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有趣的”的不高兴
哈工大,一宿管阿姨在感恩节送学生糖果。一名学生威胁要举报她公开搞“洋节”活动。
群内成员“有趣的”称,“宣传这种西方节日,作为宿舍辅导员,非常不妥。尤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官方代表,公开搞‘洋节’庆祝活动,不考虑影响吗?” “有趣的”表示,如不停止,自己将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
这叫“有趣的”同学的发言完美诠释了罗素曾说过的“是教育使人愚蠢”这句话。
节日对生活的意义是仪式感的提醒,是一种参与感。人们抱着对世界的好奇,试探性跟随,本就没有更多想法。圣诞节到了,走到哪儿都是节日气氛,提醒你节日到了,可以跟朋友们约起来了,一个由头。恋人们则开始互赠礼物,几乎不会有人去反思,这是洋节(“洋”这个字的出现感觉时间倒退了几十年)这是有宗教性质的,这样显得十分不正常。正如我们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春节是怎么来的,年是啥意思,为啥过年要放鞭炮等等。没有,就是到那一天全家人要围炉吃饭,要看春晚。知道不知道节日的传统或象征意义都不影响人们的庆祝。这才是正常的群体性行为逻辑。
其实要真较真,感恩节还挺虚伪的,感恩节是为了感谢美洲土著帮助欧洲移民过来的白人度过难熬的冬天,后来白人把美洲土著赶到边缘,依然坚持宣称,要感恩。后世的白人也不较真了,感恩节就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吃喝好日子。
是某种教育让人变不正常,敌对心理的灌输。而且这其中逻辑几乎不可能自洽,只能显示自己的愚蠢。西方的节日有何不妥?是担心文化上的侵略吗?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处都抹不掉来自西方的印记。一个纯粹的中国的生活方式首先在装扮上应该是穿汉服还是留辫子呢?出行估计也得马车了,汽车好像是西方人发明的,另外也得告别所有电器。其实是很难想象的,就是说逻辑完全无法自洽,并不是说不可以抵制某节日,完全可以,但一边享受多半由西方的创新带来的文明,一边说这种胡话,显得不得体。
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如果一个有志气的大学生在反思为何“洋节”要比中国传统节日更加流行,那么至少还思考在点上,爱国也需要点脑子。像哈工大这位同学这种被灌了一脑子大便之后只会凹姿态的做法实在是可笑,并且毫不意外的是,这种人特别善用举报这种武器。而且有趣的是这种人的昵称竟然会叫“有趣的”。
强势插入广告:这样的年轻人必须来一本《暗中观察》
人们愿意借机庆祝的节日,中国传统佳节占了几个?偏少,并不是中国人不爱国或者没有民族自豪感,我们的教育紧盯这一块,不必操心。而是过去经济发展的落后,文化搭载商业往来输出,我们一时落后。
但相比从前是有巨大进步的。
举个例子。中国人最看重的中秋和春节,现在的中秋节连肯德基都出月饼了(真是令人目瞪口呆),各大外国品牌都有相应的节日策划。而春节的前后的营销活动甚至有了新名词叫“CNY”是Chinese New Year的缩写,中国新年就是春节嘛。只要在春节前后去过商场,你看看每年各大洋品牌为中国年讨好中国人而努力的样子,人家图啥,怎么不怕文化侵略呢?图啥,就是为了赚钱。为什么以前没有,因为现在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随着经济发展开始蓬勃了,以前穷的时候崇洋媚外,现在经济发展了,中国人开始有心思重新定位自己,传统文化和审美被重新重视,这些年的故宫文创的火热,各种中国风设计的盛行,都是证据。
文化不会无缘无故输出,人的势利不分古今中外,文化脱离了经济水平的依托顶多孤芳自赏。过去人们崇洋媚外,欧美国家的强势实际上是经济实力的强势。全球化贸易的渗透,欧美的文化深刻影响了相对落后的地区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但是这也是一时的,因为温饱问题一旦解决,人就会在千篇一律的物质里寻找身份认同,无论是过去的日韩还是今日中国,各国传统文化总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重新得到重视,而这一切同样都被商业和品牌看在眼里。资本对市场的敏锐要比口号快。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节日特点差异。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针对家庭,讲究的都是家人团聚,亲朋串门。在城市化之前绝对占主流,农村无论男女老少可以从正月初一开心到元宵节。后来城市化了,孤零零的年轻男女们发现了诸如情人节啊圣诞节啊就像是为自己准备的一样,其实是很现实很务实的,就是这些节日可以约会可以收到礼物了。而流行文化从来都是年轻人参与塑造的。
权力可以干涉人们对洋节的庆祝,但如此行为对外有失大国气度,对内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主要是给日常生活添加了不必要的负担,人们真的只是为了找由头庆祝一下而已,日常生活需要节日的调剂,就这么简单。不用这么紧张。
最后看下哈工大又是怎么回应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原则上,高校内并不提倡过感恩节,“学生说这件事肯定是没有毛病的,而且要表示肯定的。”
哈工大可能比较健忘,忘了当初官方是如何热情洋溢地庆祝带有宗教色彩的洋节。
很显然,仅从微博发言上看,对比这次的回应,还是多年前的那个哈工大更可爱,更让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