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时光 丨 咫尺繁华的小站——梨树湾
第612个故事
咫尺繁华的小站——梨树湾
作者:曹进
题记:
再一次来到梨树湾火车站,是在等待那份情感的归来。天空中纷飞的小雨,依旧是那么温馨和婉约。我定定地注目着,生怕遗漏一点一滴的曾经。我呆呆的期盼着,在轻柔的雨丝中飘逸,在天空中潇洒轻盈,我相信往昔会翩翩飞来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梨树湾,离沙坪坝不足两公里的三等火车小站,储存着我许多儿时的记忆,放飞着许多少年的梦想,还有很多解不开的枷锁。
如今,它周边的城市已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与她相伴的只有一根根锈迹斑斑的铁轨。经历风雨的站台和字迹模糊的站牌,如城门般的桥洞依旧,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尘埃沧桑,锃亮着我故乡的昔日风景。
在记忆的小站上,一列列载满过去的列车从此出发,停靠着一节节装满故事的车厢。
一九六零年,刚刚建成的梨树湾火车站,当时还仅仅是为重庆钢铁公司运送歌乐山的矿石。车站旁边有我国第一条运送矿石的索道。还小的我每天听到歌乐山脚下的梨树湾火车站的汽笛声,没有见过火车的我有了去远方的梦想。
一天,我和几个发小来到梨树湾火车站,第一次看到真实的火车。黑黑的蒸汽车头,冒着浓浓的白烟,轰隆隆风驰电掣飞过时,站在铁路边上的我们,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的傻样,列车过后又是紧张释然的爽快。然后,小伙伴们跑到轨道旁边,俯下身一只耳朵贴着铁轨,听着远去的列车与轨道“空空”的声音,梦想坐上那吐着白白的蒸汽的列车,穿梭在群山峻岭之间,追逐我的梦想。
一次和几个伙伴到梨树湾火车站耍,一个叫朱的同伴,由于俯身听轨道上列车的声音太专心了,当列车离他很近时,在我们的惊呼下他才忽然起身。但是已经晚了,他被列车卷起的风带向列车,手臂被列车厢挂掉了一层皮,留下了永生的印记。
梨树湾火车站的铁轨向着烈士墓双碑方向延伸,就到了重庆特殊钢厂。路过川外和西政的那一段,成为大学生们读书和谈恋爱的好地方。
那些年许多大学生,周末从市里各个地方乘车来到沙坪坝,喜欢沿着这条很空闲的铁路走到川外和西政,一路上摆谈着周末在家的趣事轶闻。
那时没有电话和电脑,相互交谈就成为了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渐渐就留下了人们称为“川外小铁路”的一段情怀。
今天,虽然那段铁路已经废弃,但因为有那一段不可多得的情节,政府还是将那段铁路以及沿线进行了保留和打造,以还原那段时光的情景和情节。
1967年的冬天,驻渝部队54集团军换防离开重庆,学校组织学生去欢送。我们津南村小学班上很多同学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那是一颗颗尊敬和热爱解放军的淳朴而激动的心灵。天还蒙蒙亮,几个同学就挨家挨户叫醒同学,步行来到到梨树湾车站时天刚刚亮。
不知等了多久,我们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一队队背着被盖,步伐整齐的解放军走上了站台,我们把纸做的红花给那些士兵戴上。梨树湾火车站顿时沉浸在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里。
解放军战士们却个个神色凝重,甚至还有的泪流满面,依次登上黑色的火车货车车厢,将头堆挤在车门口,随着列车缓缓驶离。许多解放军战士挥着手臂哭泣着说“山城人民再见”。依依惜别,那情景今天依然记忆犹新。
那天送完解放军后,我们往沙坪坝走。路过一个叫红槽坊的小街,它紧傍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有一家人声鼎沸的茶馆,旁边有一个年轻的女老板开的小食店。
