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独特的现代白描山水(100幅)

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由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亲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获奖:

获“1992第26届蒙特卡洛现代绘画世界大奖赛”大奖——大公政府奖;

获1999年美国佛尔蒙特国际艺术创作中心富瑞曼国际艺术基金会艺术创作一等奖;

2017年瓷板画作品《东方之韵》获英国剑桥大学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大奖—“银柳叶奖”;

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他生在蓬莱长在青岛,长期在南方学习和工作,兼有北方人憨厚和南方人机敏的性格。更使他在艺术上受益的,是他既得到60年代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陆俨少、陆维钊等先生强调笔墨和写意精神的教育,又在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班时,接受了李可染先生重视造型和“写生—创作”的训练。

他兼善山水、花鸟,虔诚地向古人学习,向自然求教,还以广阔的胸襟吸纳当代中外艺术创作的经验,为我所用。总之,他带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和革新志向,投入自己的绘画劳动。他边严肃思考,边在体察自然和客观对象中汲取灵感,边在实践中认真探索。

姜宝林出道较早,70年代初便初露锋芒,有大幅山水画作品问世,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他的绘画真正在画坛上产生影响,是在80年代。早期的山水、花鸟,注意全面继承传统的技巧,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从80年代中期起,加快了创新的步伐,他逐渐意识到,文人画的山水、花鸟传统既要继承,更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加以大胆的变化和革新。而变化和革新的基础,一是从真切的生活感受出发,二是保持传统笔墨的写意精神。

在他最近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有两方面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追求和革新成果,这就是他独树一帜的“白描山水”和近些年的《走近榧乡》的山水花鸟系列。

姜宝林产生“白描山水”的创作兴趣,源于受古代绘画大师中以线勾勒为主、少用皴擦的山水样式的启发。他说,他对历代大师的这种类型的作品“特别敏感,情有独钟,每每见之,总是激动不已”;他也从民间版画尚未套色的半成品的黑白版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中得到教益,从中借鉴其构图饱满、整体感强和有平面意味的形式美感;他还从外国现代艺术的创新成果中吸收营养。他借用“白描人物”的名称,把这种山水样式称为“白描山水”,为水墨山水画增添了一个新词汇。

对姜宝林来说,最初“白描山水”仅是一种理念,是他追求的一种表现方式,它要能成为现代山水画的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和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必须遵从“以情动人”的艺术原理。

姜宝林在观察大自然中,获得了可贵的感情体验。很少植被的、荒寂的贺兰山及西部的山石,受强烈阳光的照射,几乎没有墨的块面感,显示出线的力度与美,他的一幅幅用不等边三角形平面分割符号创作的贺兰山及西部山水画,便在理念的驱使和感情的激励下创造出来。

另一种借用木刻版画平面化、规则化语言,由披麻皴转换而来表现江南水乡的山水画,也相继问世。这是新的笔墨符号,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陌生形式,它不仅与传统用线与皴擦相结合的山水不同,更与当前流行的中西融合体的山水画拉开了距离,还与古代以线勾勒为主要手段的山水有别。

它充分发挥了传统绘画中墨线的作用,重视用笔墨创造意境,同时吸收了西方绘画重视形式构成、强调节奏变化,以及它追求的形式单纯性与整体性的方法。

他创造的“白描山水”,则是以线勾勒为主的艺术手段的强化与夸张,创造了一种形式简约而内涵丰富的现代山水画样式,具有不凡的品位和闪耀着创意光芒的智慧,反映了他打破常规的勇气和独特的审美选择,是这一类型传统山水画的创造性继承与发扬。

姜宝林创造了人们陌生的绘画形式,而这种“陌生感”,恰恰是艺术标新立异的重要标志。创新的艺术往往不是仅仅为了适应大众的审美趣味和为大众喜闻乐见,而是要用新颖的语言征服大众,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激发包括艺术家在内的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事实证明,姜宝林的现代白描山水,经过人们的品评和检验,已得到艺术界的普遍认可和赞扬。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成果,同时也是推动传统山水画走向现代的一份精神财富。

早在九十年代初,被誉为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性,又具个性的白描现代山水就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受到广泛高度评价。并获得摩纳哥1992——“蒙特卡洛现代绘画世界大奖赛”大奖——“大公政府奖”;美国福尔蒙特国际艺术中心福瑞曼艺术基金会创作一等奖。

《走近榧乡》的花鸟山水系列,是姜宝林另一项具有创意性的重要艺术之举。在这一系列中,有用满怀豪情的笔墨描写的号称“香榧王”的千年古树,题为《榧王等我一千年》。茂密、丰厚的树冠铺陈于画面主要部位,用浓墨泼写,团团块块,密中透气,笔墨酣畅淋漓,写出了老树的壮实雄健和潇洒多姿。

其他描写独株或多株香榧树和各种瓜果以及江南山水的画幅,均构图巧妙,匠心独运,笔墨挥洒自如,反映了他的自信而自由的创作心境。

姜宝林的艺术创作为传统山水和花鸟画贡献了新篇章。但他并不满足,他表示要认真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艺术观念和表现语言。

(0)

相关推荐

  • 姜宝林:开拓笔墨图式的现代之路

    文/于洋 文章来源_网络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图式.章法结构和色彩语言发展至今,经历了多元复杂的演变历程.其中不乏有关中西融合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岭南画派"二居"折衷中西 ...

  • ​李宝林 | “现代山水”的探索者与先行者

    李宝林|Li Baolin 1936年生于吉林四平,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可染画院名誉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名誉副 ...

  • 姜宝林回母校交“作业” 解构从艺60年笔墨心得

    12月6日(今天),杭州潘天寿纪念馆里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展嘉宾和艺术爱好者将潘馆三个展厅围得水泄不通,原来在艺术圈影响颇大的"记得先生"系列展览出新展了. 今天上午,&qu ...

  •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 | 姜宝林作品欣赏

    姜宝林作品展示 即使经常观看姜宝林先生的绘画作品,其新作依然会令人感到惊艳和期待.作为一位从不故步自封.提倡锐意创新.永远走在路上的革新派艺术家,姜宝林的艺术选择与创作态度,恰恰体现了一位当代绘画大家 ...

  • 他笔下独特的现代白描山水(97幅)

    111 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由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亲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 ...

  • 明代山水100幅,大饱眼福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 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 超过了宋元两代, 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无怪乎人们都说, 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 ...

  • 明四家沈周山水100幅,值得收藏

    原创明四家沈周山水100幅,值得收藏 三山画会 关注 1/100

  • 只有在国家博物馆才能见的明代山水100幅,开眼界了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 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 超过了宋元两代, 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无怪乎人们都说, 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 ...

  • 明代山水100幅,大饱眼福!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 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 超过了宋元两代, 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无怪乎人们都说, 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 ...

  • 明代山水100幅,大饱眼福!(上)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各位大可一饱 ...

  • 明代山水100幅,大饱眼福!(中)

    34.<京江送远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159.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法反映了沈周晚年成熟的"粗沈"面貌.画面作平远式布局,近景柳堤河岸,众人 ...

  • 明代山水100幅,大饱眼福!(下)

    68.<看泉听风图> 明 唐寅 绢本淡设色 纵72.5厘米 横34.7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此画绘崇山峻岭,峭壁陡险,山崖间老树虬曲,枝叶苍茂,岩隙清泉下泻.两位"高士" ...

  • 山水画|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请看明代山水100幅!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 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 超过了宋元两代, 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 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无怪乎人们都说, 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