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什么时候买房合适?
图:Raimonds Staprans
冯仑出来说,中国人买房太早,平均年龄27岁,美国人都是41岁左右,还有个版本也是他说的,是38岁。总之就是中国人的平均购房年龄偏低。年轻人过早买房的利弊就被拎出来讨论。一个人几岁买房合适?
大佬们聊房子应该怎么聊,尤其是靠房地产起家的那些,总会被记者问到。比如潘石屹就很肯定地说,今天的房价泡沫太严重了,迟早会跌,不建议买房。马云也说过,十年后,房子就是白菜价。
大佬们的只言片语,媒体的断章取义。虽然潘石屹是靠房地产发财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潘石屹看楼市的眼光有多独到。当年在海南搞房地产,不是傻子都会发财。当然,我觉得今天已经退休的潘石屹也没必要说些言不由衷的话,他可能确实是这么看的,是真诚的,但未必是对的。
潘石屹此前还有一段深情的发言更真诚,他说,年轻人能到大地方去千万不要到小地方去。我是从村子里面走到镇上,我觉得是在我人生中迈出了一大步。从镇上我爸爸平反了到县城,我觉得又迈了一大步。从县城到了省会城市,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都会去了,到县上面的兽医站医院去了。我从省会城市又到首都来了,又迈了一大步。所以千万不要到小地方去待着。小地方的话,整个关系网,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不是很有利吧。未来的北京上海,每个城市都会有5000万人。两个城市加起来就一个亿。这里面的机会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年轻人能够在北京上海待着,就别到小县城去了。
潘石屹老师用亲身经历说出其中的道理,很诚恳了。只是鼓励年轻人都去大城市,然后说房价必定会跌。不知道潘石屹有没有想过这其中的矛盾,人都聚集在大城市,大城市的房价如何降?
冯仑的发言被聚焦在什么年龄买房合适,但其实他说了一些有价值的部分,说得很委婉,他说即便是从业人员短期内的行情也是很难预测,因为政策一天一变,今天离婚还可以买房,一觉醒来又不行了。行政命令出台成本太低,所以政策极其频繁,导致短期内市场无法预测。但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下,未来三到五年这样一个中期,租赁市场会起来。至于他劝年轻人不必着急买房,说的是年轻人不必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40岁左右买房在国外都是普遍的。但却捅了马蜂窝。一些人的不高兴里充满了恐惧,站着说话不腰疼,越等越买不起。
因此舆论的焦点居然变成了房子是该早买还是迟点买。难道不是有钱有需要就买吗?冯仑说的那些话,更多是希望年轻人不要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他说或不说,都不影响到每个年轻人的经济实力,有能力又想买的自然会买。尤其是过去十年楼市的涨幅造成了多少人恐慌,就怕错过末班车。
面对任何问题他都可以装作不知道,他又不需要靠睿智的观察成为房地产专家收费教人买房。冯仑人家已经把目光投向了火星移民计划了呢。但是你看他还给你解释了为什么短期内完全无法预测,没别的,就是调控政策隔夜就可以来个大变化。针对任何市场,人为干预的不可确定性是最可怕的。
当然了人们不需要冯仑这种大佬出来说些无关痛痒的安慰话,年轻人的压力不会因为这么一句话就得到释放,没钱买的期待跌,有钱买的没资格,有了资格也在担心是不是买在最高点,各有各的烦恼。都想听未来房价真相。怎么办,没人知道。反而是不想那么多的,觉得有需要就买一套的人最踏实,就像李嘉诚建议的那样。涨涨跌跌的无所谓了,期待自己总是能踩中最低点,要么是高估自己,要么是高估市面上的算命师。
之前我说大城市因为“房住不炒”所以被压制了需求,很多人不服气。以为就算放开也不会多少人买房,太贵了,需求没那么大。不争,每个人相信自己相信的。不过倒是可以分享一条几天前的一则消息:
对我来说不意外哈。给高端房限价,就是给有钱人“捡便宜”,当然通常这里面还有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户。规律就是规律,违背规律的做法可能只是明面上的达到了“压住价格”的目的,其实就是给有钱有关系的人送钱。但确实,调控政策取得全面胜利。
另外人们想知道未来楼市的价格走向,多数也是聚焦在短期内,最好告诉他们明年后年的房价。如果一个人在看房子时思考的是十年乃至二十年后的价格,这样的人通常不会问这种蠢问题。而短期的楼市情况,正如冯仑所说,政策布朗运动,根本无法预知。
上篇:她为现男友李现疯狂
对了,每次说到房价很多人都会留言问自己的城市未来会如何。说实话我真的不清楚,要真那么厉害不早发财了嘛。但是一个长远的,也许是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趋势是比较明朗的。写过不少。
今年的鹤岗就写了两篇:一些信号你一定要知道;摆在眼前的就一个选择;还有这个:攒钱回乡盖房不如村口发钱。
城市篇:在北上广奋斗的目标应该是什么?;2019~2020这个时间段适合买房吗?城市的繁荣与伟大;公开数据看城市未来;
当然还是那句话,我可能完全错了。相信你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