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告诫:人生有两大困境,陷入任何一个都难以摆脱,要注意

一,卷首

《水浒传》中,有108位梁山好汉。若站在更高层面上去观察便会发现,他们大部分人都陷入到了“人生困境”之中,于是抱团在梁山上,进行各种突破。

所以《水浒传》从这个角度来言,便揭示出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人生有两大困境,陷入任何一个都难以摆脱。对于我们来言,必须就要提起注意了。

二, “囚徒”困境

所谓囚徒困境,听着很恐怖,定义也很高大上。但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唯利己的选择。

经典模式是:两位嫌疑人被抓住,但警方却没掌握他们多少犯罪证据。于是告知,倘若你们坦白,最多判8年,若抵赖则10年。然后一人一屋,思考人生后的结果是,两人都坦白了,被判8年。可真实情况却是,若两人都抵赖,则最多一年!

其实在《水浒传》中,有比这更经典案例,这就是林冲。他被鲁智深救下后,董超和薛霸,多次套话鲁智深,想知道是谁,却都没成功。哪料当鲁智深一离开,林冲就主动交代出了鲁智深的底细:“这个直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这就是林冲在《水浒传》中,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林冲自出卖了鲁智深后,就陷入到了“囚徒困境”中。虽后来他多次努力摆脱,为此不惜火并王伦,主动推举宋江等等,最终非但无法挣脱,反而悲哀病死。

这便是“囚徒困境”的可怕。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困境?答案在最初就给了,那就是:唯利己的选择!

如林冲为何出卖鲁智深?是为了向高俅表态,也就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罢了,结果非但没如愿,反而遭到高俅追杀。后来当鲁智深上梁山后,就再也不叫他“兄弟”了,而是直接喊“教头”,从此在梁山上,两人形同陌路一般。

还有杀王伦后,林冲为何非要推晁盖当大哥?因为只一个“杀大哥”的罪名,林冲就无法立足江湖了。他若当上梁山大哥,梁山的江湖名声还要不要?

因此林冲先推荐晁盖,又让位吴用和公孙胜,落下个“拥主之功”而已。但从此也就注定了他,只能存活在梁山这个小圈子内。

所以,一个人之所以陷入“囚徒困境”之中,就是因过度自私导致!凡自私者,他的人生路,无不是越走越窄。甚至有时候,明明知道前面陷阱或困境,也只能坠入其中,而施救者也非常稀少。

不信?看下鲁智深。他从来都是主动选择,哪怕因此而落难,也有人出手相助。为何就没有遭遇“囚徒困境”呢?道理已经不言自明了——鲁智深无私,林冲自私!

同时,许多梁山好汉们都如林冲一样,遭遇了“囚徒困境”,如宋江,吴用,雷横等等一大批,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坑恩人,害好友,无所不用,结果最后把自己给玩得走投无路,成了真正的人生囚徒。说来说去,做人还是要厚道些好,不可太过自私!

三,认知困境

倘若说,林冲是“囚徒困境”的代表,那么这“认知困境”的代表是谁?另一位梁山倒霉蛋,杨志。当然还也包括了秦明,扈三娘等一批人。

何为“认知困境”,说形象些就是:自己画了个圈圈,自己却反而坐在里面出不去了!跟“囚徒困境”属于大反差,他不坑别人,却专门坑自己!

就说杨志,他在水浒江湖中,可谓是处处显得矛盾。奉命给皇上押运花石纲,翻船后他却逃避责任,给逃跑了!自信满满去京城跑官,却落得一文不名,反杀牛二。押运生辰纲被劫后,他先要自杀,却又突然想明白了过来,不自杀了。

这就是杨志,你能说自私吗?不能,毕竟他不坑人!可为何总这么拧巴,以至于把自向死里坑呢?就是遭遇到了“认知困境”,啰嗦些说就是:我是名门之后,金刀杨令公的嫡系子孙,我就是要博个功名,恢复祖先的荣耀!

也就是说,他从来想得都很对,但做起来就离谱了,似乎总是“智商不在线”,深层次原因则是,缺乏理智或执行力等——其实就是因看不清自我,故而认知上发生了问题。

一旦陷入这种困境,极易被鸡汤“毒死”。如秦明,老婆都被宋江坑死了,却还认为宋江义气,是好大哥。

杨志明明知道朝廷不可靠,却在鲁智深和武松反对宋江招安时,他作壁上观,就是相信朝廷招安,杨志能“得志”。梁山上陷入这种“认知困境”的人,也是一大批。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很简单却又很难。

说简单,是因就四个字:多学多思!说难是因为,能做到太难!

因此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多一些自省。因为自省代表着让自我回归,理性回归,起码能拥有辨别力。当然若再牛一些,就是执行力提高了。

如燕青,武松,都说这哥俩聪明或精明,不正是因他俩都拥有自我,且执行力超强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