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Polymyositis

多发性肌炎可以模仿其他疾病,并且具有相同的症状或并发症。正因为如此,该病成为最难诊断的疾病之一。本文将尝试揭开事实、神话并找出真相。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炎症性肌肉疾病,导致控制运动的骨骼肌无力。它被归类为慢性特发性炎性肌病。

症状逐渐出现,很难确定何时开始

多发性肌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它可以影响30岁,40岁或50岁的成年人。这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在一些患者中可以发现,多发性肌炎具有遗传性的指标。

60岁患者的弥漫性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属于称为炎性肌病的一组病症。肌病被归类为肌肉疾病或异常疾病。一些炎症性肌病的原因尚不清楚。由细菌,寄生虫或病毒引起的感染可以产生炎性肌病。在多发性肌炎的识别预测中,医生尚未发现先前的感染。

多发性肌炎--手和腿皮下钙化

类似于多发性肌炎的疾病是皮肌炎。皮肌炎导致许多与多发性肌炎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是皮肤炎症或皮疹。另一种炎性肌病是  包涵体肌炎。它的进展比其他形式更慢。当它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狼疮,硬皮病相关时,远比肌炎慢; 或肌炎与癌症有关。

颈椎的MRI(矢状STIR)表现出椎旁肌的弥漫性高信号。

MRI已被用于诊断,随访和确定肌肉活检的最佳部位。 

  • T2 / STIR:  活动性疾病期间受影响的区域具有高信号强度,反映肌肉水肿

其他功能,在慢性阶段,可能包括3:

  • 肌肉脂肪浸润

  • 肌肉钙化

多发性皮肌炎患者肺部受累的CT表现

多发性肌炎也与几种不同的病毒性疾病有关。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多发性肌炎可能是由肌肉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大多数人都不支持这一理论,而且也未得到证实。

医生推测,肌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误认为身体正常部位的外来物质并对其进行攻击。一个未知的原因似乎会触发您的免疫系统产生自身免疫抗体(也称为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损害健康的身体组织。许多患有多发性肌炎的人血液中含有明显的自身抗体。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自身抗体是否与多发性肌炎有关。

FDG PET(A)和MRI(B)用于检查多发性肌炎患者的两条大腿。MRI和FDG PET上的高信号分布模式不同。FDG摄取是局部的并且主要在肌肉内。

皮肌炎患者的(FDG PET)和MRI发现。FDG PET / CT(A)的连续图像。使用纵隔血管中的FDG摄取作为阳性标准,在椎旁肌,肩部,上臂和腰带中发现阳性区域,主要是对称分布。上臂水平的FDG PET图像(B)。FDG PET图像的正视图指示肩部,上臂和髂腰肌中的FDG摄取(C)。大腿(D)的MRI显示双侧股四头肌中的高信号区域(具有脂肪抑制的T2加权图像)

除了多发性肌炎可以与之相关的疾病之外  ,许多其他疾病或病症可以模仿多发性肌炎。 他们包括:

1. 药物毒素(如酒精,可卡因,类固醇,秋水仙碱,羟氯喹)。

2.胆固醇降低药物(他汀类药物) 3。代谢紊乱(肌肉细胞无法正常处理化学物质)。4.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异常)。5.  钙和镁条件 6.传染病(如流感病毒)。7.  链球菌,血吸虫病,柯萨奇病毒,弓形虫。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具有许多相同的临床特征。这两种疾病都是炎症性肌病。他们都有对称的肌肉无力。这种弱点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皮质类固醇的初步治疗通常会产生反应。大多数无反应者需要更积极的治疗。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与 恶性肿瘤有关。(指能够扩散到体内其他部位的癌细胞。  毒性进展或医学状况,尤其是肿瘤的趋势逐渐恶化)。

  (A)冠状位MRI显示活检部位的大致水平。(B)入住风湿科后不久的T 2加权轴位图像。上部切片显示对称分布的信号增加,表明几乎所有肌肉都有炎症。箭头描绘了第二次活组织检查的大致位置。在下部切片中,仅有轻微的信号增加。箭头表示第一次活组织检查的大致位置。

 虽然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被归类为炎性肌病,但包涵体肌炎几乎没有任何炎症迹象。包涵体肌炎是50岁以上人群中最常见的炎症性肌病。人们认为,这种不对称疾病更为普遍,显示出远端无力。

T - 细胞和抗体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综合征,通常与其他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有关。这可能是因为单独发展的各种影响。或者可能与病毒感染,恶性肿瘤或结缔组织疾病有关。适应症似乎指向与未知肌肉抗原一起聚焦的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过程。支持这一结论的是CD8 T细胞,它与巨噬细胞一起主要攻击健康的未死肌纤维并逐字攻击并杀死它们。

