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帮我,给我打钱。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12分钟
不是求助,无需建议
文/晏凌羊
前段时间,我讲到了孩子学习不够自觉,拿起ipad就玩游戏,网课上到一半还在找教材……对这种状况,我感到有点焦虑。
突然,我收到一个网友的建议:你与其抱怨小朋友没有忧患意识不知上进不如自己多赚点钱吧,小朋友没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义务。
我:???!!!这是“鸡娃不如自鸡”理论看多了吧?家长只要对小朋友有点作为人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要求小孩子有忧患意识,跟“自己多赚点钱”这两件事是冲突的吗?非此即彼?
我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做“人上人”,而是成为一个能对自我负责的“社会人”啊。
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真是这样的:你拿“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他们却认为“ta还只是个孩子”。
问题是:孩子不是“人”么?他们也是人啊,只不过是比我们年纪小一点的“人”。
参加培训的时候,作为学员,你是不是应该尊重讲师的劳动和智力成果?
在工作之前,把相关的工作资料准备好,是不是作为职场人的最基本的自觉?
可以将玩游戏视为休闲方式,但凡事不能过度、不能上瘾,这是不是成年人应该做的?
珍惜时间、珍惜所有到手之物,是不是作为“人”应该有的涵养和自觉?
参加工作,就要对工作负责,不要成为职场中那种“戳下动下”的劣质员工,这是不是职场人要跨过去的基本门槛?
不管身处哪种状态,都应该像植物一样,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是不是作为“人”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这些事情放到小孩身上,就变成小孩没能力也没义务了呢?
的确,过去有无数家长把孩子视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以至于有些人只要看到家长对孩子有点要求,就认为这种家长一定也属于这一类。
但我想说的是,那些拖累他人甚至祸害社会的熊孩子(熊大人)的家长,可能也是跟你一样想的。
很抱歉,我不是这样的家长。
我要求逗号在上课之前,把相关的教材和文具准备好。在老师讲课时,认真听。别人刚刚打扫过的房间,不要乱丢垃圾。她可以将玩游戏视为休闲方式,但凡事不能过度、不能上瘾。她要珍惜时间,珍惜所有到手之物。
还有,既然开始学习,就要自觉、自律,对学业和自我负责,不要做那种“戳下动下”的懒学生。
不管是当小孩子还是当大人,都要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要有对抗风险、养活自己的能力,因为我可能会死,钱也可能会花光。
古代很多大户人家都有家训,这些家训大多是用来规训子孙后代的。家训里面,全是对孩子们的要求。
他们是自己赚不来钱,才要求子孙上进的么?
可据我所知,他们大多很有钱、很能赚,但依然要求子孙努力上进,而不是鼓励他们享乐人生。
努力上进,不应该是作为“人”的基本要求么?古往今来,有几个享乐主义者是真正感到幸福的?真正的幸福,从来都是从奋斗中得来,从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中得来。
怎么到了这年头,父母对孩子有这种要求,就是父母把自己的赚钱责任和义务转嫁给孩子了呢?
诸葛亮给自己八岁的孩子写过一封《诫子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在文末,他写下了千古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觉得这句话基本是成立的,不信你去观察一下身边的人。
很多人看了几篇“鸡娃不如自鸡”的网文,就把这种理论泛化到各个领域,可我觉得,真正需要反省的是他们。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某家长群里一个家长,每天都跟别的家长说:“哎呀,现在的小孩压力可大了,玩的时间都没有。家长们都那么紧张干啥呢?小孩小的时候就应该玩够、玩饱啊。有些小孩被逼太急了,心理压力很大,都跳楼了。我们家也不爱学,天天玩。”
说完这话,她就把自家孩子关起来天天练英语口语,孩子英语口语水平全年级第一。
上面这位网友,还这样建议我:你这就是“丧偶式育儿”,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你是不是应该寻求一些专业帮助或者找个配偶合作?
