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作者|陈国宁
摘要:20世纪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博物馆是西学中用的代表;21世纪的中国博物馆见到中西合璧的面貌,今后我们的博物馆还会有什么新的中国特征呢?面向社会的现代性与未来性,应当是未来博物馆定义中包含的核心内容,此定义应当适应社会多元的发展,并能够体现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前言
2017年10月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ICOM ICOFOM-ASPAC)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主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讨论主题是博物馆的定义,其目的是将亚太地区博物馆界的声音与思维提供给国际博物馆协会参考,以利其对博物馆定义的修订①。ICOM公布的博物馆定义一向对全球的博物馆运营有相当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当阶段主流博物馆的生态现象。
博物馆文化起源自欧洲,西方的博物馆现象与学者的博物馆学思维一直是博物馆定义的主要申述者。博物馆引入东方国家迄今有百余年,19世纪随同殖民文化进入亚太地区。
清末鸦片战争之后,欧洲英法德等国入侵中国,占据重要商港城市为租界区,同治、光绪年间在上海、天津、济南等租借地开始兴建博物馆藏展其搜集的标本。清廷当时派遣的外务大臣与留学生归国后纷纷报告在西方所见博物馆乃其所见之社会新事物,尤其主张变法维新的人士更视当时欧洲的博物馆为普及教育启蒙民智的新基地。博物院、博物馆等名词在中国相继出现。
光绪三十一年(1903),末代状元张謇考察日本实业与博览会后曾向慈禧太后进谏应成立博物院未被受理②,同年他成立南通博物苑。他在园林区里设置了展馆、植物园等展览教育设施,这是国人自建的第一所博物馆。这些都是模仿西方的文化教育模式而出现的公共机构。
中国历史上的公共文化教育设施主要是书院、祠堂、寺庙、戏院,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民间文学、年画等也同样是忠孝伦理教育的方法。帝王与官宦人家才有文物字画的收藏与摆饰,而博物馆以文物作为公共教育的基础,在东方,这是19世纪的社会新产物。
20世纪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博物馆是西学中用的代表;21世纪的中国博物馆见到中西合璧的面貌,今后我们的博物馆还会有什么新的中国特征呢?我们的博物馆文化能否对国际博物馆的定义提出些新的思考元素呢?
一、ICOM 博物馆定义的原则与思辩
ICOM的博物馆定义自1946 年公布迄今有过8次的修订,逐渐由保存文物的角色转向研究与教育作用,以致于做社会服务,关怀社会,甚至作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展览与服务③。
现行的博物馆定义主要是2007年第22届会议修订公布的: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由结构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试着去反思些问题。
(一)法律性质:非营利、常设性的机构并需定时公共性开放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并不一定会影响博物馆目的与功能性质,但会关系到公信力与公共资源共享的立场。
有的国家规范非营利的重点是捐赠节税与否的相关规定,政府对私有的营利机构的税制与捐赠不予免税。但仍有以公司登记,能发挥各项功能,经营得很好的私人博物馆。至于常设性与定时开放的规定是为了便利民众参观,一些私人博物馆因维持费与人力不足,执行这个规定是有困难的。
今天私有博物馆与民营的类博物馆日渐增加,内容多生活化与多元化,也颇受大众欢迎,而博物馆立法去管理的问题应该是“真实性”与“诚实性”④。博物馆的展示与文物介绍应该具有学术上与知识上的考证,不可以假乱真,不可误导民众。所以笔者认为博物馆定义中应将这两个词加入更为重要。
(二)目的性质:教育、研究、欣赏(enjoyment)
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博物馆的主要目的、但这个用词一再被检讨。观众到博物馆去的动机一般来说不是抱着受教育的心情与态度,而是以好奇、观赏、休闲、欣赏、观摩、交流、体验、感觉等心情与态度去的。欣赏与娱乐的分界在哪?游玩中学习不是更有效的方法吗?
