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51:南宋的情况(一)
女真的人口和文化都较契丹为劣,虽然一举占据了全辽的地盘,但要经营消化之尚需时日。对于这种情况金国当然需要一个安宁的外部环境,所以灭辽之后始无南下侵宋之意。然而北宋以外交举措失当,致开边衅。金是虎狼之国,宋又孱弱无力,终致为其所灭。金国兵锋虽锐,能横行天下,但其政治上的力量却很薄弱,这时统治辽地已感不足,当然无力再吞吃河南的宋地。所以金人在汴京大掠财物而去,另立一个宋臣张邦昌为帝,这是求南疆环境安定的故策未变。
张邦昌无拳无勇,又有汉奸之名,金兵一走他即无法自立,乃自动还政给宋高宗。金人立张邦昌是要他稳定宋地,使之不来扰乱自己,现在宋高宗即位,情况就变了。宋高宗与金人有灭国之仇,他在南疆随时可能兴兵报复。宋朝虽弱,到底是个大国,金人要旦夕提防宋国,内治就不能专注了。于是高宗即位次年,金人又举兵南下。这时宋廷在河南根本没有完整的部队,宗泽守汴梁要靠招募盗匪充当守军,如此自然挡不住金人的铁蹄。宋高宗早就慑服于金国的兵威,他即位前做河北兵马元帅,统领河北的勤王军时就畏敌避战;后来他即位于应天府,虽有群臣力谏,也不敢还都汴京。此时金人来攻,群臣束手,高宗遂举朝廷南逃。高宗先逃到扬州,金军衔尾追至,又逃到杭州,金军又追至。高宗再逃至明州,即浙江舟山,乘船入海。金人亦遣兵入海追击高宗,但海事非其所长,未能追及。此后高宗即流亡海上,靠着沿海郡县的供养苟活。此时金人亦是强弩之末,江南河川限其戎马,孤军深入亦难免有后顾之忧,师老无功遂只能后退。金人后撤只到淮河一线,此时陕西亦为其所占。这时金人还是无力对河南地做直接的统治,于是又立降臣刘豫做皇帝,建立了伪齐政权。金人的用意未变,既然不能将仇敌斩草除根,只好建一个缓冲国挡住敌人的进路。刘豫比之前的张邦昌更有野心,金人亦对他更加支持。他想借着外援扩张自己的势力,几次举兵南攻。结果宋军虽然不是金军的对手,但伪军的战斗力更弱,几次入寇皆大败而归。而这时南宋的军力经过一番整顿,反而有所回升了。
北宋在军事上积弱的根源就是其限制武臣的传统,不使武臣掌权也就是不使武臣负责,偌大的军队没有统帅型的军事人才负责,其战斗力自然无从谈起。等到两宋之交,真的要和外敌作战了,就不可能不用武臣掌兵。南宋渡江以后,以前的禁军已经土崩瓦解,外敌的威胁却空前沉重,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改变过去的治军方略。金军纵横江淮之时,虽然没有宋军能正面迎战,但在侧面战场宋军还是有所活动的。等到金军退去,南宋朝廷所能依靠的就是这些在侧面战场上发展起来的部队,其代表就是中兴诸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吴玠、吴璘等皆在靖康之后始崭露头角。这时南宋朝廷要借这些人守土御敌,就不得不授其以地方之权。比如岳飞镇守湖北时,已有节度使的官衔,朝廷还封他做“荆湖诸路制置使”。这个“制置使”是一个统筹性的军政高职,权及地方民政和财政。这个意义就是放权给地方武臣,使其能自由的养兵和练兵,从而创建出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这种做法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实与宋朝的立国精神背道而驰,其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