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通行本《礼记·礼运篇》经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通行本的通行译文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通行本的通行译文
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不去指责把大同社会译为理想社会,把大道既隐的大道译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的十分不当,就分析后段经文的译文:
“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这里是明确贬斥今世袭制、礼制是产生诡计和发动战争的根源,而“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而且没有哪个不是谨慎奉行世袭制的)这种褒贬的自相矛盾如此明朗,您会怎么看呢?
公刘版经文: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以著其义,示民有常,以考其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故外户而不闭。
著有过,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讲信修睦,刑仁讲让,选贤与能,男有分,女有归,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天下为家,今大道既隐也。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贤勇知。货力为己,以功为己,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这种变更的版本,肯定很多人有意见,说祖宗之法不可变:
1,这可法自老祖宗“戴圣”的版本经文,法自“戴圣”的《礼记.礼运篇》,已经流传通行了两千年了!
2,这种通行的版本是如此众多学者、教授、导师都认可的才通行的!
但是:
这是一个创新的新时代!
创新必须给出创新的充足理由:
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秩序更换才构成标准化的严格的判断句句型,才能明确表达大道的准确内涵,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根据上下段文字的连贯性,应在句末加上“也”字,这才是标准化的严格的判断句句型。
二,“……,是故……。……故……”这是严格的推理判断句的句型,在经文中出现应该有严谨的推理性,因此:
1,“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以著其义,示民有常,以考其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因此推出“故外户而不闭”。
2,“著有过,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讲信修睦,刑仁讲让,男有分,女有归,选贤与能”,因此推出“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3,“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贤勇知。货力为己,以功为己,城郭沟池以为固”,因此推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三,“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此句文字,必需去掉。公刘故意不叫它经文,而只能叫它文字,因为它是孔家店的人加上的。写这段经文的大家,旨在弘扬大同而贬斥小康,不可能把推行小康社会六个始作俑者——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称为六君子。
也从这里可以断定,这段经文决不是儒家的经文。大同社会思想根本不是儒家思想,儒家推崇的正是这里贬斥的小康礼义。
公刘曰:“不然者,自相矛盾也”
四,祖宗之法不可变,这是当然。但是我们老祖宗到底是谁?儒家的孔子,孔子门下的戴圣?还是炎黄,黄老道家的老子,谁更具有权威?
作为明智者,不能认定:记载在《礼记》上的经文就认定是儒家思想,这种明朗的自相矛盾的思想当然不是儒家思想!这种伟大的思想该归于哪个老祖宗之法呢?
且看
公刘版对照注解译文:
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天下所有的事业财物都是社会公共所有,这是大道盛行的氏族公社时代推行的所有制制度。
以著其义,示民有常,以考其信。
义: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带装饰的锯齿状长柄兵器,这种兵器是用在各种仪典上的礼器,后用于比喻礼仪、威仪,并引申指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
用著作经典的形式写明根本的伦理原则,明确指示民众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日常规范,并对照这些细节来考量一个人对大道的信仰。
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故外户而不闭。
对于公共财物,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无人看管的行为,而更没有必要自己私藏,对于公共事业,人们都憎恨它不是自己亲身亲力干成的,而更没有必要为自己谋取私利。所以那时户外大门都不用关上。
著有过,如有不由此者,众以为殃,在埶者去。
有,发生,呈现。
埶拼音yì,shì,艺的本字。“埶”始见于商代 ,其古字形像一个人双手持草木,表示种植。“艺(繁体)”是在“埶”的基础上繁化而成的。种植草木是一门技术,所以,“艺”又引申为“才能、技能”等义。同时,所谓的有“技能”从根本上说就是掌握了做某事的尺度或标准。这里的“在埶者”指正在从事著书立说的艺术家。
著书立说的人必须有过失引导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假如呈现出不遵循“著有过”的思想行为,在人民群众具有“著有过”遭报应殃及自身的责任意识的谴责下,正在从事著书立说的艺术家创作具有有过失引导的社会嫌疑的作品就能被放弃。
讲信修睦,刑仁讲让。
刑仁:而不是行仁,这是老子哲学的绝仁弃智的思想指导下的思想认识。刑罚小家仁爱。
让:推举。(如,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
讲求诚实笃信的时代风尚,修成恭敬和睦的社会氛围,刑罚小家仁爱思想认识,讲究严格的推举谦让制度。
选贤与能,选举那些品德高尚而又能干的人担任领导,充当榜样。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分工劳作的良好习惯,女人有事业归属的强烈情感。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那时奸邪的阴谋不会兴起,偷盗窃取作乱伤害的事情不会发生。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大:1,广大人民群众,2,大,大致,大同小异,3,大气。同,(生活方式)相同,没有阶级差别.