博物馆的藏品、展览、观众、解说都需要研究,国际博物馆协会对“研究”这一用词并无异议,但是如果是开放的私人收藏的场所,或是一个曾有过历史痕迹的沙漠、一片曾经发生过战争的草原或天然森林、自然景区等充满了自然、历史与人文价值元素的空间;现场没有研究员去管理,在网络优酷、脸书(Facebook)或YouTube上则有许多知识与感觉来自大众的分享,这是否就不符合研究价值?博物馆强调经验沟通与分享,博物馆的“研究”是否应有更宽大的标准?
(三)功能性质: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物质
博物馆长久以来以物为本,所以功能上强调对对象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2000年后博物馆界更强调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诠释。
但是今天的博物馆随信息科技发展:数字、虚拟的影像展示随处可见,或像日本建筑师内藤礼(Rei Naito)与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设计了观赏一滴水的流动的一个博物馆⑤,或只是一个冥想空间,或是一个听声音的空间。
所以,今天博物馆的功能已超越了物质文化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的范畴,转向感官性的启发个人内在哲学思维或感觉,这就没有传达的知识是否真实或诚实的问题,而是其观众自身的感觉,这才是真实!
博物馆的功能明显已由物质或非遗保护与展示的概念,转向人生自我的生命意义探寻与安抚。
(四)事业性质:服务大众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21世纪博物馆的“公共性”由服务工作转向推动社会平权。20世纪的民主政治影响了博物馆的管理形式:博物馆不再是私有宝库或显耀个人学术专业权威之场所,而向公共化、大众化,以及落实社会责任转变。
21世纪尤其强调平等赋权,更重视弱势族群的文化共享,强调普世价值与教育。博物馆应要关注社会议题,但是一些社会议题是脱离不开政治立场的观点,博物馆在所属的政体下是不易全面客观或兼备的。
所以一些尚未走向自由民主治理的国家,其公立博物馆在展示历史教育的公共性与真实性角度上仍然有其局限性。博物馆应该扮演的是对话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寻求共同价值观点,考虑争议,克服偏见,这需要有如博物馆伦理所谓的“独立性”,这一点应该被强调。
二、再看博物馆定义:面对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与未来性
现代性(modernity)一词是指现代社会的性质或特征。博物馆是文化的载体,是古今文明现象与过程的呈现。人类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演变,包括思潮、习俗、声音、动作、仪态、信仰、时尚等是如何被博物馆“保管”并诠释呢,对这些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否能客观的以当时当地的社会特征与价值观去诠释呢,博物馆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否具有现代性呢?现代性与传统性象征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多层面,博物馆本身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地区、国家应该有其个别的时代性与地区性。
百年前这个地球是充满了各地的不同文化特色与文化价值的,近世纪进入了全球化运动现象后,现代性的象征成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取向,有识者同时又忧虑着传统文化的失落。
生命教育者对群众说:“活在当下!”那么博物馆是否“活在当下”呢?如何与群众共鸣呢?在管理上又如何面对挑战呢?
关于面对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与未来性,对博物馆定义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是否须依ICOM定义立法规范博物馆的作用?
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或文化机构存在,一般国家多立博物馆法去规范与定位。日、韩、中与台湾等亚太地区也都订立了管理法规。多数内容的精神依ICOM的定义与伦理提出条文。但是博物馆作为一个自身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的“机构”,已经产生了多元的性质与面貌,似乎难以单一法规去规范。ICOM现有的定义未尽符合今天的多元博物馆现况,也未尽符合不同文化的国家发展体系。各国制定博物馆法时仍需依自己的国情与社会发展去立法,ICOM的博物馆定义可作为参考。
(二)在社会发展的多元情况下,现有的博物馆定义是否能包容多样性的文化记忆或个人感觉?
亚洲一般的群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与参与度仍不如庙会活动或市场,对文物的审美欣赏不如实用性来得有兴趣。许多游乐场、文化园区、观光工厂、文创园区、茶馆、主题咖啡馆等能在政府的扶导下提升其内涵转向博物馆化吗?博物馆生活化应该更容易亲民,在民众日常去的场所从事文化教育展示,可以使生活博物馆化,博物馆生活化。
(三)在数字科技与人文思想多变的未来时代,博物馆的定义是否局限了它的创意演变?
