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真的存在反包围险情吗?

汪涛出品:《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以全新的数学工具——“循环因果律”为基础,用全世界通用的数学语言将毛泽东军事思想数学化和公理化,从而使中国这一伟大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下重现光辉。

孟良崮战役

在孟良崮战役中,陈毅、粟裕指挥的华野以超过对手近5倍的绝对优势兵力对整编74师进行合围。尽管后者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拥有最精良的全套美式武器装备,但这需要其超过华野近25倍的击毁效率才能平衡其数量劣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该歼灭战1947年5月15日早上完成最后合围,真正的围歼作战从5月15日下午1点总攻开始,到5月16日下午,仅1天多时间就基本打完了。到最后张灵甫及师部非战斗人员都投入了战斗,一直打到张灵甫及师部大部分高级军官都战死为止(关于张灵甫本人死因有多个版本,但无论是哪个版本都丝毫不影响74师崩溃点战损率接近100%的事实)。整编74师不仅战力非常强悍,而且战损意志力强度接近完美。该战役最后结果是华野以伤亡1.2万人的代价,全歼整编74师。

陈毅、粟裕在前线指挥

假设以华野参与围歼的5个纵队兵力为15万人,整编74师为3.2万人来计算。华野以1.2万人伤亡代价,完成全歼张灵甫整编74师,意味着张灵甫的整编74师单个作战单位来看的平均击毁效率,竟然约为参与围攻的华野5个纵队的3倍。如果以国民党统计74师伤亡数据计算,是4.5倍。无论哪个数据都可证明其战力的确强悍到极为惊人的程度。难怪战役进行过程中,一些华野纵队级司令员信心都曾发生动摇。关键时刻陈毅、粟裕表示坚决不能撤,谁要说撤就杀谁的头,陈毅甚至还宣布了追究失职者责任的“撤职、查办、杀头”三大战场纪律。当然,在作战中74师主要是处于防御地位,这会使其占有防御之利,从而有助于提升其击毁效率。很多对该战役的评价中也提到这一点。但从孟良崮地形来说,主要为石质地形对其防御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

有利方面是:只要找到石质的遮挡物,对于防御就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不利方面是:这种情况下很难挖壕沟,士兵后部难有阻挡,一旦受炮火攻击,落在士兵后部的炮弹杀伤效率会比较高。尤其受炮火攻击后,碎石乱飞,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杀伤。此战中粟裕不惜代价地用掉了三万多发炮弹,对提升华野击毁效率作用巨大。

同时,到处是怪石对进攻一方在进攻路线上找到遮挡物也是存在有利方面的。

无论如何,在华野存在5倍数量优势的前提下,74师是不可能撑住的。而如果国民党最高统帅部能明白这一个数量差距意味着什么,也就根本不可能会提出想当然的中心开花策略了。

孟良崮战役照片

良崮战役真的存在反包围险情吗?

很多文艺作品中描述是张灵甫自视战力强悍,主动退上孟良崮引诱粟裕来包围自己,从而创造一个中心开花的战机,让国民党更外围的45.5万人反包围华野的27万人。但这完全不是事实。精通兵法、身经百战的张灵甫是发现华野包围自己的作战企图后,一再向汤恩伯发电要求停止原计划向坦埠的进攻。后在撤退途中被华野5个纵队成功合围在孟良崮,尤其潜伏在鲁南的6纵快速切断了他在垛庄的后路。粟裕在其回忆录中也反驳了前述说法“把敌人想象得过于愚蠢”。中心开花是国民党最高指挥部在张灵甫已经被合围后产生的作战意图。这个意图是当时蒋介石最高统帅部做出的,这也的确是陈毅和粟裕当时担忧过的问题。但陈粟之所以敢下定决心和坚决执行最终围歼张灵甫的74师,并真正将其全歼,这是因为:

第一,即使这种反包围的可能性存在,就算以45.5万人包围了27万人,国民党的数量优势也并不特别明显,仅为1.6倍。很多描述中把华野说成数量上有“很大劣势”的说法,不过是要更体现其胜利荣耀的一面。在很多介绍文章里把这个明摆着的1.6倍的数字说成是“几乎2倍”。粟裕回忆录里也说“敌军兵力占有很大优势”。但事实上其45.5万人很难全部投入战斗,这会使其数量优势更小。而根据战争循环因果序列,假设双方击毁效率相同情况下,按1.6倍数量优势计算,国民党军队即使获胜,其极限战损率为23.1%,而2倍数量优势时的极限战损率为14.4%,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其数量优势因分散和不能全部投入使用而只有1.3倍的话,极限战损率就会急剧加大到37.4%。这种时候的仗是很难快速打赢的。一般这种情况下会打成一个消耗战,或最多击溃战。但对74师来说,面对5倍围住他的华野数量优势,即使他拥有单个作战单位3-5倍的超强击毁效率优势,也会在瞬间就被歼灭。因此可见,想以中心开花方式直接合围整个华野,本身策略上就是想当然和一厢情愿的,就算围住了也未必能轻易吃得下来。

