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贤”故事,贯穿了新市的地方史 (上)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编者按
新市历来是先贤辈出之地,十个故事中的十位非常有名的先贤人物,贯穿了新市整个地方史。
一、朱泗挖渠治水

西晋时(公元289年),新市西“施家巷”处,一位叫朱泗的新市人诞生了。相传,此人十岁时就长得人高马大,等到他稍谙事理的青少年时,亲眼看到家门口的河流干旱困苦,左邻右舍男女老少一起出郊取水场景,有着忧心疾首的感慨。随着自己长大,每次干旱取水他也参加了,和家人、邻居一起前往西面郊外的洋溪去担水。长长的取水队伍,扛抬、挑担都有,让他体会着担水的艰难,并主动承担对那些年迈老人和孩子的取水帮助,并逐步成为新市的担水主力,领导和组织大家去担水,保证着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水。接着,他就思考了一项一劳永逸解决干旱的治水方案——“西郊引水、开渠挖河”。他把这一方案告诉了本地百姓,有一些人表示反对与质疑,而更多的人是支持与赞赏他的创新想法。他用道理说服大家,并制定出具体落实的步骤:把西面漾溪的水引入新市内河之中,然后贯穿与南面大河的通道。方案一确定,就在某一年展开了一项史无前例、热火朝天的治水工程,一支支治水队伍建起来了,朱泗处处走在前,做在先。场地上担挑扛抬,大家齐心合力,出力的出力,出粮的出粮,日夜赶工。就这样经过长达十年的艰苦努力,一条长达上千米的引水河道终于开挖好了,朱泗又巧妙地在两个河道关键段落的位置上,开挖深潭以用于蓄水,形成了“西潭”与“南潭”,这便成为迄今尚存的历史文化工程遗址——西河口。又在新河道上筑了桥,这便是迄今尚存的“朱家桥”,后称“保宁桥”。当河水从郊外流进来,百姓们拥在河边的两侧,开心地狂欢起来。自那以后,新市每年都会发生的涝灾与旱灾的面貌得到改变了,这里原有的交易集市地点也改变了,将新的集市放在开挖的河流边,形成了新的集市,这便是传说中的“新市”。关于“新市”之名另有一说,由于宜居生活环境的改善,大大吸引了周边村邻来此定居。公元309年,这里发生了一件外地人向新市大规模迁徙的大事,远离新市二十多里有一处地方叫“陆市”,那边因大水涝灾,有数百号人,大规模向新市迁徙,并从此安居下来,这些“陆市”人因为弃陆市而迁居于此,所以称这里为“新市”。此后,这里很快就形成了人口规模相当的小城了。
二、陆氏仙潭传说
南北朝时期,吴兴东迁人陆修静(公元406-477年)为避“太初之乱”,他就选择了东迁南境的新市住了下来。大约住了七八年,潜心修学,写下了大量著作,并为新市创立了文化影响深远的“仙潭传说”。陆修静先生在新市东潭侧置屋读书,整理道家学说,笃好文籍,穷究象纬,与时俱进地提出了道教学说发展新思路,撰稿《斋戒仪范》一百余卷。新市的“仙潭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陆修静完成了从“人”到“神”质的飞跃。关于这一古老传说,是说陆修静在新市修学期间,某个晚上突然看见湖面上金光闪耀,就投身入潭,数天之后才从潭底出来。那段时间人们经常听到琴声飘自于潭底,又看见潭的水面上两位仙人对奕,红色光芒就经常出没于潭上。这样一个传说,一直影响了新市的文化,道家文化在新市城建的布局与渲染,一直产生着重大的导向作用。他身后百姓为他建了一座“陆修楼”,北宋徽宗御赐“寂真观”匾额。古镇新市受陆修静“仙潭传说”影响了城区规划,主要是“三潭、九井、十八块”和“三十六条弄、七十二座桥”及桥名的重命名,彰显道法,顺应天意,创造为人们所向往的一种幸福、平安、健康的宜居生活,而且这一“仙潭”后来被称为新市的雅号。
三、葛公孝亲敬老
在新市北宋末年,受官方委派,新市来了一位“监镇”,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葛清孝公——葛书思先生。先生字进叔,号虚游子,出生在江苏青阳的一家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葛书思先生在四十二岁(1073年)时,登科第进士。到新市担任“司户参军监镇”一职,主要负责治安、火盗警防与与官酒生产监察。由于国家体制原因,北宋以前的新市,几乎没有任何文化人记载,这位“监镇”葛书思先生,不仅是新市历史文化的大贵人,还是新市“孝亲敬老”民风的引领者!葛书思先生非常孝敬父母,他认为,当官必须不离亲。