引发T细胞介导的多发性肌炎发展的所有因素都是不确定的。病毒已被怀疑。只有人类逆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人类T细胞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猿猴逆转录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与该疾病有关。这些病毒可能直接攻击肌肉组织,从而破坏血管内皮,释放细胞因子。这种异常感觉诱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并限制肌肉使其易于破坏。

肌肉活检,显示慢性炎症性浸润,由 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 + T淋巴细胞组成。

在约60-8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中检测到对核和细胞质自身抗原的自身免疫应答。一些血清自身抗体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肌炎相关抗体[MAAs]) 共享。一些是肌炎特有的(肌炎特异性抗体[MSA])。 在大约4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发现了MSA。MAAs在20-5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发现。  缩写“T”代表Thymus -   T细胞或T淋巴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亚群(本身就是一种白细胞),在细胞介导的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T细胞有助于身体对抗疾病。它们可以消除癌细胞,以及感染病毒和细菌的细胞。B细胞识别自由漂浮的抗原。T细胞没有。T细胞表面含有专门的抗体样受体。每个B细胞和T细胞都是特异性的,这意味着它是针对特定抗原的。每个人都能够连接到分子组装。

肌炎特异性抗体

有许多不同类型的MSA:氨酰基转移核糖核酸(tRNA)合成酶(抗Jo-1),核Mi-2蛋白和信号识别颗粒(SRP)的组分。

大多数抗tRNA合成酶抗体针对酶的功能性和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已经描述了多达6种氨基酰基-tRNA合成酶中的6种,但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是最常见的(20-30%)。针对丙氨酸(抗-PL12),甘氨酸(抗EJ),异亮氨酸(抗-OJ),苏氨酸(抗-PL7)和天冬酰胺(抗-KS)特异性的其他合成酶的自身抗体仅在约1中报道%的患者。

抗Jo-1自身抗体最初被描述为多发性肌炎患者血清中的沉淀自身抗体。后来,抗-Jo-1抗体被认为对多发性肌炎患者具有特异性。抗Jo-1抗体的靶标是氨酰基-tRNA合成酶,一族不同的细胞酶。

Jo-1抗原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该酶部分负责将tRNA连接到其同源核糖体RNA (rRNA)上。Jo-1抗原作为53-kd蛋白在十二烷基硫酸钠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迁移。

据报道,通过免疫扩散,高达23%的多发性肌炎患者存在针对Jo-1抗原的自身抗体。抗Jo-1抗体对于肌炎几乎完全特异,并且在多发性肌炎中比在皮肌炎中更常见; 它们在儿童中很少见。抗Jo-1抗体的存在定义了具有间质性肺病,关节炎和发烧的多种多发性肌炎患者。抗Jo-1反应似乎是自身抗原驱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广泛的光谱并经历同种型转换。与其他物种相比,抗Jo-1抗体也更能抑制人类中组氨酰-tRNA合成酶的功能。

抗Mi-2抗体识别由至少7种参与转录过程的蛋白质形成的核复合物的主要蛋白质。识别Mi-2的自身抗体被认为是皮肌炎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在大约20%的肌炎患者中检测到它们,并且与相对急性发作,良好预后和对治疗的良好反应相关。

抗SRP抗体针对由6种蛋白质和300种核苷酸的RNA分子(7SL RNA)组成的RNA-蛋白质复合物。患有抗SRP抗体的患者患有急性多发性肌炎,伴有心脏受累,预后不良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差。

环境触发

已发现肌炎患者血液中人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A1,B8和DR3 的增加,这也增加了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环境诱因,特别是感染因子。

艾滋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艾滋病的病毒。

HTLV-1 - 人T细胞淋巴细胞病毒。它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与艾滋病病毒HIV-1属于同一类病毒。

乙型肝炎 -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传染病   。

柯萨奇病毒B1 - 是一组六种致病性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名称。

流感 - 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空气传播疾病。

艾柯- 的影响胃肠道统称为肠道病毒几个家庭之一。

腺病毒 - 可以感染任何人并使他们生病的常见病毒。

药物相关因素

已知许多药物会引起肌病。羟氯喹 (Plaquenil)和秋水仙碱等药物会引起中毒或代谢性肌病。有许多药物诱导免疫介导的肌病或肌炎。肌肉活检将显示与多发性肌炎一致的慢性炎症变化。诸如D-青霉胺,肼屈嗪,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药物与这种类型的炎性肌病有关。他汀类药物偶尔会引起严重的肌肉炎症和横纹肌溶解症。

