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宰相!孔子何来治国之能?

风水术认为,龙脉有此并得其神髓的,主人管理才能杰出,治国井井有条,必有治世之验。——桐源居士

尼山前期来龙并非“发脉于曲阜县”,而是来自蒙山。蒙山是孔子出生地尼山夫子洞的太祖山。

蒙山(来源:hi.baidu.com)

太祖出山,必兴师动众,气派自是不凡。

龟蒙顶北及东,有连片山脉回环倚靠,颌首西望;西北,魔云崮去而复回,与北部诸脉协同向西包抄;东南,唐家庄、白岩山、望海楼等反复西展。前呼后拥之下,主峰面西劲抽一脉,径下平洋,渡浚河,过平原,奔平邑县而来。

蒙山西向,采取的形式与众不同。龙脉没有丝毫扭捏躲闪之态,少了逐次而下的层级讲究,而是以大比率的下降迅速沉至谷底,短距离内完成剥换脱卸。个中原因,是由于蒙山主峰坚不可摧的嵯峨石煞。龙脉行进要么强悍不屈,浩荡西去,要么大起大跌,出老还嫩,蒙山西脉选择了后者。

尼山夫子洞宏观地形图

龟蒙西隅,地势平坦,浚河深切。蒙山西脉既渡浚河,又过平邑,是否仍有其脉?回答是肯定的。

正确审读蒙山龙脉走向,必须认清水、平原与龙脉的关系。

水是判断龙脉行止的重要标志,龙脉蜿蜒曲折,往往界水而止,但并非遇水即止。龙脉是起伏的,潜藏于平原中,行止隐隐隆隆,识之不易。在低山丘陵与平原、河流交集的复杂环境中判定来龙去脉,要诀有三:一察地势高低,一定范围内,高者为来,低者为去,据此察龙,百不失一;二审过峡重起,备则龙真力大,无则龙伪力小;三观迎送情态,有迎有送,龙真穴的,有送无迎,龙止无去,有迎无送,迎送俱无,虚龙假穴。

龙脉行止作为堪舆实践的一种常态,是否界水为止,《百年堪舆——将帅家国》“HKC”篇提出了具体判别方法。龙脉行止绝非一概以水为界,龙脉力量愈大,行止愈长,遇到水流的机会也就愈多,渡水成为龙脉过峡结作的必然过程。

蒙山西渡,与黄氏故居龙脉过舂陵水同属一个性质。地势东高西低,局部的平原、河流状况改变不了蒙山西部的总体态势。与平邑西部脉开多路、再度崛起的山地虽然相隔10多公里,但龙脉迎送姿态明朗,宾主分明,过峡重起的迹象完备而深刻。而就在龙脉西渡,作势过浚河的时候,河水适度为之弯环,其虔诚礼让的情性,给这一切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太祖为万山之宗。高而有阶,尊而有节,东西南北各不相同。常见大龙大脉,四向分出,簇拥而去,结作形态各异、程度不同之地。坡度陡缓、地势高低,并非判断龙脉真伪与去向的唯一依据。祖山下有悬崖峭壁、丝线透出者,亦有牵连而去、从不间断者,须兼看起伏、跌断、连接,他山卫护是否有情。

过峡、迎送,地势自高趋低,平邑三者皆备。龟蒙太祖西渡,扈从紧密,间有台地相接,龙行从容不迫,凸显尊贵气象。气度轩昂另类,作为蒙山主脉的根据,是那样的卓尔不群,其注定了将缔结非凡之地。

蒙山与诸河流构成的关系,对祖山出自亚岱的孔子故居更是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曲阜市志》,蒙山山地南麓沿该断裂形成平直的山麓线。山地北侧,由古生代石灰岩为主体的沉积岩盖层,经长期侵蚀——剥蚀,形成顺北西走向展布的典型的单面地带。近南北向分布的断层横切山地,发育成横断侵蚀谷地,与山地南、北两侧平行山地分布的浚河——祊河、东汶河——蒙河共同组成格状水系。

孔子 像(来源:hi.baidu.com)

山水共同作用,形成有规则的断层横切格状水系谷地,风水术认为,龙脉有此并得其神髓的,主人管理才能杰出,治国井井有条,必有治世之验。蒙山西渡途经的这块独特的平邑格状水系平原,给孔子日后的作为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来源:hi.baidu.com)

龟蒙西脉,起始为高山顽石,后则以灵动见长。平邑西部山脉,在短暂的南北展布,作出最热烈的东迎姿态后,齐刷刷折转西去。与前期不同,行龙改了一种姿态,低山多路,形成一股山流,向西偏北相拥而去。

双山口村、尼山卫星摄像图

在长达30公里的进军中,群山绵延,错综复杂,甚至分不清主次,但纷乱中又有章法。龙脉有起有落,时隐时现,先西进,再迤西南。至双山口村西北,悄起三台。龙脉此时承上启下,完成最重要的转折。

岁月的砥砺,三台日渐平坦,东西长约1公里的一座三台土星,简直就是一条卧蚕,头东尾西,静伏安眠。龙脉侧穿左头部透出,折东南,于双山口南连接上一条较三台长达数倍的山列,顺势南下,再强劲崛起。尖耸锐立的山顶,全为风化的石灰岩,童然不毛,坚挺无比。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西垂未央》第二章“二岱一圣”。)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曾国藩1曾国藩2曾国藩3曾国藩4

曾国藩5曾国藩6曾国藩7曾国藩8

洪秀全1洪秀全2洪秀全3洪秀全4

洪秀全5洪秀全6洪秀全7洪秀全8

李嘉诚1李嘉诚2李嘉诚3李嘉诚4

秦始皇1秦始皇2秦始皇3秦始皇4

秦始皇5秦始皇6秦始皇7秦始皇8

崔与之1崔与之2崔与之3崔与之4

朱熹1朱熹2朱熹3朱熹4朱熹5

朱熹6朱熹7朱熹8朱熹9朱熹10

风水1风水2风水3风水4风水5

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南京5

清朝1清朝2清朝3清朝4清朝5

清朝6清朝7清朝8清朝9清朝10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