使得老年人都能终其天年,中年人都能为社会效力,年幼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所以那时的人们不用亲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用亲自抚育自己的子女,这种没有阶级差别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的大气的社会主义社会叫做大同社会。
这样一改,翻译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正确地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古大智慧!
一,只有把“公”字译为“公共所有",才合乎逻辑,只有采取公共所有制,才能实现大同社会,只有实行公共所有制,才能保障大同社会的实现!
因为当时实行公共所有制,所以”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才能出现”外户而不闭的”可能。
只有把公有制确立为永远不变的制度,才会出现外户而不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长久美好社会景象。
二,著书立说的人必须有过失引导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人民群众具有“著有过”遭报应殃及自身的责任意识,具有有过失引导的社会嫌疑的作品被放弃,把民主的选举的贤与能作为榜样,在榜样的力量作用下,才能形成讲求诚实笃信的时代风尚,修成恭敬和睦的社会氛围,……男子有分工劳作的良好习惯,女子有事业归属的强烈情感,才能达到奸邪的阴谋不会兴起,偷盗窃取作乱伤害的事情不会发生。
三,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成为社会保障制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社会承担养老和培养后代的责任,使人人感恩社会。
“大同社会"。大,广大,包括众多的生活方式、良好习惯等。同,相同,没有差别,没有阶级,才能称得上”大同”的大同社会。
因此公刘坚定地认为:这不是某个哲学家的幻想的理想社会,而是伟大的哲学家老子记录下的上古氏族公社的真实!
作者接下来又作了时弊的针砭,一针见血:
天下为家,今大道既隐也。
天下所有的事业财物都为私家个人所有,是今天大道已经被统治者蒙蔽隐藏不让人知道而推行的所有制制度。
大人世及以为礼,
占用公共资源来满足个人享受的爵位世袭代代相传成为最基本礼法制度,
礼义以为纪,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贤勇知,
把家天下的礼义制度作为根本法度,根据这个根本法度设计基本生活方式制度,根据这个根本法度来确立封地和府邸的等级,根椐这个根本法度来治理君臣之间等级关系,根椐这个根本法度来笃固父子之间小家私情而脱离社会,根椐这个根本法度来和睦兄弟间的亲密私情而脱离社会,根椐这个根本法度来柔和夫妻间的私情而脱离社会,根椐这个根本法度来崇尚勇猛和智慧的社会意识。
货力为己。以功为己,城郭沟池以为固,
拼尽全力勇猛地为自己攫取财富,用尽智慧为自己谋取功名,并修筑城郭沟池用来巩固这些小家子气的财富与功名,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所以社会上谋取财富的诡计如此这般地兴起,而且各种非正义的战争也由此开始。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小,1,小家子气,2,为少数人服务
各个家族只是孝敬自己家族的长辈,各个家族只是培育各自的后代,完全脱离对社会的依赖,这种只关注小家安康的家天下的具有严格的阶级区别的小家子气为少数人服务的私有制社会叫做小康社会。
对于大道一一公有制的探索,打引号“正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谨于礼制世袭的“六君子”当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往后的皇(白吃的王——皇)帝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甚至今天把小康当成时代追求。
祖宗之法其实不然,只是权威暂时没有认可。譬如这里面的“公"字,自古以来,没有人会认为可译为“公共所有制”,甚至有的人还会出脏话骂人的。
公刘期待您明智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