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了!一战苏德都想停战,为何苏联割让了100万平方公里领土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十月革命

列宁说:“我们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第一次大规模地利用了帝国主义者之间的矛盾,使社会主义终于占了便宜。”

列宁说的这个便宜,是什么呢?那就是1917年11月(儒略历10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并且巩固了革命的成果。

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个政府并存的时期,社会主义苏维埃俄国宣告成立。为了巩固革命的成果,换取宝贵的喘息时间,在列宁的主张下,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正式退出了一战。此后,该条约的签订一直被视为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伟大胜利,但回望历史,理性思考,《布列斯特和约》真的如同列宁与后世所认为的那样吗?

《建党伟业》中列宁在演讲

一、《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苏俄建立后,面临的局势十分困难,西线有跟同盟国的战事,国内白卫军不断发动叛乱,苏维埃红军此时的力量还是很弱。摆在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的是内忧外患的局面,如果现在两头兼顾,换来的恐怕是临时政府的下场。为了巩固国内的革命成果,布尔什维克决定与德国谈判,退出战争以换取宝贵的喘息时间。

影视剧中年迈的列宁

其实,十月革命爆发后第二天,苏维埃二大便通过了《和平法令》,呼吁与各国停战,并确定了条约签订的原则“不割地与不赔款”。虽然当时尚不具备签订全面停战和约的条件,但《和平法令》的颁布,无疑释放了一个巨大的信号——苏俄极其渴望停战。于是同年11月20日,苏俄与德国两方便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开始谈判。签订了《停战协定》后,12月9日,正式的和约谈判开始。

会议现场

但事情的进展并不如预期顺利。德国虽同意签署和约,但也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不仅要求苏俄赔款60亿马克,更要求苏俄割让德国占领了的波兰、立陶宛等地,并承认乌克兰、芬兰的独立。突然间,国内一片哗然,这完全违背了《和平条约》中“不割地不赔款”的原则,摆在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的,更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要不要接受这个近乎“卖国”的和约?

布尔什维克内部意见发生了分歧,列宁坚持签订和约的决定始终没有被通过,谈判一度陷入了停滞。值得一提的是,谈判的首席代表也由越飞换成了托洛斯基。但托洛斯基谈判技巧不成熟,他在谈判桌上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让士兵复员回家,保持不战不和的状态,把苏俄的底细全部暴露给了德国。在托洛斯基拒绝签字回国后,德国发起了对苏俄的猛攻。

1918年2月24日,在德国最后通牒的压力下,列宁的决议终于获得托洛斯基的支持,以多数票通过,决定与德国签署和约。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生效,苏俄如愿以偿退出了一战,但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丧失了领土约 100万平方公里、马克60亿和人口约6000万,生铁、原煤不计其数。

协约签订后的局势图

二、局势与三种选择

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德国停战的愿望似乎也很强烈。德国自身深陷双线作战的泥潭中,对他来说,重要的是西线与法国的战场,但俄国,却牵制住了其一半的兵力。德国方面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现状,并且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行动,将50个师、5000门大炮共约100万人的兵力从俄国运往西线,准备放松东线战事。恰逢此时,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相继爆发,德国看到了停战的曙光。

一战战场

摆在德国面前的有三种选择:第一种,与苏俄签订和约,获取极大的战场利益,光荣退出东线战场;第二种,与苏俄只签订停战协议,集中人力、物力到西线;第三种,与苏俄保持不战不和的状态,只留下小股部队佯装战争还在继续。

无论是哪一种,德国方面都可以接受,都可以达成他的战略目的。但无疑,德国敏锐地察觉到了苏俄的停战意愿比他还要强烈,于是就利用苏俄的心理,签订了对其最有利的一份和约。

一战战场

苏俄方面,并非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战略局势,布尔什维克内部就相应地分成了三派。第一派以列宁为首,主张立即签订和约,快刀斩乱麻,就算付出惨痛的代价,也要停战。因为列宁觉得,要是继续参加战争,“我们党和劳工的精华丧失了”,很明显,这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思。但他的确忽视了德国也同样面临窘况,对外部战略局势似乎未作充分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德国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心理,才步步紧逼,签下了一份不平等的《布列斯特合约》。

列宁演讲

第二派以托洛斯基为首,主张保持“不战不和”的状态。这种判断不无道理,也是对苏俄最有利的一种状态。战争后期,美国也加入到欧洲战场,战局朝着对德国更为不利的方向进展,苏俄也不应当过早地退出战争。但托洛斯基近乎于理想主义的外交策略和天真的构想使得他的方案付之东流。