博物馆已脱离不了数字科技,博物馆的空间形式也将更多变,博物馆的物质与非遗保护功能条件应该要突破。博物馆可以发展的形式可以更自由。
(四)既然20世纪80年代后新博物馆学已影响了博物馆的作用,由对“以物为本” 转向“以人为本”,博物馆的形式与运营方式是否应有更开放的定义做为鼓励?
博物馆是人与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沟通的场域,其定义在功能上应做更宽大的修正。
(五)今天已有前卫的博物馆,对“藏品”(collection)的征集与保护不一定是其必然的功能了。
例如:水滴、光、能、气、知觉、第六感等等的表现与观念处理。这样的博物馆在做评量的时候,其功能要删除征集、保护等项目。
(六)博物馆的定义如何面对被赋予日渐扩大的公共性角色,由文物保护、展示、教育到社区发展以致社会力的开发。
21世纪博物馆的公共性业务由一般性参观、餐饮、导览、休闲服务等转向社会影响力的主动激发作用。这趋势与人权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当代艺术馆等以社会议题为主的博物馆频繁出现有关。
2014国际博协的博物馆管理委员会(ICOM-INTERCOM)在台北举办的论坛提出的主题是 “21世纪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The Social Impact of Museums in 21 Century)百余位国际博物馆学者专家共同针对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博物馆管理面临的挑战作讨论,提出案例,说明博物馆应该如何处理一些社会议题,或不确定、或不应该参与某些议题。
其中涉及到价值论述、社会记忆、文化赋权(culture empowerment)、文化近用(access to the culture)、诠释创新等文化立场、以及宗教立场、政治立场、性别立场等问题⑥。
博物馆研究员的任务已经超过以历史文物、考古、艺术等学科了,博物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成了必然的趋势。
结语
因为当代科技网络信息的发达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博物馆的形式、经营都发生了变化,也出现了各种类博物馆:特别是网络虚拟博物馆,不以物质收藏为基础的思想性、感觉性、科学性的博物馆,遗址与商业机构设立的娱乐性文化园区、观光工厂,历史街区,寺庙教堂等许多广受大众欢迎的场所。
我们思考博物馆的定义是否忽略了各地文化的特质,是否限制了博物馆事业的多元发展?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法是依据博物馆定义去研拟的,也有只采用部分原则,依其国情而有增减。ICOM提出的定义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供博物馆界作参考。
其实,ICOM公布博物馆伦理,八大章的伦理原则,是更值得注意,并呼吁博物馆界应予实践的;当然随着博物馆定义未来的修订,伦理原则也可能需配合修正。八大章的伦理原则如下:
保存、诠释并推动自然与人类的文化传承
为社会及其发展而保管藏品
为建立与推广知识而保存原始数据
提供欣赏、认知及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
提供公共服务与福利资源
与相关社区的合作
应依法营运
应专业化管理
内文清晰地强调职工的诚实性、展藏品的真实性、对社会的责任性与立场的独立性。博物馆要守住这四个特性应是定义中应表述的。
作者简介:陈国宁,女,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亚太分会理事长,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学与管理、艺术行政、中国艺术史。
参考文献
① 2019年在京都举办的ICOM年会将公布新的博物馆定义。
②光绪三十一年张謇提出:“上南皮向国清京师建设帝室博物馆议”“上学部请设博物馆议”。
③2013年11月“社会正义联盟”(The Social Justice Alliance for Museums, SJAM)在英国成立,乃鉴于博物馆注意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及其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希望此组织能使博物馆合作联盟,追求社会正义,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议题共同发声、交流并共同企划合作方案。
④在ICOM公布的“博物馆伦理”(Museum Ethics)中强调了这两点。
⑤日本香川县丰岛美术馆(Teshima Art Museum)www.havenice.com.
⑥参见国际博协博物馆管理委员会主席Ole Winther的序文。
本文来自《中国博物馆》杂志|2018年第4期
订阅2019年中国博物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