我和几个同学就在那儿吃豆花饭和蒸鸡蛋。饭菜香味之余,我们又想到那些在闷罐车里的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们,不知道他们要去到哪里,怎么吃饭,怎么睡觉,一种童真的担心油然而生。甚至,几个同学还哭了起来,流下纯真稚气的眼泪。
后来,随着襄渝铁路通车,沙坪坝也有了火车站。很长一段时间里沙坪坝火车站都叫重庆北站,而梨树湾站也曾叫过重庆西站。
重庆站到北京的京渝9次、10次特快列车也要经停沙坪坝,去武汉、去拉萨的特快列车也要路过梨树湾,许多南来北往的列车,都要停靠梨树湾车站,带来了梨树湾车站的繁华,整个车站到处闪烁着红绿的轨道灯。
1975年我成为了下乡知识青年,离开生活了十多年的故乡,去到一个对我来说遥远陌生的地方生活。
每年春节前,要翻山越岭走几十公里路来到成渝铁路边一个无名小站,加入肩扛背挑返家的队伍,挤在熙熙攘攘充满各种味道的车厢里,坐一天的火车回家。
在火车有节奏的声响声里,我想到故乡旁边的小火车站——梨树湾。想到宁静的夜晚偶尔可以听到汽笛声,而在那儿只步行两公里就可以到家,心里就是一阵温馨的暖意升起。
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去了外地工作,成了“铁道游击队”的一员。
每周六下午下班后坐火车回家,三个小时颠簸后列车路过梨树湾车站,正是华灯初上时分。望见沙坪坝的繁华灯火时,就开始整理行李,整理心情,归心似箭。
而每周一的清晨,当城市还在睡梦中时,我乘坐的列车悄悄地驶离灯火阑珊的都市,路过梨树湾,意味着我又开始离开故乡了,又要开始一周的艰难跋涉了。
梨树湾小火车站,就这样一次次地用它的轨道延伸着我的记忆,一遍遍地用它故乡的色彩涂抹着我的生命。
时光飞逝,随着高铁的开通,梨树湾慢慢退出曾经华丽喧嚣的舞台。这个前身是重庆西站的小站,已经被离它不远处的新重庆西站占尽了昔日风光。
如今,停靠在梨树湾小站生锈铁轨上那布满沧桑的绿皮车,除了满是儿时的回忆、少年的追风、中年的繁忙,就是老年的感叹。
它仿佛是一颗曾经璀璨的明珠,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过往的时空里依稀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朵朵浪花。小站火车的桥洞依旧,小路弯弯如初,只是沙坪坝的喧闹繁华近在咫尺。
梨树湾的记忆在老一代沙坪坝人心中是难以抹去的。就像南海边一年雨季来临时的飓风,如约要来拍打我的脑海掀起往昔的翻江倒海,摇响串串清脆的往事的风铃。当我重拾四十多年前回忆时,她又像柔软的水草轻轻在心海抚过,慰籍我难抑的情怀。
在记忆里,沙坪坝的西边一隅,在苍松密布的巍峨歌乐脚下,有一个小小的梨树湾火车站。晨曦中,硕大的芭蕉叶在袅袅晨霭里若隐若现,犹如在仙境一般。
小街上,中午的骄阳照着被历史磨练得无比光滑的石板路,折射出斑斑驳驳的光芒。黄昏时,没有栅栏和围墙的小站宁静可爱,人们可以随便进出看列车去来,循着布满锈迹的铁轨散步。
吃过豆花饭的小餐馆是否还在飘香四野?餐馆里年轻漂亮的老板娘是否还依旧盘着发,优雅地守着她那家小店,脸上是否依旧挂着明亮迷人而自信的笑容?
有人说,要看中国六十年前,可到印度。要看中国三十年前,可去越南。我说,要忆沙坪坝的四十年前,可以到梨树湾。时代的列车留下的曾经风光的小站,有被遗忘的绿皮车,有难以忘怀的锈迹斑驳的轨道。
当你在闪烁的霓虹灯下滋生迷茫时,当你在高楼林立之间弥漫出一种浮躁时,也可以到梨树湾,看看几十年如一日的小站,她会给你一种韧性、一种淡然、一种冷静、一份信心和理性。
当年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上映过后,有许多重庆人纷纷到云南蒙自的米轨老火车站上去打卡拍照。其实,梨树湾小站就停留在我们城市曾经的时光,停留在我们城市曾经的呼吸和脉搏,也凝聚着我们城市曾经的“芳华”。
人生度过一个甲子风云,我已记不清来时的路有多么泥泞坎坷。但是,一座城市不管怎样繁华气派,不管多么现代风华,在高楼林立背后总有一条青石板的老街,在霓虹闪烁的不远处总有一座难遗忘的小站,会把你带入时光的隧道,回到曾经艰辛而美好的往昔岁月,走在好似不在今天的错觉之中,充满着回到过去的魔幻之中,人生美好时刻也许正是在此吧。
梨树湾小站,咫尺繁华就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