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论语丨沈铖老师:君子四修 精勤不已(上)
诸位好!今天继续跟大家一起研讨、分享《论语》。我们曾经讲到“弘道”,讲到“不器”,说到了得道之人乃能称之为君子。在儒家,君子是成德之称,所以讲到“不器”时,实际上是说,君子在跟人相处时是把人当作人的,不把人当作工具,不会有用而近,无用而疏。
在儒家,君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成道、成德之称。儒家不太讲得道,而是讲成德,成就自我的德养、德性、德行。一个成德的君子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只能简明扼要地描述一下,这个描述不是说这就是君子的标准,而是通过这样的描述去感受君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面对他人时,总是把人当做人。说明他时时刻刻以仁存心,能够关注到当下,不会只停留在自我,而能够通达到他人,这就是之前说的“人能弘道,而非弘人”。一个人为什么会“弘人”呢?因为他不离自我,怀一团自私之气,时刻只想到自己,通过自己去看他人该如何与自己配合,这就把人当成了工具;“以仁为人”就是要以尊重他人为人,这是君子。
所以“君子不器”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大原则:把人当人,把自己当人。不要把别人当神人、当超人;也不要把别人当坏人,当先天有缺陷的人。只是每个人都在情境、处境当中,如此才有忠恕之道实现的可能性。那么既然提出了这样一个大的原则,值得我们反复去深入思考,君子的一切行为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不要把别人不当人。那么具体到君子该如何细腻地修身,《论语》当中给出了很多更具体的解答。
今天我就选择其中一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这一句来自“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为什么要拈出这一章呢?因为在“学而篇”这一章的前面一章讲的是“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之后,下一章谈的就是君子,当一个人足以称得上“有学”之后,儒家就会谈君子境界。也就是说,当你学有所成的时候就是君子。延展到今天我们要谈的这一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一章里也有很多有争议的地方,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把这一章疏解、贯通一下。
首先看第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解释这一句的时候会有一个最基础的疑问,君子很威风吗?我们对于君子的理解,如谦谦君子也好,彬彬君子也好,都给人一种温柔、和乐、谦善的印象,为什么会突然说到“君子不重则不威”呢?我们印象当中的君子是和气、和乐的,为什么是“威”呢?其实这句话就已经阐明了这个道理,“不重则不威”也就是说君子原本是和乐的,不是为了显威。
“不重则不威”是一句劝解,是说一个人要懂得收敛。“威”从哪儿来呢?这个威不是普通的威风,而是一种笃定,正是这种笃定会给人一种压迫力。为什么君子会有这种威呢?君子之威,相信大家在日常当中都见过那种做事情非常认真、专注且执着的人。这种人开口说话也好,跟他处事、共事也好,无形当中能感觉到他对一件事情的笃定感,这种笃定感会带给我们一种压迫的力量。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我们说不过、拗不过,很权威。权威的“威”也是同一个威。这样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里有一定的成就,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成学的地方,所以会形成一份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一种较真感,这种较真让人敬畏,给人一种压迫感,这就是威。
孔子在这里说到:“君子不重则不威”,其实是说什么呢?就是当我们在上一章成就了“吾必谓之学矣”,一个人深入一件事情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笃定的力量,这种笃定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事情已经了解得非常透彻了,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不容旁边不懂的人干预。
因为我们对这个事情能够很好地掌握,很自然地会有一种权威,有了一切要听我来安排,我来做主的感觉。比如说家里有一个人掌握厨房十几年,二十几年,他会不容许别人插手,言谈之间也会有“威”产生。做爷爷奶奶的也好,做爸爸妈妈的也好,长时间负责任地深入一件事情也会自然而然养出这种威势。
但是孔子在这里做了一句劝解,“不重则不威”意思是:事情不重就不要过分较真。太较真的人,不是他真的要较真,而是如果不这么较真,他自身的力量发挥不出来,那些太过于深入的人,太过笃定的人往往要进入这个状态才能使上全力,否则就不知道如何做事情。所以在这里,夫子是在指出初学君子的一种修养。
首先是要让我们初学君子的人从这种较真得力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不要每一件事情都较真,能够分出轻重缓急,人才能够威用自如。就好像某些家长对孩子不要事事苛求,好像一定要板起面孔才能够教育好孩子一样,好像要进入某种状态,否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君子是轻灵自在的,不会隔绝旁人,不会不按照具体情况来分析问题。该担当的担当,该负责的负责,该轻松时就轻松,不要天天板起一副脸,不要时时刻刻都是一副嘴脸,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必要的时刻才需要进入这种较真的状态,进入到显露自己的威严、威风、权威的这种状态。
