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山人:渝北有个礼朝屋基
渝北有个礼朝屋基
听闻渝北区兴隆镇有个“牛皇村”,牛皇村中有个古迹喚做“礼朝屋基”。
见过不少用帝王名号为地名的大城小镇,如秦皇岛、汉皇村、燕王集;也听说过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百家诸姓氏为名讳而存留下来的老旧屋基。却实在未曾听说过以'牛'姓皇帝为其地名,以“礼朝”为其姓氏而存留下来的老旧屋基。于是便生发出了一探究竟的冲动,也就有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驾车出碚城,上绕城,经复兴,入兴隆,再沿一段路道较窄,可路面倒颇平顺的崎岖山道缓行约十余分钟便到了牛皇村的礼朝屋基。
(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礼朝屋基)
友人们四处攝影,我独自去寻那能够打火做饭的去处。正寻间,一微胖村妇招呼说她家的小院可供中餐,遂与之往。
小院的院主姓倪,瘦高个子、肤微黑、颇精壮,一九五八年生人,有兄弟五人,行三。倪院主少时曾跟人学得些釆石、刻石的活计,三十多年前,因要娶妻生子自立门户,父母便以家中一块自留地置换得一段寸草不生之石梁地供他建房造屋。凭着他夫妻那勤劳的双手和两个不怕吃苦的肩头,硬是在那段石梁之上凿石取材,开采出几百条连二石,砌成数米高的石墙基,然后在上面架栋、搭梁、铺角、盖瓦,寒来暑住,艰苦倍尝,终有了这个冬暖夏凉一楼一?的小小院落。
如今 ,勤劳的院主于小院落成之时亲手植于前庭右侧的一株高不盈尺余的椿芽树苗,也已然身高数丈、树干挺拔、枝繁叶荗、尽展风华。友人们看后都说如此高大、挺拔的椿芽树还真不多见。
(院主老倪三十年前植于院前的那棵椿芽树苗)
前些年,乘国家新农村建设之东风,倪家与同村二十二栋农户皆自筹一万元,其余部由政府出钱补贴后又将自家农舍改建成了以“礼″文化为内核,集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川东民俗小院,广迎四方游客。
(院主的女儿、女婿正忙着在为客人备餐)
我们的午餐是四菜一汤。农家老咸菜炒回锅肉、黑木耳炒肉丝、青椒炒嫩包谷、炝炒藤藤菜、丝瓜豆腐汤。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小院家的手艺不错,食材又大多是现釆摘、现下锅的鲜品,众人颇喜欢。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置身大自然之怀抱,赏田园美景、品农舍佳肴的感觉真的好好。
为探究牛姓皇帝爷和礼朝姓一族与该村是否真有交集,午餐之后我也从一些当地人的口中断断续续地打探出了一段关于“礼基屋基”和“牛皇村”的传奇故事,算是如愿以偿,随了心愿。
据说大明初年,有一东来的云游僧曾来至此地。逢雨,正无奈间,有牧童过路,取下头上所戴竹笠要赠与老僧遮雨。老僧推却不受,牧童恭敬曰:“客前礼为先,祖训不可违。”遂赠笠而去。老僧行至村前一独木桥处,迎面来了一位以筐担一双女儿将要过桥的农夫。农夫见状,旋即退至桥侧,礼让老僧先行过桥。老僧谢之,农夫笑答:“守礼相让,家训久长”。老僧入村,复见一老妇正于房舍间恭敬地照料着一位白发苍苍老祖的饮食、起居。老祖告诉老僧:村中之人家大都姓李,赠笠的牧童是老祖的重孙,让道的农夫是老祖的孙儿,家中侍奉老祖饮食、起居的妇人乃是老祖之儿媳。老僧闻言感叹良久,乃赋诗一首赠之。其诗曰:礼家有李氏,姓李更知礼,面君不识君,守礼贤布衣。
云游僧见此地山多、林密、路曲、径险、交通避塞且民风淳朴、守礼、向善,于是就于近旁的一个小庙住了下来。村民与老僧交往甚谐,然又总觉老僧于举手投足之间常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恢宏气度。
一日,老僧正在庙前银杏树下与几位老者闲坐,突然滿树银杏子骤坠于老僧之身。老僧仓促而起,与众老者揖别而去。
俄倾,一队官兵骤至,厉声喝问:“伪僧朱允炆何在?”众人方晓得那老僧竟是在那南京城里被叔父明成祖朱棣抢了帝位后亡命四方的大明天子建文帝朱允炆。从此,当地人取'朝觐'之意把朱允炆流落的村子取名“礼朝屋基”,将村夫担女礼让老僧之桥命名为“双凤桥',那建文帝隐居过的小庙被定名为“牛(留)皇庙”。
原来此'留皇'并非彼“牛皇”。“留皇”变“牛皇”乃是因为天长日久,乡人囗口相传之误。那“礼朝屋基”也并非是什么“礼朝氏”之老旧屋基,而应是“以礼朝圣君者”留下的一方李姓老屋之基也。
“倪家小院”的院主老倪说:'那牛(留)皇庙的旧址就是江四中(江北县第四中学)。他少时曾在那里上过学,且亲眼见过那株银杏老树。
(正在忙里忙外的院主老倪)
其实,关于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后的去向在史学界至今仍是个众说纷纭的未解之迷。对建文帝的最终归宿说法主要有三。其一“城破身亡说”。此说法的依据是《明史》和《明太宗实录》中的一些记载。其二“国内藏匿说”。执这种观点的史学家颇多,他们认为建文帝于城破之日并未死于大火中,而是逃出城后便削发为僧或沿西南去了川、黔、滇;或沿东南去了江、浙、两湖、两广、福建。近年来,南京大学历史系潘群等教授还言之凿凿地考证出逃至福建的建文帝死后就葬在了福建宁德市上金贝村中之古墓群中。其三“海外流亡说”。此派学者中最为有名的便是翦伯赞先生。他们认为建文帝于南京城破后并非始终匿藏于国内,而是沿海路出逃去了海外。他们的依据之一便是《明史》中记载说:明成祖派大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明里是为了炫耀国力、沟通西洋诸国;其实暗地里就是为了追杀流亡海外的建文帝。他们认为倘若建文帝果真死于了南京的大火之中,那么朱棣又何须派人“七下西洋'而追寻之。虽三大说法皆颇有道理,然却又都有些许考据不足之虞,故争论至今,仍无定论。所以,在巴渝大地上诸多以建文帝为主角的兴龙,藏龙,隐龙,龙隐,礼朝等等听来栩栩如生的精彩故事也只能算是“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的民间传奇而已。
(大明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不过,虽说这只是些传奇故事而并非信史;然而有道是“观今亦鉴古,无古不成今。”当人们于游山玩水之时,饭后茶余之际,能静下心来听听这些从建文帝生死之谜中演绎出来的一段段以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为主旨教诲人们如何待人接物,做人做事的教化故事,也还是颇有些裨益的。
长龙山人庚子之年仲夏夜于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