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究竟是乱世传奇公子,还是悲剧事件的制造者?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大,各国贵族也纷纷招揽贤士,以求自强,“养士”之风盛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战国四公子”,他们是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和春申君黄歇。
提到“公子”,可能许多人就会联想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美好描述,那战国四公子究竟是不是大家心目中纤尘不染的翩翩佳公子呢?且看看他们的经历再下定论吧。
一、信陵君魏无忌——声名太盛招致悲剧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他出生时正值秦国强盛、魏国衰微。魏昭王时期,秦国多次出兵魏国,总计攻克魏国城池几十处,甚至一度打到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安釐王时,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担任秦国的国相,也因此对魏国怀恨在心。在他的支持之下,秦国派军队围攻魏国并以完胜告终,魏国大将芒卯战败逃走。
范睢
在这个时候,年轻的信陵君成了魏国的重要支柱。《史记》载,信陵君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不管他人的身份和才能如何,他都能够以谦虚的态度礼遇之,许多人因此而归附他。由此,“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但另一方面,信陵君的人生经历却相当坎坷。“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这件事让他声名大噪,但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开始。
秦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国后,接着进兵围困邯郸,魏王因顾忌秦的威势,不敢出兵救赵,赵国便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靠着平时的人脉关系与忠心的门客成功偷到了兵符,带领军队救下赵国,他虽因此获得“高义”的美名,但也因此遭到了魏王的怨恨。
大秦赋 信陵君
信陵君深知自己为魏王所不容,在为赵国解围后,便让部将带领军队返回魏国,自己则留在赵国待了十年。期间,秦国知道信陵君已经离开魏国,便趁机侵略魏国,魏国国力不敌,节节败退,魏王无奈之下急忙派人请回了信陵君,并授予他上将军的官职。各国得信后纷纷支援信陵君,五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之下,合力击败秦军,秦将蒙骛从黄河以南败逃。
秦国惨败后大为惶恐,更加认识到了信陵君在战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秦国派人离间魏王,假称信陵君有取代魏王之心。魏王果然又开始怀疑信陵君,收回了他上将军的印玺,信陵君心灰意冷,称病不再上朝,后因饮酒无度患病而亡。(一说是被魏王鸩杀)
魏国公子 信陵君
二、平原君赵胜——从谏如流得到善终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贵族,也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夫。他做过两代赵王的宰相,三次被罢又三次复职。
秦国起初攻打韩国,韩国上党郡守想要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国内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同意了上党郡守的提议。但这一行为可惹恼了秦国,最终爆发了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战败后,秦军一路进攻至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带领门客前往楚国,成功劝服楚王立下合纵盟约,并在门客的劝谏下将自己家中的姬妾仆从编成军队,与援军一起击退秦军。
平原君虽然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但缺少大局观念,贸然接收韩国的上党郡招致秦国反动长平之战,在这期间,秦国离间赵国君臣,赵王以年轻的将领赵括替换老将廉颇,而这一系列变动,平原君身为国相并未有所动作,可见其不足之处。平原君去世后,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爵位,也算是得到了善终。
大秦赋 平原君
三、春申君黄歇——贪心不足招致祸端
春申君黄歇是楚国人,也是战国四公子里唯一一位非王室贵族。
黄歇学识渊博,擅于辩论,曾上书秦昭王成功阻止了秦国出兵攻楚,并促成秦楚结盟。
黄歇与楚太子一同在秦国做人质,楚王生病后,黄歇找到秦国国相应侯,以施恩于楚国未来国君为诱饵劝服秦王放太子归楚,秦王犹豫之时,黄歇又说服太子,设计让其偷偷回到楚国,太子回国后继承了王位,就是楚考烈王。
春申君
楚考烈王因此对黄歇大为感激,立其为国相,划给他大片封邑。春申君担任国相期间,带兵解救邯郸之围,并向北灭鲁国,任用荀子,楚国逐渐强大。春申君担任宰相的第22年,由楚国担任盟主的六国联军攻秦遭到溃败,楚王迁怒于主掌兵权的春申君,逐渐疏远他。
由于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忧心此事,遍寻可作妃嫔的女子以延续皇嗣,但却迟迟没有结果。赵国人李园有个妹妹,他便打起了这一主意,想将妹妹送入王宫,得知楚王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生育,转而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后来他的妹妹怀孕了,这时李园又向春申君献计,让他把妹妹献给楚王。等李园妹妹生下儿子,下一任楚王就是春申君的儿子,这样他就可以得到长久的富贵。
春申君真把李园的妹妹献给楚王,李园的妹妹也争气,果真生下儿子,这唯一的儿子理所当然成为了楚国的继承人,李园也因此得到楚王的宠信,参与朝政,并暗中运动,打算杀春申君灭口。春申君的门客向他进言让他提防李园,他却不以为意。不久,楚王去世,李园入宫设下埋伏,刺杀了春申君。
春申君
四、孟尝君田文——生来卑微终成家主
孟尝君田文,他的父亲田婴是齐国宗室,田婴在齐威王时就参与朝政,居齐国相国之职10余年。
田婴儿子众多,有40多个,田文是妾生子,且是五月初五出生的,田婴觉得不吉利,嘱咐他的母亲不要养活他。但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大,田婴知道后大怒。田文问他为何这么厌恶自己,田婴回答他:生于五月的孩子,长大后会和门户一样高,对父母不利。田文反问:“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就是说人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还是门户决定的?田婴答不上来。田文说:如果由天决定,您担忧什么呢?如果由门户决定,把门户修高就好了。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
此后,田文逐渐得到田婴的器重,田婴开始让他参加一些重要的家庭事务,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田婴去世后,由田文继承了他的爵位,被称为孟尝君。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待人谦让有礼,许多人都归附他。公元前299年,孟尝君出使秦国,秦王忌惮他的贤能扣押了他,孟尝君的两个门客通过盗皮裘、学鸡叫使他脱险,这也是成语“鸡鸣狗盗”的由来。
孟尝君声名煊赫,招致齐湣王的猜忌,齐湣王打算除掉他,孟尝君逃到了魏国。在魏国,他因才华得到重用,执掌了魏国的相印。其后在他的推动之下,魏国联合秦、赵打败了齐国,齐湣王逃走病死。齐襄王即位后,因畏惧孟尝君的能力,齐国与魏国和好。
田文出生时被父亲厌弃,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既得益于当时礼贤的社会氛围,也与他的才智和谋略分不开。
文史君说
战国四公子,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他们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成名于乱世。正是那个百家争鸣、选贤举能的时代给了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绝不只是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经典,也不是我们脑海里浊世佳公子的幻像,而是在那个纷争年代为了家族、王国利益而努力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可以是英雄,一人出而救一国,一人在而摄万军;他们也可以是普通人,因为被猜忌而郁郁寡欢,看到利益会心向往之;他们身上甚至会有人性的弱点,贪图富贵,未见大局。但不能回避的是,他们确实是战国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
赵晋:《战国四公子研究》,黑龙江大学2016硕士论文。
石晓博、杨美玺:《战国四公子风范及其性格探微》,《唐都学刊》2014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