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上的麦浪,记忆里的芬芳
每每遇上他乡的丰收季,便会想起故乡的麦浪,前些年南阳古镇上还有不少的庄稼人在仅有的田间地头务农,那时地里最常见的农作物就是麦子。而今再当想起古镇上的那一片片麦浪时,一阵阵芬芳便悄然从记忆里飘出。
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看到麦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在湖区长大的我来说却有点奢侈。微山县南阳镇以水域面积辽阔而著称,是名副其实的江北水乡,其耕地面积较少,多以“庄台”为主,可谓是弥足珍贵。说到了庄台,其实就是人造耕地,它的土壤几乎都是来自我们的大运河和南阳湖。过去,在河道湖泊的清淤过程中,大量的泥沙被挖出,于是就堆成了一个个的“庄台”,南阳的庄台四四方方,在古镇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块,我家的地在东庄台。
由于庄台的面积有限,南阳人分到的耕地也十分有限,我们一家六口人才有两分多地。尽管南阳人的耕地少,但种地的热情还是挺高。在我小时候,我常跟着祖母去种地,她老人家经常扛着锄头,而我有时帮忙拿着耙。种地不仅仅是个力气活,当然还是一个巧活,祖母干起农活总是一丝不苟,像养育子女一样,一垄垄,一道道,全都被祖母打理得有条有序。那时的我着实是个懒虫,除了看就是玩,要说干点人事便是往地里撒几把种子。
每年的五月底六月初,麦子就进入了成熟期。我小时候还曾纳闷:课本上都说秋天叶黄,可这麦子为啥是在夏天泛黄呢?这个问题曾陪伴着我走出那天真无邪的童年。
冬天里的庄台显得光秃秃的,油绿的麦苗在寒风中根本不怎么起眼,可一旦进入了初夏,庄台就完全变了一个样,着实被装扮一新,金黄的麦秆亭亭玉立,丰硕的麦穗摇头晃脑,远远地望去,金光闪闪,那庄台就像戴上了皇冠,好是光彩亮丽,好是风度翩翩。
我们的东庄台背靠南阳湖,一个高大的牌坊挺立在岸头,牌坊上的“南阳镇”三个字格外耀眼。每当缕缕夏风袭来,波浪便会在湖中热情地掀起,是一道接一道的碧绿色,而麦浪则会在庄台上骄傲地涌动,是一片连一片的金黄色。当波浪与麦浪交相辉映,当波浪与麦浪此起彼伏,当波浪与麦浪隔空相撞,那时痴迷的我们常常忘了眨眼,总是目不转睛地追逐着、贪恋着、幻想着......
时光荏苒,如今故乡的耕地大多都栽上了树木,有时仔细想想,真的感觉无比神奇,仿佛就在一转眼的功夫,细麦秆变成了粗树干,小男孩变成了大男人......不过,古镇的耕地上还是会种麦子,也还会有麦浪,因为那是一份生活的信仰,也是一种信仰里的倔强!
而今,每当赶上风吹麦浪,我都会望向故乡,因为在那里年年都有待熟的麦子,以及我待收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