诊断多发性肌炎

很难诊断疾病,因为它是如此罕见。症状缓慢发作,并可能被误认为导致肌肉无力的其他疾病,特别是肢带肌肉萎缩症。

当一个人第一次看医生时,将讨论最新的症状或诸如虚弱的问题。将审查其他领域的现状。例如,皮肤,心脏,肺和关节。广泛的检查将集中在身体的这些和其他系统。可以注意到各种强度测量。多发性肌炎的显着特征包括最接近身体躯干的肌肉无力,以及肌肉酶的异常升高。

除了对肌肉力量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外,医生还将使用以下部分或全部信息,并进行测试以协助诊断。

多发性肌炎--全身受累

家族史 - 仔细研究您家中的肌肉疾病,以及您在疾病开始阶段的年龄将有助于您的医生区分多发性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症。肌肉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通常始于儿童早期。

肌电图 - (也称为EMG) 将非常细的针电极穿过您的皮肤插入待测肌肉。当您放松或收紧肌肉时,会测量电活动。电活动模式的变化可以确认疾病。可以通过测试不同的肌肉来检查疾病的进展。

肌肉活组织检查 - 手术切除一小块肌肉组织。肌肉活检可以显示肌肉异常。可以确定诸如炎症,损伤或感染之类的事物。还可以检查样品中是否存在异常蛋白质并检查酶缺陷。

磁共振成像 - (MRI) 扫描仪通过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的数据创建肌肉的横截面图像。可以从任何方向或平面查看这些图像。MRI扫描可能有助于检测肌肉的炎症。

多发性肌炎--范围广泛的多部位受累

血液分析 - 血液检查将显示肌肉酶水平是否升高。如肌酸激酶(CK)和醛醇酶。增加的CK和Aldolase水平可以显示肌肉损伤。验血还可以确定血液中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在一些诊断中,特定类型的自身抗体与疾病的某些体征或症状相关。皮肤或肺部受累,或疾病对治疗的反应。了解是否患有这些自身抗体可能有助于医生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大多数炎症性肌病 (即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在疾病过程中将具有异常的CK水平,尽管CK水平升高的程度可以变化很大。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类固醇可以改善CK水平,这些疾病中CK水平的增加可能是复发的先兆。随着慢性肌病患者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减少,CK水平会下降,并可能在肌营养不良的后期接近正常。

多发性肌炎的并发症 

吞咽困难 - 如果您的食道肌肉受到影响,您可能会吞咽(吞咽困难),这反过来可能导致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

吸入性肺炎 - 吞咽困难也可能导致您将食物或液体(包括唾液)吸入肺部(吸入),从而导致肺炎。

呼吸问题 -  如果您的胸部肌肉受到疾病的影响,您可能会出现呼吸问题,例如呼吸急促,或者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呼吸衰竭。

钙沉积 - 疾病晚期,特别是如果你长期患有这种疾病,钙会沉积在你的肌肉,皮肤和结缔组织中(钙质沉着症)。

多发性肌炎-广泛的钙化

治疗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标准治疗是皮质类固醇药物,以丸剂形式或静脉内给药。改善通常需要大约两到四周,但您可以服用药物几个月。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会产生严重且广泛的副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您的医生可能会逐渐将药物剂量逐渐减少到较低水平。 在高剂量时,它们通常导致食欲和体重增加,面部浮肿和容易瘀伤。它们还会导致出汗,面部毛发生长,胃部不适,腿部肿胀,痤疮,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恶化 ,并增加感染风险。可的松药物的罕见并发症是严重的骨损伤(血管坏死),可以破坏大关节,如臀部和肩部。此外,突然停止皮质类固醇会引起疾病的发作,并导致其他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和血压下降。

免疫抑制药物,如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可以减轻对泼尼松反应不佳的人的炎症。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吸收炎症的白细胞对肌肉的免疫反应来有效。现在许多类型都是常用的,其他类型仍然是实验性的。当与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时,不含皮质类固醇的药物可以减少皮质类固醇的剂量和潜在的副作用。这些药物包括硫唑嘌呤(Azasan,Imuran)或甲氨蝶呤(Trexall,甲氨蝶呤,Rheumatrex)。如果您的疾病非常进展或者您有复杂因素,您的医生最初可能会给予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以及泼尼松。一些医生将这些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用于不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的人。

进行物理治疗以防止肌肉萎缩并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范围。逐渐增强肌肉的物理疗法是多发性肌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何时开始,为每位患者定制持续的运动程度和四肢运动范围。

