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言‖018. 犂牛之子骍且角
“犁牛之子”是个成语,好像不太常用。意思是虽然家庭出身不是很好,但并不影响个人的聪慧和贤德。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雍也》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篇第六》
仲弓,即冉雍的字。《雍也》开篇就说仲弓: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南面,就是面朝南,过去国君面南背北听政,这里不是说雍也可以当“皇上”,而是说冉雍这个人有大德,足以有面南背北听政的诸侯之德。春秋战国的时候,这个词还是可以用给大德之士的,秦汉以后就危险了,不能用了。
孔子这里提到了仲弓的出身。“子谓仲弓”,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在《论语》中,孔子对某个人说话,都这么说,“子谓某某曰”,所以,这里也是在对仲弓本人讲话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孔子对仲弓的评价。犁牛,是耕田的牛,也就是一般的牛,低贱的牛。古时,耕田用的牛是不能用来祭祀的。骍且角,骍即赤色,红色。周人尚红,祭祀的时候用颜色发红的牛,赤色的牛。角,即是说牛角长的周正,好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头牛有着赤色的皮毛,头角周正,虽然是耕田的牛生的,但就算你不用想用它来祭祀,但山川之神会舍得它吗?汉代王充《论衡》中说,冉雍的父亲是冉耕,字伯牛。下文提到了他。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有恶疾。据考证,其病为厉,是麻风一类的传染病。孔子去看望他,从窗户里拉着他的手,感叹道:“没有办法啊,这就是命吧!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啊!”
古人居室,北墉而南牖,北边是墙,南边开窗。有病的人,睡在北墉之下。但如果国君来看望的话,就要移到南窗之下,使得国君“南面视之”。孔子来看望伯牛,伯牛家也用这个礼节来对待孔子,但孔子不敢当,所以“自牖执其手”。但也有说法,齐鲁间土床都筑在南窗。不管怎样,这应该是孔子与伯牛的最后一面。伯牛也是孔子的弟子。“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句感慨,是说伯牛贤德,不应该罹患此恶疾。“犁牛之子”,这里似乎也是在说伯牛的这个恶疾。这个成语如果用在现在,则有“英雄不问出处”的意思。我家孩子很小就开始学《论语》,很快就可以全部背诵。在学到这一段的时候,他曾经提了一个问题。他说:“这么好的牛,为什么要杀了呢?让它耕地,好好活着,不是更好吗?”在古人的观念里,祭祀是一种荣耀,比如古代的人殉,用活人给死人殉葬。现在看来,这种人殉,无论是杀死俘虏还是奴隶,都是一种野蛮而残忍的行为。但真要废除人殉的时候,也是有阻力的。有些忠诚于主人的人,把殉葬当成一种荣誉。在印第安部落,曾经保留着活人祭祀的习俗。全族最勇敢最优秀的武士,才可以有这个机会。这很像商代的习俗,所以,有各种证据表明,印第安人是殷商的后裔。同样是死亡,只有在祭祀中被杀,才可以称为“牺牲”,这是“牺牲”的原意。现在,一般只有战死,才可以称为“牺牲”,这同样是一种光荣。(公众号:潜真堂)由此,我常常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死亡才是有价值的、体面的。日本的武士电影中,常常会听到一句这样的话:“身为武士,难道要我死在病床上吗?”最初,很难理解日本人的偏执。但仔细想想,死在一个令人尊敬的对手剑下,难道不是武士的荣誉吗?再去想一想,就会觉得,死在病床上,实在是更加可怕。
在海军,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一艘功勋舰艇退役了,要么进入博物馆,要么成为靶船被击沉,这都是一种荣誉。如果,任由这艘舰艇生锈沉没或者拆解,那这是对这艘舰艇的最大侮辱。我想,这就像一个战士,不是死在战场,而是默默无闻地死在病榻,实在令人伤感。在道家,有一种“转身法”,就是兵解。就像颜真卿、文天祥,死于刀剑之下,实现“转身”。《七剑十三侠》中也有一位侠士,一定要先死于战场,然后才能修成。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