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为何要自由
我曾多次看到类似这样的文字:“麻雀不是神鸟,你可以捉到它,但你想制服它那是痴心妄想。自从你捉到它那一刻起,它就开始绝食。也就是说,它在失去自由之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杀的方式来抗争,在麻雀思维逻辑中,要么获得自由,要么去死,麻雀是真正为自由而不怕死的动物。”
我相信这是真的。一次,我出去了几个小时,回家后便发现客厅的窗下有一只死了的麻雀。用手摸,它身上还是暖的,肯定是刚死去的。屋子里有敞开的米桶,有鲜嫩的菜叶,它不应该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我出门的时间不长,它不应该是病死的。屋内可能有小小的虫子,而没有其它动物,它也不应该是遭到敌人的袭击而死。惟一的解释就是在我出门之前,它就进了屋子,而在我走后,它要出去,又找不到出路,便一次又一次地撞到了窗子的玻璃上。它头上的血迹能证明我的判断。
这让我想起了帕特里克·亨利的著名演讲:“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麻雀虽然不知道也听不慬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但在它们的身上却能看到“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为了自由,它宁愿到外边参与激烈的生存竞争,也不愿意在屋子里吃现成的食物。而一旦自由之路受阻,它宁愿死,也不妥协退让。
那么,麻雀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自由?
有一种说法,有了真正的自由,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才有科学文化的繁荣。这当然是对人类而言。至于麻雀,大约不会理性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也不会搞文学创作,不会追问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级的麻雀,因而,对于它们而言,自由的意义不应该是为了充分发挥麻雀的智慧。
有一种说法,自由与民主相互依存,有了真正的自由,才能有真正的民主。这当然也是对人类而言。至于麻雀,大约没有民主的概念,也不会搞普选,因而,对于它们而言,自由的意义与普世价值无关。
麻雀要自由,只是出于它们的天性。有自由,它们就感到快乐。没有自由,它们就感到不快乐。仅此而已。
不仅麻雀如此。王小波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它不愿按照人类对它的设置生活,而要自由自在地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尽管我对文章的细节有所怀疑,但依照我的生活经验,爱自由的猪一定是有的。猪与麻雀一样,爱自由是出于本能,是为了快乐。
人来自于动物界。人爱自由,首先也应该出于本能,是为了快乐。阿兰·德伯顿依据伊壁鲁鸠的学说开了一张快乐的清单:“朋友”、“自由”、“思想”、“食物、蔽风雨处、衣服”是快乐的“自然而必要”的因素;“广宅”、“私人浴室”、“宴饮”、“仆役”、“鱼、肉”是快乐的“自然但不必要”的因素;“名望”、“权势”是快乐的“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因素。显然,在阿兰·德伯顿及伊壁鲁鸠看来,人要快乐,就得有自由。
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在境界不同的人眼里,自由的意义也不一样。对于高境界的人,或许自由的价值首先不在于它能给人带来快乐。我不是高境界的人,我希望自由首先是因为自由能给我带来快乐,至少能避免给我带来不快乐。
此文2016年5月获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银奖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号看法。凡在本号发表文章均遵循此规则,同时需遵守党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