第二,国民党军队是以一字长蛇阵排开,而华野则相对较为集中。国民党军队要完成全部45.5万军队的合围会耗时漫长,且很难完全收口。在华野后方并不存在一个强大的国民党军队,要想截断华野退路非常困难。而反过来华野的6纵却正好隐藏在整编74师后面的鲁南地区,直接拉上来就把74师的后路给堵住了。

第三,当然,如果反包围真的实现,华野虽未必会被歼灭,遭受非常大的损失却是必然。但只要以5倍兵力围住张灵甫,快速将其歼灭就是有高度把握的事情。即使因此被国民党军队部分反包围,并遭受一定损失也是值得的。并且,只要歼灭了74师,对其他国民党军各部的士气打击和震慑必然非常强大,从而使其难以全力攻击。这一精神上的巨大潜在战争成就,《粟裕战争回忆录》中论述该战役决策过程时,是作为第一个原因充分提到。这样,只要华野的主力相对集中,即使遭受一定的反包围,也可以较容易地向国民党兵力薄弱的北方突围出去。在孟良崮战役最初结束时,情报发现山中还有信号,粟裕要求各部清点战果,发现与74师的差距非常大,判断山中还有较多残余部队。因此要求各部返回山中继续清剿,果然发现还有约7000人藏在山中,并将其剿灭。由此可见,粟裕在此战中打得是比较从容的,并不是特别担心真被围上。这不是粟裕胆子大,只是他算清楚了表面看似险恶,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危险而已。

第四,如果在华野的北边后方存在哪怕一个国民党的整编师,粟裕肯定就不敢做出孟良崮战役的决策了但那样的结果却会变成:华野会反过身去把这个孤立的国民党整编师给包围吃掉。之所以国民党军形成这种紧密的一字长蛇阵式,就是怕分开后被粟裕分割包围。这种步步推进的平推方式被对方合围的可能性是减少了,但想分割对手的空间也会非常少。如果撞上华野主力,也只能是两边全军主力决战方式。这样就算打赢了损耗也必然是非常巨大的。

第五,当时在张灵甫被围后,正确的策略应当是在未受到明显削弱之前,74师主力迅速向黄百韬的25师靠过去,其他部分兵力阻击正在围攻中的华野部队。两师相隔仅在不到10公里距离,在作战过程中黄百韬也曾提出过要张灵甫向他靠拢的策略。华野以5倍兵力歼灭74师,极限战损率为8%,全歼所需时序长度为6个时序。只要74师与25师合力一起打通相互之间的联系,就算最坏情况他们合兵一处后还是被华野5个纵队围住,以前面数学分析可看出:假设25师击毁效率远低于74师,与华野一样也是4%,数量与74师相同,两师相加为6万人,平均击毁效率为11%。这样华野数量优势从5倍绝对优势急剧降低到2.5倍,要想全歼对手,极限战损率会从8%猛然拉大到27%,伤亡会高达40692人,尤其全歼对手所需时间长度会拉大1倍多到13个时序。显然,一旦如此,华野马上就会变得极为困难。但是,这个战机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而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以及汤恩伯是严令张灵甫死守孟良崮,幻想以中心开花方式一举吃掉整个华野,这才是断送整编74师的祸根。

第六,中心开花策略一个显然不成立的地方还在于:华野并不是27万人全集中在一起,而是5个纵队围攻张灵甫,还有4个纵队也是沿着一字长蛇阵在各个区段上切割阻拦其他国民党部队。如果国民党军队能及时越过打援的4个纵队围过来,围住的只是攻打张灵甫的5个纵队。而这一点如果成立的话,结局是华野的4个纵队就在更外围,把围过来的国民党军队又给反包围了。所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45.5万人包围27万人的想象故事。

第七,如果合围的国民党部队不是直接越过阻援的4个华野纵队,必然就是拼死苦战,先分别攻克4个纵队的阻援阵地,并且最好是先歼灭这些外围的4个华野部队,才能安心地合围攻打张灵甫的5个纵队。这没有1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他们在各个点上分别遭遇,都不可能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因此,并不是想象的最远的部队仅位于一两天路程内,只要国民党各部用力,一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中心开花的反包围。

第八,合围的战法要想获得成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从敌方两翼向纵深攻击,两支力量在敌人后方会师,从而实现合围。二是条件具备,从四面八方直接同时围过来。华野包围74师就是后一种情况。而国民党军中心开花的具体计划却是各部还是沿一字长蛇向74师所在位置靠拢。很难理解,如果不截断华野向北的退路,这样简单收拢怎么可能围得住华野呢?那最多还是把华野向北挤跑而已。因此,如果当时距离较远的左翼11师和最右翼的第7军和48师分别直接向华野已经空虚的后方位置进攻,只要攻入几十公里,就会形成11师和第7军、48师要在华野后方会师,合围华野的态势,这会产生远比直接向74师位置靠扰大得多的威胁。但是,他们各自也都被3纵和7纵、2纵缠住,难以脱身。

《超越战争论》,用纯科学的工具让毛泽东军事思想绽放出新的光辉!



作者简介:汪涛。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现为数码视讯国际投资总裁。

出版专著:《通播网宣言》《生态社会人口论》《纯电动拯救世界》《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