所以一个人“不重则不威”,有了轻重缓急就有了威用自如,人就不会始终是一个状态。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固执、刻板、严肃的人,有些时候往往是进入了这种较真,然后得到力量,即较真得力的这种状态。
其实我们自己也有一些经验,比如平常很懒散,只有到重大事情到来的时候才不得不悚然地把自己的心给竖起来,以能够全神贯注。君子恰恰养成了一份自律,学成之后的自律,他很自觉地对待每件事情都很慎重,都很认真,所以导致他容易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较真,这样旁边人有时就会哭笑不得,认为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这里我们不是倡导做事情不认真,而是说君子应该能够分出轻重缓急,能够放松,不要用要求自己的方式去要求他人。
“君子不重则不威”,对于初学君子的人来说非常重要,也非常难。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较真,什么时候该认真,什么时候该放一放。用我刚才举的一个教育子女的例子来说,我们遇到子女教育问题时就会非常严肃,非常容易起急,容易强调和讲究身为父母的权威,否则好像自己就无法实施教育了,没有办法跟孩子好好谈一谈、聊一聊、玩一玩,疏通情绪,沟通意志,慢慢达成和解,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所以“君子不重则不威”。
反过来说,孩子今天出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那就要好好地、认真地去聊一聊、谈一谈了,也可以严肃一点,但是也不用板着一副脸。所以威用自如是一份境界,意思就是说君子首先要学会的是看到自己的状况,要学会先放过自己,才能够走轻灵的路子,能够变得轻灵自在,能够该重的重,该轻的轻,“君子不重则不威”应该这么解释。
我们来看下面一句:“学则不固”。先来看这个“固”字,就是固执。就像我刚才说君子的“威”跟普通人的那种耍威风是不一样的,君子的威来自于君子的笃定、负责、专业和认真,以及对一件事情的把握力。那么君子的固执和普通人的固执很明显也是不一样的。普通人固执是没道理的,无缘无故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固执、起急,情绪上的顽固,思想上的不开化,是认识上不够提升造成的固执。
君子的“固”是孟子说的“择善固执”,是对于自己的逻辑、认知完满的一种坚持。因为君子是必学、成学之人,君子有自己见识的完整度,有高明的见识和见解,所以君子是成就了自己意见的人。自己已经成就了一番见识,完善了自己自洽的逻辑,自我圆融无碍。这个时候君子的“固”不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普通人的固执,不是那种无知识、无见解、无智慧的固执,而是自有定见。
这样难道不好吗?为什么夫子还要说“学则不固”?是因为君子可以走通一条路,但君子之路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得通。就好像一件事情君子可以做得成,普通人不一定做得成。然后君子马上就会说:这件事情你应该这么做,应该更付出、更努力、更有智慧。但那个人就傻眼了,你说的这些我做不到怎么办呢?我又不是你。君子总不能说,你多付出点努力就可以了。因为人的资质、品性、条件都不太一样。所以虽然说君子走通了路,君子做得成的事情,君子的意见是对的,但是对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都可行的,这就是君子不固执的地方。
虽然君子走通了自己的道路,成就了自己的意见,有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不以己夺人,他不认为我行得通的,你也一定行得通。所谓绝对正确的并不存在,只有适合于人的才会存在。好像学习一样,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应该由自己悟出来。因为学是自己学,你用他人的方法很难成功,因为他人的方法适合于他人,这就是道术和方术的区别。道是人所共有的,方术、方法则适合于个体。
在这个过程当中,夫子提出“学则不固”,意味着君子仍然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虽然君子已经到达了自己成就的境界,但是上山的路不止一条,君子还要旁观博览,还要面对无尽的众生,看到不同的路,这才能够融通为一,不会固执。否则君子坚持的道路就是正确的,也不是人人都能走的道路。
当我们想起夫子的时候,就会想到夫子因材施教,所以夫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人人皆可成就,这一点就非常伟大。弟子们走过的路皆是他们自己的路,不是夫子的路,这也是每一个弟子能够成就的原因。夫子不是给了一条绝对的路,而是能够给出一条道,让人人悟道,人人反归于己、反求诸己。只有反求于己,才能够悟出自己的道路,才能够成就。
否则这么多往圣先贤,他们只要把路铺出来,我们跟着走不就好了吗?不是的,就算把路铺好了,你还得自己走、自悟、自修、自觉、自发、自我修身,这点是非常核心的。所以一个君子有所领悟,有了学问、成学,成就自身的境界之后,还要不断地去扩充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向外界去学,不断地去明白外在的世界,如此才不会偏于固陋。
佛学里有小乘跟大乘的区别,小大之别。其实从夫子这个角度来说,“学则不固”也包含这一层意思。只有君子不“固”,才能够容人、让人,既有自己内在的坚定,也能知容让,这是君子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