葛书思先生考登进士时,父亲已经是六十多岁了,母亲已经去世。当年他先调任建德县任“主簿”,写信给父亲,让父亲到建德来养老,但父亲坚辞不行,葛书思先生心想,“孔子弟子曾子,一天也不忍心离开父母身边,我怎能因为贪图官俸,而轻易离开父母呢?”他便立即辞官,回到了家乡侍候父亲,悉心照料父亲的生活起居,与父亲相依为命,一待十几年。这事后来传到朝廷皇帝耳中,非常感动,下诏给葛书思先生,让他出来做官。葛书思先生在回复皇上奏表言辞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恳请皇上允许他带着年迈父亲一同赴任。最终,皇上允许了他的请求。所以,委派他去湖州新市,担任“司户参军监镇”一职。葛书思先生就带着年迈的父亲,一起来新市赴任了。葛书思先生到了新市之后,与本地百姓相处极好,清廉爱民,尚文崇学,积极推进孝亲敬老,让孝亲敬老新风吹进每个家庭,由于他本人的努力,儿子葛胜仲也博学多才,登科进士,后来在湖州做了知府。葛公孝亲敬老的故事也流芳百世,成为人们怀念先贤的事迹。
 
四、太史撰碑颂德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新市古镇迎来了历史上首位进士,他就是史籍入载大名鼎鼎的太史章先生。他除了创造新市古镇“进士第一”荣誉外,他的“撰碑颂德”故事,让后辈铭记了新市历史的由来,告诉我们,牢记先贤的名字,不忘先贤大业。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十月十五这一天,太史章先生把一篇《朱将军庙记》写在“朱泗庙”的壁上,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朱泗治水”的英雄业绩,慎远追怀。这篇《朱将军庙记》把朱泗治水的细节写得具体而有内容,太史章先生回忆了自己亲历的一件事:某一晴日,有一位老者从他家的门前走过,拿出一本《旧录》给太史章看,是朱将军留下来的事迹记载。太史章看到这本《旧录》非常激动,觉得此事历世绵远,本地百姓却代代诵传,必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千秋功业。于是便根据这一本《旧录》写下了宏篇大章《朱将军庙记》,详细记录了“朱泗治水”的事迹,在这篇庙记中,他谈到了西晋时期的朱泗,如何拿着大瓮运水,解决老百姓的危急,又如何策划方案,把漾溪的水引进来。说到他组织民力,化了十年时间,开了一条河渠。就这样,本地的旱涝灾害就化解了,船舶通行也非常方便,水的灌溉能够让四面的庄稼受益,这样的福祉千秋沿袭,让百姓受到永远的恩赐。由于太史章先生的“撰碑颂德”,使“朱泗治水”故事得于广泛流传,它与永灵三庙的千古名扬相辉映,成为百姓心中永远抹不去的故事。
五、若愚文化兴寺
北宋时期新市觉海寺,住着一位佛行高深的僧人,他的出家法名叫若愚。他的一生做了许多文化兴寺的大事,成为新市文化历史上非常崇高的一位先贤。若愚法师是他三十四岁那年(元祐三年,即公元1088年)入觉海寺的。第二年,他便通过寺内住持的推荐,到杭州龙井寿圣院拜师,拜了佛教天台宗派大师——辩才法师为自己的学佛师父。在那里,若愚好学,学到很多高深的学问。辩才法师是一位佛行高深又精通医道的高僧,名震吴越大地,与当年与诗人苏东坡交谊至深,当时,苏东坡与辨才大师都非常喜欢若愚。辩才法师圆寂后,若愚法师遵循师父遗训,又在龙井寿圣院里苦心修学,与杭州智果寺的参寥法师结为密友。韬晦隐世,一心修佛。六年后便返回新市觉海寺,并从寺内的小事做起,等到寺务理顺后,他就开始实施文化兴寺计划:首先建造了“墨妙亭”,让那些书画名流来觉海寺雅集,以扩大觉海寺的声誉影响。接着,建造“弥陀阁”,这幢阁楼很大,里面可以容纳几百人,在这“弥陀阁”内存放阿弥陀佛像。最后,若愚法师在这里开坛讲法,吸引更多人归顺于佛法。由于若愚法师佛学渊博,内心智慧充满,他的讲课由浅入深,寓理于生活常识之中,大家都愿意听,而且一直保持着几百人的听法规模,当年的觉海寺弘法影响极大,受到同行寺院的极大关注。来觉海寺听佛的人越来越多,每次若愚法师讲课,都是听众满满。就这样,若愚大法师开坛三十多年,授课的人真是数不胜数,觉海寺声名大振,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授课,人们一提起新市觉海寺,都无不心生敬仰,这都是若愚法师的善行佳话的流传所致的。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