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价值

王阳明,'古今第一完人',用他的一生提醒我们,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与其他人无关。

正如他们所说,改变别人是疯狂的,但改变自己就是成为神。

改变自己,无非是修身、养性,践行。

1、怀疑别人远胜于审视自己。

王阳明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朋友询问他:“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与人打交道的基础是修德,而修德的重要性在于修心。

天上地下的事物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投影,我们看到的不愉快的事情其实是我们自己身上的丑陋。

苏东坡曾与佛印在林中坐禅。

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苏东坡听后很高兴,开玩笑地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骄傲地向苏小妹诉说他的喜悦。

苏小妹捂着嘴轻轻地笑了。'心中有佛,看谁像佛'。

苏轼狂笑起来,相比之下,自己的内心深处并不龌龊。

只有心中有景,眼前才不会有什么对或错。

此外,你不是我,所以你怎么能知道我心里一直以来的痛苦和快乐呢?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因此,有些事情听起来很好,但你不应该认真对待;有些事情清楚了就好,但你不应该谈论它;有些人看清楚了就好,但你不应该拆穿他们。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无法控制发生在我们预料之外的事情,所以与其试图找出他,不如把时间花在审视自己身上。

审视自己是一种深刻的内心反思。

了解自己可以消除消极和悲观的心态,使心灵得到扩展。

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人,以真实的目光看待自己。

当我们乐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总是想到自己的过失,不对他人进行评判,我们就能实现人生的修炼。

2、被灵魂纠缠,远不如忍受孤独和寂寞要好。

王阳明的 '思想学派 '常常与空想混淆在一起。

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是唯一主张'在事情上要变得敏锐 '。

他还劝告他的门徒:'不要执着于空想,要执着于事物'。

他曾问道:'思考过去和未来的事件有什么意义?'

古代圣贤提醒我们,向前看和向后看都是欲望的结果。

如果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就会失去本心,陷入欲望的海洋而无法自拔。

《鬼谷子》里提到:“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与其说灵魂被梦境萦绕,落入欲望的海洋,不如说是坚守孤独和寂寞,直到花开。如果你想承受皇冠,你最终必须承受它的重量。

王阳明被推荐到隆昌,读完了五经四书,确实把自己关在一个大墓里,最后开悟了,成了圣人。

苏轼被派往黄州,曾在禅院中写下《易经》。

周国平刚到北京时,没有家人,住在地下室,四面墙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了他的第一篇论文。

在所有情况下,这些人对过去没有抱怨,对未来没有奢望,冷静沉着。

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孤独和寂寞是生活的常态。

人只有忍受孤独和寂寞,吃苦耐劳,才能避免在顺境中迷失自己,避免在逆境中跌倒。

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无烟火不为神,无酷刑不为人'。

只有那些阅尽风尘的人才明白,灵魂的探寻只能让人 '快乐',而不是 '梦想成真'。

在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活的方式不怕被磨,就像煮粥时一样。

'熬 '是一种修炼,熬出了智慧,熬出了力量,熬出了国度。

正如诗中常说的,'人生的道路就像一锅粥,沸沸扬扬地耐人反思。最好是又快又慢,依赖火,又甜又酸,又苦又辣。'

里面有咸味、甜味和酸味,如果你坚持下去,就像煮茶一样,使它越来越香。

当你用心去感受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过去烹饪的真正放松和优雅。

3、想得再好也比不上立即去做。

有些人说:'如果你不换位思考,你就不会有任何进展。

但他们不知道,在 '异象 '和 '天开 '之间,有一个 '实行 '的联系。

王阳明说:'学习、质疑、思考和辨别都是为了学习,没有一个人学习而不行动。

在 《为学》中,有一个故事:

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都想去南海。

这个贫穷的和尚拿着一个瓶子和一个碗,想都不想就离开了。

这位富有的和尚花了一年时间考虑是否要去,又花了一年时间制定计划;在第三年他做好准备。

当他要离开时,他发现那个贫穷的和尚已经回来了。

相比之下,有钱的和尚思前想后,没有成功;但贫穷的和尚想到了,也做到了,所以他的梦想实现了。

人生道路上最悲哀的事情通常是,我当初真的应该这么做,但是没有。

没有完美的想法,一个想法也不会永远属于一个人。

如果你想而不做,你就是在欺骗自己。

绝大多数的失败不是由于缺乏思考,而是由于缺乏行动。

自古以来,最成功的人是那些坚定不移、无所畏惧的人,他们敢想敢做。

想成功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却很少。

原因是,思考的人很多,但行动的人很少。

想一万次不如做一次,即使跌倒,也比无谓地徘徊好。

4、一个活在自己的感觉中的人太傻了,活在自己的思想中的人太假了。

与其看不起别人,不如看看自己。

毕竟,你自己的路,你自己的行,你自己才能明白。

关键是要看到,为自己做好事,从 '心 '的实践。

如果你向王阳明学习,你就能在生活中少走一个弯路。

虽然王阳明已经去世,但他创立的 '阳明心学 '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影响至今。到了近代,曾国藩、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等名士都对他敬仰有加;明治时代日本的 '军神 '东乡平八郎甚至在腰牌上刻下了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在日本,王阳明《传习录》很受欢迎,老人、孩子和家庭主妇都经常阅读。

王阳明 '心即理 '的人生理论、'知行合一 '的认识论和修身养性的学说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当代名人和伟人在其思想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被抛弃,心灵也越来越孤独.

阳明心学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内在的力量,追求本心和自发的心态,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积极作用,让疲惫脆弱的心灵在无序的氛围中重新获得强大的力量,达到内心的平静,对修身养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王阳明心学为个人发展、思想解放和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这就是为什么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杜维明声称 '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王阳明的一生,读懂阳明的心学,从中汲取无限的精神力量。

下面的 《知行合一 》+《传习录》两本书,不仅介绍了王阳明的全部生平,还介绍了他的弟子对他的语录和书信所编的传记,对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使读者更容易吸收和理解阳明心学的哲学智慧。

这两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 '从凡人到圣人 '的励志书,也是对阳明哲学精华的全面理解。'这不仅是一本鼓舞人心的书,也是对阳明哲学精华的全面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