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拳种之南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

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关于南拳的起源,从前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称“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习武。康熙年间,西鲁国来犯,无人可敌,福建少林寺僧人请缨出征,大破西鲁国,班师凯旋。不久,有奸人进谗,清廷派兵围剿福建少林寺,将该寺焚毁,寺中仅有五僧幸免于难。这五位僧人四处寻访英雄豪杰,创立了洪门(天地会),立誓“反清复明”。福建、广东、湖北一带的南拳都由这五位僧人传出,因此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事实上,清代康熙年间根本没有什么西鲁国,更没有来犯这事,当然也不会有南少林寺僧人为国出征的壮举。这是洪门中人社撰的故事。但是,福建究竟有没有一座少林寺,倒成了历史的悬案。有人认为这座少林寺在福建莆田,有人认为在福建泉州,甚至有人说在广东连平。1996年,在福建福清发现了一处寺址,陆续出土了不少刻有“少林”字样的文物。经学者初步考订,此处即为福建少林寺,其存在年代约为从北宋到清雍正年间。

关于福清少林寺与南拳拳系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产生过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福建民风强悍,特别是闽南一带,素以悍勇好斗著称,其聚众械斗之风名闻全国。福建地区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崭露头角。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术大师。

俞大猷是福建晋江(今泉州市)人。他出身于军官世家,少年时学兵法,习骑射,后从李良钦学剑,成为罕见的剑术高手。在任职广东都司佥事时,俞大猷曾仅率随从数人,深入荒山密林,以一手剑术震慑多处叛民,使他们归顺。他又精于棍法,曾广教士卒,当时泉州一带的棍法几乎全是俞大猷所传。那时,泉州的剑术和棍术,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连嵩山少林寺也自愧弗如。

明末时,泉州有一位名叫定因的僧人,武功高超,曾在漳州击毙猛虎,传有弟子数百人。清军南下后,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渡海赴台湾,参加郑成功义军。

南拳拳系的形成,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响。

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境内由北而南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移民。第一次是在两晋之际,当时就有一部分北方人辗转迁移到福建,被称为“福老”。第二次是在唐末僖宗时期,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5000人及大批眷属南迁至泉州、福州。第三次是在两宋之际,南迁军民超过百万。以上三次移民,都是从河南出发。这些北方移民,统统被称为“客家人”。他们定居在南方的同时,也把比较成熟的北方武功带到了福建、广东一带。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学大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参加平倭战争,转战浙闽粤三省。戚家军曾在福建征战多年,并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祖上六代都是军官。戚继光的武功当属于北少林一系。在戚系军的武功训练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亲自编写,剔除了那些华而不实的动作。戚家军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也必将使这种带有明显北方特色的武功对闽粤武术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武术流派之一,流传于中国南方各地诸拳种的统称。南拳在400多年前即有史书记载。由于历史悠久,流传地域辽阔,南拳的种类繁多,因地而异。广东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五大拳种,还有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佛家拳、侠家拳、刁家教、岳家教、宋家教等;福建南拳有鹤拳、王祖拳、太祖拳、罗汉拳、梅花拳、连城拳、五兽拳、虎仔金刚拳及犬法、地术等;四川南拳有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拳种及峨嵋拳、白眉拳等;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岳家拳等;湖北南拳有洪、鱼、孔、风、水、火、字、熊等八门拳;江西南拳有字门拳、硬门拳等;浙江南拳有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和温州南拳等。南拳类的器械主要有南棍、大刀、大杆、四门刀、梅花刀、三尖叉(也称大钯)、单锏、双锏、柳公拐等,还有板凳、扁担和锄头等代用器械。

南拳的特点可归纳为:

(1)稳步硬桥。它的步型、步法从外型而言,虽有高桩和矮桩、大架与小架之分,但都要求沉实稳固,做到高而不浮,低而不板。马步和弓步是南拳的主要桩步,强调十趾抓地,“落地生根”。桥,即指臂。要求两臂坚硬,肌肉隆起,内蓄劲力。拳谚云:“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

(2)手法丰富。南拳的手法有拳法、掌法、勾手(鹤嘴手)、爪法、指法、肘法和桥法等。尤其是爪法、指法和桥法是区别于其他拳种的重要特征之一。爪法中有虎爪、鹰爪、龙爪等;指法中有单指和双指之分;桥法是运用前臂进行攻防的技法,如沉桥、截桥、穿桥、滚桥、劈桥等。南拳通常在步型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若干次上肢动作,故有“一势多手”、“一步几变手”之说法。

(3)力发于腰。南拳的发劲,要通过退、腰、背、肩以及全身的协调一致,贯穿顺达,拳诀说“力,其根在脚,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如一个弓步冲拳,一般由半马步过渡,通过蹬脚、扣膝、挣胯、转腰、顺肩的过程,使力顺达于梢(手),出拳带钻劲;如一个马步冲拳,力要起于腰(根),传于臂,达于手。发劲时讲求先蓄后发,先收后放,“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4)快慢相间。南拳在发劲上可分短劲(寸劲)、长劲、飘打劲、连绵劲与撞抖劲(即宗劲、震劲)等,演练中注重长短结合,快慢相间。如发短劲与撞抖劲时强调发劲要诀,有爆发力;而发连绵劲或运用指法练习臂肌时,则要求速度均匀,体刚劲粗,缓慢发劲。