血浆置换 -这种治疗,也称为血浆置换,是一种血液清洁,其中从血液中去除有害的抗体。

放射治疗 -这涉及照射淋巴结以抑制免疫系统。

氟达拉滨 ( Fludara) -该药物可防止恶性细胞的进展和生长。

他克莫司 (Prograf) -这种移植排斥药可能有助于抑制免疫系统。他克莫司通常用于局部治疗皮肌炎和其他皮肤问题。

参考文献:

↵Lazarou IN, Guerne PA.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J Rheumatol 2013;40:550–64.doi:10.3899/jrheum.120682Abstract/FREE Full TextGoogle Scholar

↵Machado P, Brady S, Hanna MG. Update in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Curr Opin Rheumatol 2013;25:763–71.doi:10.1097/01.bor.0000434671.77891.9aGoogle Scholar

↵Vij R, Strek M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hest 2013;143:814–24.doi:10.1378/chest.12-0741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

↵Engel AG, Hohlfeld R. The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syndromes. In: Engel AG, Franzini-Armstrong C, eds. Myology. 3rd edn. McGraw-Hill, 2004:1321–66.Google Scholar

↵Tansley S, Gunawardena H. The evolving spectrum of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moving towards clinicoserological syndromes: a critical review. Clin Rev Allerg Immunol 2014;47:264–73.doi:10.1007/s12016-013-8387-6Google Scholar

↵Maeda MH, Tsuji S, Shimizu J.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associated with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Brain 2012; 135(Pt 6):1767–77.doi:10.1093/brain/aws106Abstract/FREE Full TextGoogle Scholar

↵Tanaka K, Sato A, Kasuga K, et al. Chronic myositis with cardiomyopathy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mild organ-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s. Clin Rheumatol 2007;26:1917–19.doi:10.1007/s10067-007-0698-7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

↵Gotthardt M, Bleeker-Rovers CP, Boerman OC, et al. Imaging of inflammation by PET, conventional scintigraphy, and other imaging techniques. J Nucl Med 2010;51:1937–49.Abstract/FREE Full TextGoogle Scholar

↵Kubota K, Ito K, Morooka M, et al. FDG PE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basic considerations and whole-body PET/CT. Ann N Y Acad Sci 2011;1228:29–38.doi:10.1111/j.1749-6632.2011.06031.xCrossRef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

↵Fuchs M, Briel M, Daikeler T, et al. The impact of 18F-FDG PET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arge vessel vasculitis.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12;39:344–53.doi:10.1007/s00259-011-1967-x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

↵Yamashita H, Kubota K, Takahashi Y, et al. Whole-body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polymyalgia rheumatica: evidence for distinctive bursitis and large-vessel vasculitis. Mod Rheumatol 2012;22:705–11.doi:10.3109/s10165-011-0581-x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

↵Owada T, Maezawa R, Kurasawa K, et al. Detection of inflammatory lesions by F-18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J Rheumatol 2012;39:1659–65.doi:10.3899/jrheum.111597Abstract/FREE Full TextGoogle Scholar

↵Pipitone N, Versari A, Zuccoli G, et al. 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myositis: a case series. Clin Exp Rheumatol 2012;30:570–3.PubMedGoogle Scholar

↵Tanaka S, Ikeda K, Uchiyama K, et al. [18F]FDG uptake in proximal muscles assessed by PET/CT reflects both global and local muscular inflammation and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 Rheumatology 2013;52:1271–8.doi:10.1093/rheumatology/ket112Abstract/FREE Full TextGoogle Scholar

↵Bohan A, Peter JB.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N Engl J Med 1975;292:344–7.doi:10.1056/NEJM197502132920706CrossRef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

↵Brooks BR, Miller RG, Swash M, et al. El Escorial revisited: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Motor Neuron Disord 2000;1:293–9.http://dx.doi.org/10.1080/146608200300079536Google Scholar

↵Sobic-Saranovic DP, Grozdic IT, Videnovic-Ivanov J, et al. Responsiveness of FDG PET/CT to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chronic sarcoidosis. Clin Nucl Med 2013;38:516–21.doi:10.1097/RLU.0b013e31828731f5Google Scholar

↵Hoogendijk JE, Amato AA, Lecky BR, et al. 119th ENMC international workshop: trial design in adult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10–12 Octber 2003, Naarden, The Netherland. Neuromusc Disord 2004;14:337–45.doi:10.1016/j.nmd.2004.02.006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

↵Studýnková JT, Charvát F, Jarošová K, et al. The role of MRI in the assessment of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Rheumatology 2007;46:1174–9.doi:10.1093/rheumatology/kem088Abstract/FREE Full TextGoogle Scholar

