并能保持一定的精度在你反复抛投你的拟饵时。
至于真正的远投竿例如surf 竿(不知道surf rod中文翻译过来应该怎么说),为了达到最大的抛投距离,通常这类竿的长度会超过三米、四米甚至是五米。这些鱼竿使用起来并不精准且非常笨重,但是如果是专业的surf竿钓手,让他用这类鱼竿甩比较重的饵铅,他可以抛投出超过三百米远的距离。
另一方面,淡水船垂钓者更偏向于较短的钓竿,以提高抛投精度和更好的控制拟饵。这些竿通常是6英尺到七英尺六英寸。
至于那些出海海钓要在船上搏大鱼的垂钓者,他们鱼竿的首选长度是五英尺六英寸。
鱼竿的强度
鱼竿的强度也可以转化成鱼竿的钓重,通常用UL(ultra-light)表示超软,L(light)表示软,ML(medium light)表示中软,M(medium)表示中等,MH(medium heavy)表示中硬,H(heavy)表示硬。前面说的这些常见的竿的强度以上的通常用XH、XXH、XXXH等表示。H前面的X越多,相应强度也越大。
也有些品牌鱼竿的强度是用F0、F1、F2等来表示的,数字越大表示竿的强度越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评级不应该用来直接在不同厂商的鱼竿之间来比较,甚至是同一品牌不同类型的鱼竿之间,(例如鲈鱼竿和铁板竿之间)或者是区域性的(例如东亚市场和北美市场之间)。
一些品牌L的鱼竿强度可能跟另一个品牌ML的一样。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一款鱼竿,你应该要多看看其他数据,比如说这根竿适合的饵重以及适合多少磅的鱼线。一般来说,硬度高的鱼竿就可以配上更重的拟饵以及更粗的线,不过竿上表的额定线重范围数据也可能会误导人,因为只要你渔轮的阻力设置正确,以及你的搏鱼技术较高,任何线重都可以使用,只要线的粗细不影响线通过导环即可。所以标识的拟饵的重量范围应该是更可靠的鱼竿强度的指标。
较高强度的竿一般重量也会更重,因为竿胚用料更厚这也意味着相同材料长度一样的两根鱼竿重的竿会比轻的竿灵敏度更低
鱼竿的调性
鱼竿的调性是指鱼竿受力后到达最大弯曲时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说是最大弯曲点的位置。它通常被分为超快、快、中快、中、慢,一般标为ff、f、rf、r(也有些不同的标法或是其他的等级这里就不列出了)。所有的鱼竿都会有一个自己所属于的调性,不过调性的话一般还是淡水垂钓者会比较关注,海钓鱼竿的话一般没什么人会在意这个。例如海钓用的慢摇铁板竿其实动作也就是只有一种动作基本上这一类鱼竿也就是同一个调性,在调性这个参数上不会有什么区别。
快调的杆子一般主要是用来操作软饵的,因为当你用软饵时需要足够的灵敏度以及快速刺鱼的能力。更快调性的杆子通常抛投也更容易抛得精准,并且能让垂钓者更准确的控制拟饵。
而慢调的杆子应该搭配一些使用三本钩的硬饵更加适合,慢调在刺鱼时会有一些延迟,这样会有更多机会让鱼正确的咬住鱼饵。慢调竿还有个好处,就是这类竿子弯曲点更靠后,当鱼试图把鱼钩从他的嘴上甩下来时,有更大弯曲度的鱼竿可以更好地保持住钓线的张力,使得鱼钩不会被轻易地从鱼嘴上脱落。
在竿的调性和抛投距离的关系上很多人存在误解,大部分人都认为慢调的竿更适合远投,但过于柔软和慢调的竿一般比较笨重不宜于远投。事实上慢调的竿子在抛投过程中可以凭借更多的弯曲产生更大的能量,但是这也要把握住一种平衡,例如如果你想抛一个20克的饵,一根中调M的杆子可以比一根慢调L的杆子抛得更远。
事实上一根远投竿它并没有什么调性评级,因为他的作用只是将特定重量的饵尽可能抛到更远的距离,而不是在于有多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刺鱼的能力。
鱼竿的灵敏度
这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点,有人觉得灵敏度是要靠垂钓者的经验和自身的感觉为基础的,因此没有具体的方法能够用来测量灵敏度,但另一些人则完全相信科学的方法是可以测量出一根鱼竿的灵敏度的。还有很多的鱼竿制造商声称他们的鱼竿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或者说是之前市面上的鱼竿更加敏感,但是他们也拿不出确凿的数据来支持他们的说法。
其实双方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正确的,但是为了进行更多基于事实的讨论,我们将只讨论影响鱼竿灵敏度的可测量的因素。