托洛斯基觉得德国已是强弩之末,更渴望停战和平,甚至认为只要布俄国立即退出战争, 德国人肯定马上就同意不割地不赔款。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外交谈判桌上,他不仅向德国全盘托出了苏俄的处境,更是直接宣布士兵复员,自己将谈判的砝码扔掉,让德国看到苏俄无力反击的现状。

托洛斯基

列宁对这一情况大为恼火,批评道“苏维埃政府要复员军队,现在要收回这一声明那就意味着苏维埃政府的垮台”。德国也抓住了这一点,用军事力量逼迫苏俄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正是因为托洛斯基在谈判桌上犯下重大的失误,才会在最后向列宁妥协,同意立马签订和约。

其实再看“不战不和”的策略,虽符合苏俄利益,但能否保持,如何保持,如何应对国内反战的情绪,以及如何应对几方帝国主义势力,都是一个未知数。

第三派以布哈林为首,主张继续战争。他们认为“国际革命——也只有国际革命, 才是我们的救星。”没有力量与德军大规模作战,那就打游击战争,同时将革命的火焰向外燃烧。而且他觉得就算签订了协议,苏俄也换不来喘息的时间。这种想法是幼稚的,游击战在当时也不被主流大国所接受,更何况采取游击战的方式,更会让苏俄陷入战争泥潭,步临时政府的后尘。但其对于过分看重和约的警告,在日后得到了验证。

三、条约真的换来了喘息吗?

由于德军猛攻的压力,《布列斯特和约》最终签订,但看向之后的历史,和约真的如同列宁所说的那样,占到了便宜吗?

我们暂且不论条约本身使苏俄利益受到的损害,只看是否达成了其战略目标,获得喘息的机会。有几个事,可以很好地反映真相。首先,德国并没有立刻停止对苏俄的进攻,仍然继续深入并掠夺苏俄领土。1918年7月,德国大使米尔巴赫伯爵在俄遇刺身亡,更给予了德国口实。苏德两国又签订了一系列的后续条约,苏俄还要向德国多支付60亿马克,虽然或许苏俄没有兑现,但完全摆脱战争,却没有实现。

《布列斯特和约》

更为严重的事是“捷克军团事件”。捷克在一战后期从奥匈帝国中独立,曾经帮助奥匈作战的捷克军团,便成为了奥匈帝国的敌人。而这5万人的捷克军团恰恰作为战俘,掌握在苏俄手中。对于苏俄,这无疑是个烫手山芋,国内经济困难,不能支持白5万战俘,而如果直接送他们回国,奥匈帝国也不允许,毕竟不再是敌对国,无法直接放虎归山。

两难的境地下,苏俄方面做出了一个极为冒险的决定。他们决定不在欧洲的边境线上释放俘虏,而让他们荷枪实弹,坐火车从西伯利亚到海参崴,再坐船从西欧地中海回到自己的祖国。不出所料,捷克军团到了海参崴,便爆发了哗变,布尔什维克又陷入到紧张的局势中,一直到1920年,捷克军团才被彻底镇压。

捷克军团回国路线

国内党内,由于条约布尔什维克也面临危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激增,更是痛斥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卖国。曾经的盟友,左派社会党人,由于条约的签订,也成了布尔什维克的反对派,策划了多场谋杀活动,甚至将列宁炸为重伤。党内,布尔什维克爆发了创建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面临着分裂的风险,已经到了列宁以辞职相逼的地步。这种党内生活的不正常化,恐怕是列宁也是没有想到的。

斯大林

文史君说

曾经听到过对《布列斯特和约》很好的比喻,十月革命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得到了一个面包。列宁的方案是偷偷摸摸躲在厕所里吃,托洛斯基的方案是光明正大地吃,布哈林的方案是跑到其他乞丐面前炫耀着吃。于旁人看来,或许托洛斯基的选择是最为合理的方式,但设身处地去想,列宁的方案或许才是一个理性的人会作出的选择。

今天来看,由于布尔什维克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外交操作上的失误,就实际效果看,《布列斯特和约》并没有到达预期的战略目的,从长远来看,苏俄丧失的领土,在废除了《布列斯特条约》后,依旧有许多未能收回。党内的分裂与政治生活的不正常,也正是在此时埋下了伏笔。无论是条约本身还是实际效果,都不能称之为一场胜利。但回到历史的特定环境,《布列斯特和约》本身不能掩饰苏俄和布尔什维克的不成熟与幼稚,但是去掉“事后诸葛亮”的上帝视角,选择停战签订协议,也是无可厚非的。

参考文献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弗里茨·费舍尔:《争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赵冠峰:《布列斯特合约质疑》,《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