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分教师总是问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做课题还晚不晚?”事实上,对于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很好回答。因为,从相关主管部门课题申报立项的时间节点来说,上半年如果已经立项了,现在立项课题已经晚了,因此只能等到明年再申报课题了。但如果从中小学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的工作出发,那么现在做课题并不晚,甚至随时都可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显然,做课题晚不晚,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我们认为,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时候做课题都不晚。或者换一句话说,中小学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课题研究工作。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中小学教师每天都生活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场,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课堂、课程、学生、班级等都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那么这些实际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源泉”。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一篇文章《要搞真科研》中有这样一段话:“什么叫‘教育科研’?我给老师们经常是这样说的:‘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我还说:‘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我们教育本身的需要,或者它就是教育本身……课题从何而来?我认为,教育科研应该目光向下,对准课堂,对准心灵。‘目光向下’,就是不要从文件中找课题,不要从领导人的讲话中找课题,而应该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找课题……我说教育科研要‘对准课堂,对准心灵’,就是要把每一天的教育实践都当做教育科研。”在这段话中,非常清晰、真实地揭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本质,主要体现在:1.教育科研就是带着思考的工作,或者说在工作中积极反思就是教育科研;2.课题就是问题,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3.课题研究就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是“份内”的事情,或者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必需品”;4.课题来自于课堂、来自于学生、来自于班级、来自于课程……从李镇西的这段话中,很好地说明了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工作是没有时间节点的,只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实际难题,就可以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当然,由于我们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因此我们的科研并不一定都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工作,也不一定都要填写课题立项申报书。有部分比较棘手的难题,我们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更持续地探究,可以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探索,可以填写立项申报书。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大部分问题,可能经过思考或者文献查询或者请教身边的“名师”,我们比较容易解决,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填写课题申报书了。也就是说,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要尽量简单化、实用性,以解决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为目的,而不要过于强调形式化、书面化和复杂化。尽管目前已经过了某些相关部门课题立项的时间节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开展实际的课题研究工作。在相关部门明年发布立项通知时,我们把该课题整理进行立项申报就可以了,显然这比到时候到处“找课题”要简单、轻松多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工作,明年再申报一次即可,以满足我们的“功利性”需求。事实上,我们并不反对部分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功利化”倾向——获奖或者晋级晋职,这是现实的需要,我们也不要“避讳”。就像我们中小学教师既要献身于教育教学事业,当然也要考虑工资待遇,因为教师也是人,也需要生活,甚至需要更加体面的生活。我们不能因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耻于谈工资待遇,这显然是有悖于常理和人情的。但是,我们反对“假研究”,反对过于“功利化”,就像我们不能只谈工资待遇而“误人子弟”。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最好的课题研究工作,就是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有机结合,二者不能偏废,也没有必要偏废。哈佛大学有一句经典校训:“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不言而喻,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工作是没有时间节点的。只要你愿意做课题,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任何时候都是做课题的最好时候。(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