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熊猫牌乙级大曲

民俗学者最新考证,作为地名的“上海”,其实是“因酒而来”,而不是以往认为的“上海起源于小渔村”。“上海”最早出现于宋代管理酒税的机关“上海务”,“上海务”的职责即管理酿酒、征收酒税,这是上海最早的行政机构,在“上海务”的基础上,南宋朝廷正式建立“上海镇”,地址就在今天上海的中华路、人民路环线内。

《上海滩》杂志2019年第10期上,著名作家叶辛在《上海的酒》一文中说:“就是在这么一种纯粹的品茗时,聊到了酒,几乎涵盖了所有上海人对酒的看法和情感。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是,上海有酒,却没有名酒。那么,上海的酒,其出路何在呢?作为一座特大型的世界大都市,上海应该有自己的名酒,有犹如城市标记式的饮品。”

年岁大一点的上海市民,或许都能回忆起年轻时住过的弄堂口、马路边,以至菜市场、车站周围,曾有一家家小酒馆。那时酒馆里的酒客以茴香豆、豆腐干、猪头肉等当下酒菜,除了喝绍兴黄酒、七宝大曲外,还有就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乙级大曲。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手工业者,似乎更偏爱乙级大曲。

因为乙级大曲经济实惠,成为上海普通市民最爱的白酒之一,在众多的乙级大曲酒中,最有名的是上海本地产的“熊猫牌”。一个月36块钱的工资,喝着1块1毛一瓶的熊猫牌乙级大曲,对于这种度数高,呛喉咙的白酒,上海人往往会用一个字来形容“凶”。不过恰恰是这种“凶”的够刺激,成为平淡的生活中一个不能磨灭的记忆。

熊猫牌乙级大曲产自上海中国酿酒厂,据《普陀区地名志》记载:该酒厂于1926年由桂信佐、桂信佑兄弟在建国东路441弄1号创办,初名中国酿酒有限公司。

桂信佑生于1898年,浙江宁波人,家中排行老二,自小聪明能干,成年后随父兄到上海做航运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后被外滩圆明园路上的“华昌洋行”看中,担任推销国外食品、洋酒的推销员。得闲时,他常去拍卖行转转。有一次,他无意间得知一家法国葡萄酒小庄园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将庄园内剩余的葡萄酒以及灌装用的小型设备等全部由轮船装到上海来拍卖。桂信佑回去和哥哥桂信佐商量后,决定买下这批酒和设备,雇佣一个工人,加上全家老小,一起生产葡萄酒并投放市场。在有了最初的积累后,到1926年,桂信佐、桂信佑兄弟两个在当时的法租界康悌路萨坡赛路(今建国东路)买地造房,正式创建中国酿酒公司,产品以“象头牌”命名,主要以生产洋酒为主。

上海是个濒海城市,缺乏酿酒所必需的水源、土壤、空气等条件。而上海对酒类的需求量又很大,因此各类洋酒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市场。中国酿酒公司自制的白兰地、朗姆酒、威士忌、白葡萄酒等投放市场,仅能维持酒厂生计。桂信佑经常跑到崇明,和渔民交谈,和渔民一起捕鱼,问渔民最爱喝什么酒,上渔民家看他们自己浸的药酒。他认真记录,想法设法收集民间药酒方子,并多次拜中医师为师,学习药材知识。几年下来他心里有了底,最后决定生产五加皮酒。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象头牌”五加皮是以十几种中药材为主料的中度酒。该酒一上市便一炮打响,获得了市民的认可,中国酿酒有限公司的名气慢慢响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酒厂更名为中国酿酒公司,1963年迁至中山北路3410号。1963年起先后并入蓬莱、庄源大、裕庆永、江宁等酒厂(下图为这四个酒厂曾经的产品),更名为中国酿酒厂,为综合性酿酒企业,主要产品有“象头牌”白曲酒、补酒、果露酒、仿洋酒等系列品种。

1956年初,食品工业部烟草工业管理局通知,要求上海赶制一种特制卷烟作为向“八大”的献礼。同年9月,上海卷烟二厂将印有“特制”字样的“熊猫牌”卷烟运京,在“八大”会议期间分送与会代表评吸,深得好评。1958年秋,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接见上海烟草工业公司领导时,对“熊猫”牌卷烟的试制成功给予表扬。后来熊猫香烟就一直作为“特供品”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钟爱。受到“熊猫”香烟的启发,上海中国酿酒公司也注册了“熊猫”牌商标,生产熊猫系列酒,其中乙级大曲是其中最主要的产品。

至1980年代,上海中国酿酒厂,用职工38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17人。酒厂占地2.47万平方米,拥有成产线4条。主要生产“象头”牌、“熊猫”牌白酒、葡萄酒、起泡酒、配制酒、仿洋酒5大类50多个品种。年产22700吨。红葡萄酒于1979年、1982年获市优质产品奖;青梅煮酒于1983年获得市优质产品奖,1985年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桔子白兰地酒于1982年被第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虽然熊猫酒没有熊猫烟那样受到高层的厚爱,但却受到了市民喜欢,熊猫牌乙级大曲成为那个时期上海普通人家的酒桌的必需品。

到1990年代,上海中国酿酒厂走向衰落,熊猫乙级大曲也成为了历史,终没有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标记式的饮品”。关于上海本土白酒的衰落,云间山樵认为:“上海的白酒主要的消费群体,是体力劳动者。阿城认为,古代把两次以上蒸馏的粮食白酒称为‘臭酒’,喝这种酒的多是河工、苦力、土匪。一是御寒,二是消乏,三是壮胆。现在流行喝白酒,是清末民初军阀时期兴起来的(见《常识与通识》)。如今的上海,真正需要付出强体力劳动的工作越来越少,加上消费观念和习俗的转换,上海喝白酒的群体已雄风不再。三四十年前,青工中有能喝一斤白酒的,会受到同伴们的尊崇,而现在的上海,每天大量喝白酒的人被称为“酒水糊涂”,这是办事不牢靠的同义词。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和时尚的影响,爱喝、能喝白酒的人更少。 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上海人均消费酒类为15.1公斤,2003年降至13.4公斤。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啤酒和葡萄酒的销量不断上升的因素,则白酒的消费量一直在大幅度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口感呈反比,生活水平越低,口味越浓;反之,生活水平越高,口味就越趋清淡。这亦可从糖果、糕点、冷饮、菜肴的口味越来越清淡上得到证明。”然而今年70多岁上海召楼酒厂的郁引娣说:“这个酒是中国酒厂生产的,原料就是我们召楼生产的山芋白酒和七宝大曲,两种酒进行勾兑后,就变成了当年非常受欢迎的熊猫乙级大曲。”这也许是熊猫乙级大曲没能生存下来的最主要原因。



(声明:壶觞斟酌公众号所有酒文化藏品均为作者私藏,不售勿扰。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章转载刊印请告知。对于未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的转载行为,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其他未尽事宜请加微信zxysc999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