说真的,我真的很怕跟那种在网上看点育儿理论、认识了几个网络育儿热词,就跑来指点我的人交流。
他们总是用主张替代论据,用想象替代事实,永远活在自己的逻辑里,永远不肯睁眼看世界、看他人。他们看得懂你说的每一个字,却理解不了你说的意思。
看到你要求孩子上进,他们立马联想到“鸡娃不如自鸡”的理论,接着评判你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人。
看到你的孩子表现不够好,而你刚好是个单亲妈妈,他们瞬间能想到“丧偶式育儿”这一网络热词……
这话说得好像国外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似的,说得好像那些父母双双参与育儿的家庭里的孩子就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似的。
接着还动不动就谈到“我国如何如何”,甚至建议你“去找个机构和配偶协助”。
啊,真抱歉,这只是“我的孩子”的问题,上升不到“我国”。
至于找机构求助(当韭菜),你爱去就去吧,别建议我去。我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资源问题。
确切说,是时间不够,不是方法不够。
还找个配偶协助育儿?哈哈哈哈,我头一次看到这么可笑的支招。
相当于你抱怨今晚吃的泡面少了根香肠,ta建议你赶紧去养头猪。
他们的思维,貌似非常“二极管”,好像根本理解不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而育儿是一项没完没了的打地鼠游戏,根本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冒出来。生命不息,你打地鼠不止。
最烦人的,是那种老想指点别人迷津的“爹味”。
你吐槽个什么问题,他们立马站出来给你人生建议,而这种建议,往往一文不值,甚至连参考价值都没有。
一些网友看别人文字的心理动态是:对方怎么可能只是想单纯表达一种感受、看法的呢?Ta一定是想从我这里学到什么大道理,想得到我给出的得到价值千金的建议……我现在过得怎样不重要,但Ta一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行,我一定要出言解救Ta。
于是,几乎每篇吐槽文字后面,我都得加一句:“不是求助,无需建议。真想帮我,给我打钱。”
恕我直言,我觉得人家没向你求助的时候,你瞎给人提意见,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瞎提建议的时候,不对他人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张嘴就来不说,还以”不就行了”的口吻说话的人,更是粗鲁无礼。
我还听过这样的建议:
“让你老婆给你做饭,你不就没那么忙了?”
“跟你妈分开住,这事儿不就解决了?”
“这个问题,找你的老板解决不就结了?”
啊,实在忍不住要给我提意见也可以,但请先搞清楚我的性别、身份、现实情况可以吗?
至于以下这种建议,我更是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让你爸去上个老年大学啊………
让你妈别囤积没用的东西啦……
让你家娃儿好好学习啊………
让你前夫积极参与到育儿工作中来………
让你老板多给你发点工资、少给你派些活………
让你认识你的人不要在背后说你坏话啊………
所有这样的建议,都跟“让马云给你一个亿”一样,毫无价值。
“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几乎无法改造他人”,这应该成为一个全民知晓的常识。
我也发现了,很多人爱给别人提建议,并不是真心为人家好,只是为了pua别人,展露自己某方面的优越感。
而越是热衷于给别人提建议的人,其提出的建议越是一文不值,他们自己的人生往往一团糟。
比如我同事今天跟我讲起她家族群里一个阿姨,隔三差五就在群里给她提意见:“你还有没有生儿子啊,要赶紧生二胎啊,不然你老公嘴上不说,但背地里会嫌弃你的。”
你们思索下,这种建议价值几钱?
如果你怼回去,他们接下来还有一个杀手锏:你怎么这么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言下之意:你要听我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觉得:在别人没有明确求助的前提下,我们瞎给他人提建议,实际上是权力欲太强但本事太小的表现。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指点他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好几个:
第一、平时没机会刷存在感,看别人有倒霉事情发生,立马找到了优越感,感觉刷一波存在感。
第二、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也觉察不到别人的真实需求。
这类人往往不懂心理学,不知道别人没求你指点时,你上赶着给人提一些无价值的建议,只会引人反感。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经历只是自己的,没没法拿来指点他人,因为人和人不同、情况和情况不同。
第三、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很表皮的层面。
比如我说,我小孩成绩不好,他们给出建议“把你创业的时间拿来陪小孩啊”,言下之意:你眼下所有的精力都只应该拿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花足够多的时间,你小孩成绩一定会很好。
他们似乎不知道,一个事情产生一个果,是由很多个因素造成的,你解决了某个因,并不一定能得到那个果。
求助和吐槽的口吻是不同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比吐槽者聪明,想不出你能想出来的办法。
我还是那句话:不要因为帮助别人耕田而荒废了自己的地。
好好过自己的,不瞎指点别人,也别听别人瞎指点。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可以冒昧问一下,你都怎么解决性需求呢?”
“可以冒昧问一下,你创业的公司名称叫什么?”
“可以冒昧地问下,你的新房子买在广州哪个小区吗?”
“可以冒昧地问下,你的年收入有多少吗?”
“可以冒昧地问下,你小孩就读的是哪个学校吗?”
“可以冒昧地问下,你前夫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吗?”
既然知道是冒昧,为啥还有问啊?
知道了我这些信息,你是能多减几斤肥,还是口袋里多几个钱?
都把好奇心放在有点意义的事情上吧。
ps: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