(5)发声呼喝。南拳讲求发声,以声助威,以气摧力。根据各种不同的劲力,发出各种不同的呼喝声音,一般有“嘻”、“喝”、“哗”、“嗨”、“咿”、“嗌”以及模仿一些动物的发声等。南拳的发声,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结合动作发力而发声,做到力、气合一。二是模仿象形动作因势发声,做到形、意合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0年将南拳列为竞赛重点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竞技武术的推广和发展,南拳不仅在我国的南方各地深受人民喜爱,而且在北方练习南拳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国外,尤其是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港澳地区,也拥有较多的爱好者。1989年,中国武术协会受亚洲武术联合会的委托,组织部分专家创编了“南拳竞赛套路”,用作第11届亚运会的竞赛套路。1992年,中国武术协会又组织部分专家创编了具有南拳流派特点的“南棍”、“南刀”竞赛套路,用作第7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中的南拳全能项目。

南拳是我国七大拳系之一,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清兵火烧南少林,洪熙官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佛缘和尚共开武馆。又如方世玉,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显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方世玉成为《少林小英雄》、《万年青》、《方世玉三探武当山》、《乾隆游江南》等众多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铁桥三、第五位苏乞儿,也是许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而习南拳者最为出名的当属一代宗师黄飞鸿。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0)

相关推荐

  • 民国火烧少林寺,俞派少林武术在寺内失传

    俞派少林武术(二) 火烧少林寺后,俞派武术流向民间 续上期:俞派少林武术:史无前例的少林传技 "俞家少林武功"传入少林后,由于各代名家因材施教,传授不同,后学者感受各异,各人又形成 ...

  • 中国功夫发展简史

    众所周知 功夫是一种在中国非常流行的古老运动,它历史悠久.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各种流派得以创造并得到了极大完善.它起源于原始社会(超过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的狩猎和防御需求,最初只包括一些 ...

  • 中华传统武术【第二卷】

    中华传统武术[第二卷]:南拳.少林罗汉拳.十八般武艺 中华传统武术[第二卷]:南拳.少林罗汉拳.十八般武艺 展开

  • 传说中的南少林——泉州少林寺

    真正的南少林寺在哪里? 这是一个疑问,一个迷. 中国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誉.世传"天下少林有二,一在中州,一在闽中."南北少林同源一宗. 嵩山北少林寺名闻天 ...

  • 俞派少林武术:史无前例的少林传技

    少林武术流派,原分广东.峨眉.武当.福建.河南五大派.广东.峨眉后演变成地方南拳,武当则演变成内家拳种,福建称南少林,河南为北少林.河南少林即嵩山少林,为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嵩山少林又分为红家.孔家.俞 ...

  • #竞技武术套路 #南棍 必须动作#武术 #南拳 #武术基本功 #广东南拳 广东队—黄宗涛。

    #竞技武术套路 #南棍 必须动作#武术 #南拳 #武术基本功 #广东南拳 广东队—黄宗涛。

  • 绵掌(武术拳种)

    绵掌 武术拳种共2个含义 武术拳种 武侠小说中的绵掌 收起 绵掌是优秀的武术拳种之一.中国拳术掌法的一个类别.很多门派都有其自己的独特的绵掌,比如"武当太乙绵掌","峨眉 ...

  •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通背拳-出手不凡招法连贯!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通背拳-出手不凡招法连贯!

  • 武术拳种之查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武术拳种之一,亦为长拳之一支.或称"叉拳"."插拳",据说是以该拳多插(叉)步.插掌而名.今统一写为"查拳".关于查拳的起源 ...

  • 武术拳种之红拳和华拳

    一.红拳 武术拳种之一,长拳的一种.源出中原以西,似与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所载之"西家拳"吻合:也有传说创自宋太祖赵匡胤:或说萌发于陕西关中.红拳惯用拳势"雀 ...

  • 武术拳种之太极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武术拳种之一,我国武术中一大拳派."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圆图解释宇宙.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而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 ...

  • 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 南拳

    <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南拳>内容简介: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包括长拳.刀术.棍术.剑术.枪术.太极拳.太极剑.南拳.南刀.南棍.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

  • 巫森,所有的武术拳种,在束身蓄力时都收腹,采用逆腹式呼吸,休息时顺呼吸

    万丈高楼平地起,下边一定有地基! 首先声明,这是个最简单的运动呼吸普及,希望那些明明习练的是"八段锦.太极拳--",却臆想着"九阴真经"的大侠,踏踏实实地练自己 ...

  • 中华武术——南拳教学

    中华武术--南拳教学视频 中华武术--南拳教学视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