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校长、史家小学校长如何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将针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及竞赛活动的培训机构,进行严格规范整顿,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减负”措施,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分别谈了各自的看法。
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
鼓励学生实现“自我减负”
马景林表示,切实做到中小学生“减负”,第一,总量要有所控制,包括总的学习量、总的标准、难度要求等。第二,教师教学要有方法,这个有方法关注到学生本身,要有具体的一些做法,比如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学习科学这件事,老师应该有所了解,用最好的方式,而不是训练的方式,去教学生学习。这些加起来之后,在国家大的政策的影响之下,才能真正去实现所谓的减负的问题。
同时,马景林也鼓励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善于倾听和思考,通过掌握更恰当的学习方法实现“自我减负”。最关键的是要会学习,会学习这件事要有老师的引导,也有自己自我的这种体会,要听得进去别人讲的话,要在知识间建立联系,有一个很好的知识结构,要学会思考等等。这些东西对于自我的实施“减负”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马景林还表示,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需求,需求不一样,想做的事情就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孩子的负担,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
形成三方合力增强“减负”获得感
王欢表示,“一刀切”的量化规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校际间的现实差距;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各类“辅导班”“培优班”让家长“爱恨交加”,教师、家长特别是学生的“减负”获得感还不强。
王欢认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家长让孩子“上好学”的强烈愿望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异化成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不安和急功近利,“辅导班”成了一些家长的无奈选择。有限的课余时间被不断挤压,很多孩子“不是在辅导班,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长此以往负担怎能不重?
其次,基础教育承载了很多“基础”之外的内容。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元,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定位却不够清晰。越来越多的目标被加给学校和学生,越来越多的内容要“进校园”“进课堂”,基础教育承载了太多基础之外的东西,忽略了学生“长”的规律而过多关注“成”的效果。
第三,教育综合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为满足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师在大纲规定的学科课程外,还要开发各种实践课程、综合课程,课程体系膨胀过快、种类过多,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于是大量的作业被延伸到了课外。学科之间、学段之间、教师之间缺少衔接整合,“动手实践、创意制作、考察调研、亲子合作”等新的作业形式与日俱增,叠加起来成为沉重的负担。
对此,王欢建议:
一、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推进区域、集团教师一体化管理,不断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使优质资源向更大范围辐射,缓解供求矛盾。盘活政府投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引入社会志愿服务力量,让孩子“三点半”放学后有妥善安排,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规范课程设置、深化评价改革,有针对性地做好“减负”“四则运算”。“加法”,就是把孩子的睡眠和运动时间加上去,把亲近自然和兴趣爱好加上去;“减法”,就是严控课内外作业的数量、种类、形式、难度,把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乘法”,就是把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成倍拓展;“除法”,就是将违规的校外补课、办班,以及各种违反学生成长规律的比赛坚决去除。
三、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主阵地的内涵式“减负”。在课程开发中尝试打破学科边界,发挥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推动育人模式的系统变革。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打破学科分割,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研修培训模式,让各级管理架构服务于学生整体发展。
四、大力宣传“基础教育为人生发展奠基”的价值取向,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让家庭教育回归本源,培育亲情、传承家风、养成良好习惯;让社会教育规范有序,使孩子尚德明礼、关爱他人、多样发展;让学校教育回归本质,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三方互为补充、良性互助,在“减负”问题上形成合力,让“减负”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