在进一步讨论敏感度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先说明下我所说的敏感度指的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鱼竿的敏感度是指竿子监测水下鱼咬口以及接触地形结构时的振动的能力。我认为这仅仅是鱼竿敏感度两个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另一个重要的作用一般被大家讨论的比较少,那就是在水中操控饵时的这个敏感度。
鱼竿的灵敏度主要看两点,一是竿尖的运动,二是看鱼竿自身的振动传输的能力,当有鱼咬饵时,你可以通过看竿尖的动作和传导到你手上的振动来感觉到。
这个振动的传递受以下因素影响:
竿胚的种类——采用高质量的坯料,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较强的传振性能
竿的总重量——鱼竿越轻,振动传递性能越好
竿胚的粗细——竿胚越细,振动传递性能越好
导环的质量——高品质的材料和更轻的导环传递振动性能更好
竿上附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环氧树脂、油漆、胶水等)——竿上存在的材料越多,振动传递性能越弱
鱼竿的长度——鱼竿越短,振动传递性能越好
轮座和握把——更高质量的轮座和握把,能更好地传递振动
鱼竿的插节数——节数越多,振动的传递越差。
影响竿尖动作这一灵敏度标准的因素有:
鱼竿的重量——鱼竿越轻,它的动作也会更灵敏。
鱼竿的平衡——你的鱼竿平衡度越高,也越容易看清竿尖的动作
竿尖本身——更细和更灵活的竿尖可以很容易地移动,以监测水下情况。灵敏的竿尖还可以更好地监测运动阻力,这也是对竿尖动作灵敏度的一种衡量。
于鱼竿的敏感度涉及到如此多的因素,所以为什么大多数的制造商对鱼竿敏感度的测试表述的比较模糊。因此垂钓者真想要正了解钓竿的实际灵敏度的情况,还是要用它钓到鱼,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的鱼饵,在水面上测试钓竿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一根鱼竿的敏捷度怎么样。
鱼竿的平衡
鱼竿的平衡性是另一个重要的属性,也是制造商没法表明在其产品规格中的属性。
平衡可能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感觉,每个人的感觉会有所差别,但是使用一套不平衡的竿轮装备,实际上是会比使用平衡的一套装备要累得多。
比较常见的关于平衡这方面的问题就是竿稍偏重,竿稍偏重对于垂钓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不仅会影响抛投,更重要的是会对那些需要竿尖上挑的钓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根尖端偏重的鱼竿使用时你感觉到的重量会比它实际重量更重,这也会给垂钓者的手腕、手臂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有一些制造商会在鱼竿上放上很多导环,因为任然有不少人觉得导环多代表着这根鱼竿质量很高,但是过多的导环也会增加不少重量而且主要是竿尖部分会增加重量。
随着现在网购越来越流行,很多垂钓者都是在网店直接购买的鱼竿,在购买之前并没有真正的试用过,这也使得很多人可能会买到书面上参数很好看,但是实际使用时感觉很糟糕的鱼竿。出现这一情况很有可能是平衡上的问题,渔轮的重量搭配的不合适会破坏平衡性。
竿把的长度也是影响鱼竿平衡的很重要的一点,但有时鱼竿的设计师不得不缩短鱼竿根部竿把的部分,是因为在在寒冷的天气,垂钓者穿着厚的衣服如果竿把太长可能会干扰到抛投以及操作鱼饵。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测量是否平衡呢?只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把鱼竿装上渔轮然后拿在手里亲手去感受一下。用你的手腕上下抖动竿尖,同时不要把竿把撑在你的手臂下方。亲自感受下这样上下移动轻松吗?找到可接受的平衡还是因人而异的。还有一种就是装好渔轮后,用食指将鱼竿保持住平衡,试着这样找到装上渔轮后的重心,一根平衡性良好的鱼竿重心应该是在渔轮前方一点的位置(如果你使用的是纺车轮,那么在你把轮子装到鱼竿上找平衡点时,你应该要将轮子转到中间,就是说线杯的位置不要缩在最里面也不要伸在最外面,而是要转到中间部位这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