↵Yao L, Gai N. Fat-corrected T2 measurement as a marker of active muscle disease in inflammatory myopathy. Am J Rheumatol 2012;198:W475–81.Google Scholar

↵Degardin A, Morillon D, Lacour A, et al. Morphologic imaging in muscular dystrophies and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Skeletal Radiol 2010;39:1219–27.doi:10.1007/s00256-010-0930-4CrossRef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

↵Hak AE, de Paepe B, de Bleecker JL, et al. Dermatomyositis and polymyositis: new treatment targets on the horizon. Neth J Med 2011;69:410–21.PubMedGoogle Scholar

↵Selva-O'Callaghan A, Grau JM, Gámez-Cenzano C, et al. Conventional cancer screening versus PET/CT in dermatomyositis/polymyositis. Am J Med 2010;1

(0)

相关推荐

  • 血源性恶性肿瘤肌骨系统影像表现

    摘要血液恶性肿瘤包括一组有普遍性但临床表现各异的疾病,可以影响每一个器官.因为血液成分起源于骨髓,所以骨髓是原发或转移性血液肿瘤常累及的部位.血液恶性肿瘤在大部分影像技术上都会有所发现,包括平片,CT ...

  •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多发性脑腔梗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肝肾法治疗痿证 患者姓名:庄某男 1942-07-03 就诊时间: 2006-04-06 主诉:语言不清10月余,肌肉萎缩7月余. 现病史:患者去年八月脑梗,脑科医院诊断为:运动 ...

  • IIM患者外周血免疫特征

    编译:张婷(浙医二院风湿免疫科) 炎性特发性肌病(the inflammatory idiopathic myopathies ,IIM)是一组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肌肉无力,其特征为肌肉中促炎 ...

  • 硬皮病的肌病病理特征不单一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Julie J. Paik等人对42例伴随近端肌无力的硬皮病患者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肌活检中最常见的病理特征为非特异性肌炎和坏死性肌病,而且近一半的病例存在急性神经源性 ...

  • 双下肢无力的女性患者-少见的炎性肌病

    重医大附三院 神经疾病中心 摄影者 李铭 总是有人,不经意的离开,但是也有人,意外的到来.本期病例诊断的过程很快,但结果很意外.如果是已知结局,自然没有意外的惊喜.开始病例前,我们先复习下肌肉疾病的一 ...

  • 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属于炎症性肌病,是一组以骨骼肌间质性炎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病变局限于肌肉时称为多发性肌炎,若病变同时累及皮肤和肌肉则称为皮肌炎.虽然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自 ...

  • 四肢疼痛、吞咽困难、间质性肺炎、心肌酶谱明显异常……患者症状使诊断指向多种疾病,最终如何聚焦同一可能...

    病例简介 女性,58岁:慢性病程: 主诉:反复气促.吞咽困难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活动后症状明显,登楼梯2-3层时觉气短.呼吸困难,间有单声干咳,觉双下肢乏力,肌肉酸痛,伴 ...

  • 多发性肌炎的症状都有哪些

    2017-01-14 18:56:47 概述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多发性肌炎的病因并不明确,但是患者要多注意控制,那么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自身的身体问题,而且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多发性肌炎问题 ...

  • 多发性肌炎禁用药物有哪些

    导读:多发性肌炎禁用药物有很多,如果要帮助患者改善疾病,应该选择一种正确的药物来处理,毕竟多发性肌炎的严重性有很多,患者在选择用药的过程中,对于禁止服用的药物类型非常关键,只有选择药物方法合理,才能处 ...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IIM PM/DM)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IIM PM/DM)

  • 李氏砭法|虎符铜砭遇到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中年以上多见,女性略多.由于受累 ...

  • 颊针疗法|多发性肌炎的颊针治疗

    颊针班开课了 18年12月道生17.18期颊针精品班(广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颊针疗法案例 >>>初诊<<< 患者:女,63岁. ...

  • 我治疗多发性肌炎的方法

    近几年我治疗了十几例多发性肌炎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说出和大家分享. 1 此病多见于四十到五十五岁的妇女,此类患者情绪多较忧郁.    2 此病发病较快,炙残律较高. 3 我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辩证理 ...

  • 经方辨治多发性肌炎

    跟王付大师学用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习<伤寒杂病论>理论研究,结合临床经验,跟师抄方,分析医案,全面继承和发扬仲景文化,学经方,用经方,传承经方,发展经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

  • 多发性肌炎诊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肌群的间质性炎性改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无力,继之产生肌肉萎缩.如病变局限于肌肉则称为多发性肌炎,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