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社恐,女人越“异类”,越优秀?心理学家:她们更自我
叔本华说道:“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现实中,有的女人就开始把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挤进什么样的圈层变成为了可以向他人炫耀的资本。而有的女人,平时少言寡语,不太合群,事实上她们有很多隐藏的优秀特质。
曾经我的专业有个独来独往的姑娘,跟专业其他女生很少有交集,班里没有男性朋友,连宿舍都是自己搬。
会韩语、日语、画画、弹吉他;
四六级裸考双双520+ ;
唱歌一流,参加省级歌唱比赛初赛,三句晋级;
自学舞蹈,直接排学院的晚会开场舞;
大二以来遇到大娱乐公司辰星和乐华星探;
大四毕业,上岸华五双一流。
以上例子足以证明“牛羊成群结队,猛兽总是独行”的观点,周国平讲过:“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1.合群=抛弃自己?
之所以人们渴望合群,来自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希望通过各种人际社交,拓展和提升自我层次;其次,讨厌孤独,畏惧独处;最后,害怕别人奇怪的目光,以为同类才是自己可靠的臂膀。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个体,有我们自己的思维、思想以及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在自我的世界里,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心情都不会受外界干扰,完全遵从自我的本心。遗憾的是,人们一旦融入了集体,我们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所谓的“群体效应”所左右,即在群体之中,我们需要摒弃自我的思想,完全忽略关注自我情绪,让自己更加接近群体思想,去迎合更多的人,却遗忘了去创造自我需要以及自我独立的价值。
2.被骂“不合群”的异类,具备这三个优秀特质
如果你在“温水煮青蛙”和“群体逆向的特立独行”中,选择了后者;
如果你越来越不喜欢参加一些低质量的社交,但你也因此被很多人说是不合群的异类。那么请不要难过,可能你正在走上坡路,因为你具备了离群的勇气,习惯了独来独往的能力,把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里,感情不依赖,慢慢被优秀的独处能力加持。
①拒绝群体效应,保持自我
前面说到,当自己陷进某个圈子之时,很大概率就会打破自我的原则,做出背离自我的本心的事情,渐渐忘记自我的目标,逐渐在消沉的集体氛围中丢失自我。就像心理学家安东尼·斯托尔曾经说过:“过度陷入人际关系,反而会让我们与自我日渐产生隔膜。”
不合群的女人,几乎都是喜欢安静沉思,在独处中挖掘自我的力量。
她们往往思想独立,拒绝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面对事情提出自己的理念,保持自我。
拒绝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面对虚伪恶劣的关系,能第一时间抽身剥离出来。从而有多余的时间,思考人生,去努力奋斗,反而更容易有所成就。
②在独处的时间里,培养修炼自我
刘同说:“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较之于那些热衷交际,喜爱热闹的人,习惯独来独往的她们,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自我增值的良好时机就是独处的时间,独处的时间会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独处的女人会不断地在独处的时间里,培养自我,修炼自我。
她们专注地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看书,运动,听歌,又或是单纯地放空,思绪随风飘扬。
对于她们来说,低质量的合群,远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丰富自己,远比取悦他人,来得意义更大。
③减物欲,增内力
一个人对物欲的减法,就是对精神境界的加法。合群的人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好面子,讨论各种名牌化妆品、包包,物欲横流,却忽略了外在的物质还需要饱满的精神境界来支撑。
而看似不合群的女人,她们太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只有对物欲做了减法,将自己隔离出物质干扰,这样才能给自己的精神境界做加法,给自己内心加持力量,求得属于自己的一片人生净土。
我们于年轻时通常都期待着美好的未来,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可是当人生的路走得越久越远就开始把自己的初衷抛在脑后,而那些“不合群”的女人们,正因为她们坚守自我本心,拒绝人云亦云、减物欲,才得以在这条遍布诱惑的道路上一直不忘初衷。
当下,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对社交恐惧,不合群,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其实无需过多自责,你不妨换个角度看,你天生具备独处的勇气和超能力,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社恐的人为例,他们都是向内输出的,比擅长社交的人更关注自我,所以,当他们从事需要内在智慧的工作时,就可以做到很优秀,比如说研究学术的学者。
所以,请静静享受这份独处时光,修炼精进自己吧。《百年孤独》书里提出:“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定有一日我们会跟孤独握手言和,真正找寻到生命里独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