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问题,不过这6类而已。

垃圾分类是这两年才提出来的较为新鲜的概念。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现在很多小孩儿都能知道垃圾应该怎么归类了。

然而, 当问题发生后,你是否有想过将问题(困难)分门别类地处理呢?

例如以下这种分法。

第一种:不知道。(目标类)

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完全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因此才觉得做起来困难。毕竟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那四周肯定是一片迷茫。

因此,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最大的困难。

第二种:不会做。(流程类)

不会做分类几类:流程不熟悉、专业能力不精通、关键环节没有经验等等,这些都是不会做的常见情况。

第三种:做不到。(资源类)

我之前分享过幸存者效应。所谓的幸存者效应就是我们看见的都是那些成功被人们所看见的人士,或者那些成功的失败者,而那些更多的人,如你我,则不被人们所关注,人们也没兴趣来关注。

为什么开始就提到这个呢?因为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说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敢于尝试,担当,冒险”等等这些品质就能够成功,当然,这些品质可以助推事业的成功,但却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呢?你自己评价一下自己,“不努力吗?”当然不是,想想那些农民,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都在田间干活。一年下来,收割的庄稼换成钱,然后再除去种子钱、肥料钱、农药钱等等一系列的开支,最后在均摊成日工钱,简直就少得可伶。

你觉得他们不勤劳吗?不是的,因为他们缺少有效的资源。

同样的,你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和你的上司,手上可利用的资源肯定不会一样。

第四种:不想做。(意愿类)

我还是想引用大学一位老师所说的:“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很现实的一句话,想必这位敢说真话的老师背后也有很多经历吧。

所以,有时事情并不是你做不到、完不成,而是你压根就没有去做的意愿。

只是,你把自己不想做的意愿当成了“困难”,将其“合法化”了。

第五种:没想到。(风险类)

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 身边很多人都有一种习惯——“马后炮”。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结果已经呈现,然后才分析,才去埋怨,才去怪这怪那,“要是XXX就好了。”

然而,人生的每一次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没有重来的机会。

因此,考虑问题时,首先就要考虑到风险可控原则。

举个例子,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并给了你Deadline(截止日期)。你想着这么简单的事情,几个小时肯定就能搞定,暂且先放一放。

当最后期限来临,你自身发生什么意外,比如家庭因素;又或者外部出现意外,比如领导突然要用,把时间提前等。

但不管怎样,在最后期限之前你不是做不完,就是和预期相差很大。

这里可参考阅读:禀赋效应:我是怎样把到手的钱丢了的?

这些都是没有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随时考虑“安全边际”,这才能让人生这艘船不至于常常撞上暗礁。

要知道的是,一个动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往往只是历史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点;然而,对于我们一个家庭,一个人来说,往往就是一生。

有的错,试不得;

有的风险,碰不得。

第六种:做不完。(决策类)

这和第五种的差别是,后面这种是属于决策上的问题。

你暗自估算完成这件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或者很简单,可以留在最后,而没有进行具体的计算考量。

比如上面那个例子,你答应了领导的交代,但放着直到截止日期前你才开始去做。然而,这时你才发现,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原因就是你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把问题(困难)分类,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对于第一种不知道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就需要去找寻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才能接着下面的步骤。

就像《银河补习班》中这样的一句台词,“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以换句话说,做事情就像射箭,目标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路虽远,行则将至。

对于第二种,因为不熟悉,所以恐惧;听同样因为 不熟悉,所以畏惧。

那么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可以去专门学习这类技能,或者请教那些有经验的前辈,多花点时间熟悉流程等等。

后面的四种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将问题分类,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快地解决问题,并且通过不断地解决一个个自己原来认为很困难的事情,提升自己的成就感以及自信。

遇到事情,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先梳理,弄清病根,然后才是对症下药,直击本质。

事虽难,做则必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