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歌唱的共鸣,唱出圆润、饱满的歌声

1. 口腔共鸣。发声时口腔上下自然打开,笑肌微提,下颚内然放下并略向后拉,这样,声带所产生的声波就会随着气息的流动推送离开咽喉向口腔运动,并在口腔的前方,这就是“ 口腔共鸣”。

2. 头腔共鸣。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把由声带所发出的声波略向后移,小舌头尽量上提,与打哈欠或打喷嚏前的预备动作相似。这时应注意防止气息过多直接从鼻腔送出,否则便出现了“鼻音”。头腔共鸣效果清脆、明亮、丰满,富有光彩和金属声。

3.胸腔共鸣。发声时,咽部呈半打哈欠状态,把声带所发出的声波的反射点移向下齿根上,同时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此时,应防止故意把声音下压,使咽部肌肉过于紧张造成“喉音”。胸腔共鸣效果结实、深厚,唱低声区的音用得较多。

歌唱中共鸣的运用

在歌唱过程中,三部分共鸣腔体的运用和配合,既要主次分明,也要做到声音上下贯通,相互统一,协同参加歌唱活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在歌唱中获得高、中、低三个不同声区的统一音色,必须在歌唱中正确合理地调节各共鸣器官,使之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当我们由于歌唱的需要,在混合运用三个共鸣腔体时,要根据高、中、低三个不同声区的特点,对某一共鸣腔的运用有所侧重。

唱低音区时,声音应低沉、浑厚、有光泽,不暗、不涩,主要共鸣区在胸腔,要有意识地增强胸腔共鸣。所以,低声区又称“胸声区”。

唱中声区时,声音力求流畅圆润,明亮有光泽,它的主要共鸣区在喉、咽、口腔,所以,要努力调节好口腔共鸣,同时适当做好与头腔、胸腔共鸣的配合。所以,中声区也称作“混声区”。

唱高声区时,声音应做到明亮高亢有光泽,因为主要共鸣区在头腔各共鸣腔,所以应加强头腔共鸣。因此,高声区也称“头声区”。

歌曲是由髙低长短不同的乐音组成的,在歌唱中,应根据乐音所处的不同音区,及时熟练地调节各不同声区的共鸣腔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统一、明亮、饱满、优美、圆润、色彩丰富的歌声。

请结合头声区、胸声区和中声区的不同共鸣要领,做下面练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