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点4: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是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结合应用所生产的一类药物。
该类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自中药材,可供注入人体静脉、肌肉、穴位,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
较长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发现,中药注射剂打破传统的中药给药方式,具有药效发挥迅速、作用可靠的应用优势。
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不断升高。
不仅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组成中药注射剂的药味越多越难研制,故现阶段临床治疗中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药味组成多少于3味。
但长期临床应用发现,即使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质量很高,组成药味较少,但仍存在一部分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成分复杂,一些药物成分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后,溶解度会降低。
继而发生沉淀、氧化、水解或缩合等反应,出现浑浊、变色、气泡等现象,用药后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此外,还有较大一部分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使用,容易造成药量叠加,超过最大用药限度,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包括水针剂和粉针剂,临床用药治疗时,常用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静脉滴注需要使用溶媒,而溶媒选择不当易引起不良反应。
如参麦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偏酸性的注射液,在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后,较易因盐析作用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此外,灯盏注射液在酸性条件下,其本身所含有的酚酸类物质很可能被析出,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护理人员在配药时,未能严格按照配药规范进行配药操作,导致配药的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
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药物性质发生改变,致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长期临床应用发现,中药注射剂的毒副作用较小,但大剂量用药或长期用药。
易导致毒性物质在患者体内堆积,增加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长期临床治疗发现,在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治疗时,如果滴注速度过快,会导致机体内局部药物浓度过高。
并且会导致单位时间内,进入患者机体内的毒素量增加。
机体抵抗力较好的年轻患者,可能不会发生不良反应,而一些机体抵抗力较差的老年患者,用药后则易发生不良反应。
此外,中药注射剂滴注速度过于缓慢,较易导致药物成分发生氧化、水解和pH值改变,最终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林育锋 海丰县梅陇镇梅陇人民医院 广东 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