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杜甫《秋兴八首》(1)
七律·步韵杜甫《秋兴八首》(1)
文|01一线
秋兴,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唐代诗人杜甫入蜀后,诗歌仍然是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诗人在这个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他的《秋兴八首》就是例证。《秋兴八首》,情景相融,和谐统一,是该组诗的最突出特点。
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杜甫《秋兴八首》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这组《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最近,《井冈青峰公众号》文友群发起杜甫《秋兴八首赏析》和步韵写诗活动,之前的诗友萧保山诗家步韵了杜甫《秋兴八首》,并发在了群里欣赏。南来雁老师为了帮助大家唱和,搜集并略加整理了杜甫秋兴八首原文及注释、赏析供大家参考。井冈青峰公众号主人秦峰先生应萧老师发出的和诗倡议,随意选了该诗之三习作步和。他说,步韵古诗一般应按平水韵唱和,但在核对韵脚时,发现它与新韵又吻合,既然如此,也可按新韵改动数字步和。这样,两种诗体也可作个比较。此后又想,虽然步韵要求甚严,但唱和可多种形式,依韵换个“非律新体”也可尝试,只是不要标“步韵”两字即可。由于不受平仄限制,意境更易发挥,甚至比步韵唱和更具韵味。是否这样,大家可比较。在秦峰的支持鼓励下,我也尝试练习一下。今晚先步韵杜甫《秋兴》的(一)(二)(三),继而伺机再续上。敬请大家点评!
赣水青山坐晚林,秋来霜染气更森。
江风细暖波红韵,暮色苍茫暗紫阴。
天地两层曾别泪,孤云一片故知心。
时光日夜催刀尺,寒曲无声霹雳砧。
(二)
城市高楼月影斜,灯红酒绿兆繁华。
浮光映照无边树,江水浪滔几处槎。
夜半笙歌欢旅枕,日初霞韵胜凝笳。
沉年美焕秋方兴,别后庭前检梦花。
(三)
红门吉泰又朝晖,日照霜山映翠微。
惜别光阴如眨眼,合欢劳燕岂分飞。
人生难得真情在,事业成堆负水违。
往顾少年金不换,夕阳西下自谦肥。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设备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20年担任《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及其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