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下涌动的温暖

从左至右:杨洋、盛原、徐惟聆

经历了疫情影响下一波三折的2020年,2021年1月10日,上海交响乐团以一场生机昂扬的音乐会,开启了崭新的一年。整场音乐会给人最大的观感是,温暖豁达,强健挺拔,有一种从声音触及到精神层面的光亮,让人在寒冬中感到活力与振奋。

上半场的曲目,门德尔松《d小调为钢琴、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是一首很少上演的杰作,每个乐章的旋律都极致唯美。14岁的门德尔松深度研究了巴赫、莫扎特等前辈音乐的精湛乐思,在古典结构之上,倾注了他那金光璀璨、犹如香槟般的少年情趣。

担任本场小提琴独奏的徐惟聆,不仅是一位独奏家、教育家,还曾在上世纪90年代长期担任香港管弦乐团首席,与乐队合作方面经验丰富。在门德尔松的这部协奏曲中,令我深有感触的,不仅是小提琴与钢琴的激烈碰撞、如歌的对唱,还有徐惟聆与弦乐队合奏时,飘荡在音乐厅里的那种蓬松的、舒展的、丝绒般的声音质地。

门德尔松的这部协奏曲长久以来被束之高阁,阿格里奇和克莱默的唱片录音,一直被视作这部作品的典范演绎,在这张著名唱片中,阿格里奇的钢琴声部激情热烈,克莱默的小提琴声部睿智沉稳,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

在本场音乐会上,我们欣赏到的则是相反的一面。担任钢琴独奏的盛原,是一位成熟稳重的、有着学院派气质的演奏家,他在与徐惟聆搭档演出时,谦逊而优雅地伴随着炽热激越的小提琴独奏声部,宛如一出精心布局的歌剧二重唱,飞扬与沉淀,动感与凝伫,力量与柔情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平衡。

音乐会片段

上半场的返场曲目,是肖斯塔科维奇《5首为双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小品》选段,由徐惟聆的高徒、上海交响乐团年轻的首席柳鸣,与两位独奏家一同演绎。去年疫情严峻之际,徐惟聆曾与小提琴大师文格洛夫在网络平台,在线合奏了这段动人的旋律,用音乐向大家传递温情。

如果说,上半场小规模的编制,展现的是一种室内乐的玲珑雅致,那么下半场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则仿佛走出室内,投身于广袤博大的自然风景中,感受冰雪消融之际,大地涌动着的强大生命力。

我认为指挥家杨洋非常善于诠释这类编制庞大、乐思汹涌的交响作品。我曾在杭州听过他数十场音乐会,他对马勒、理查·施特劳斯、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大规模交响乐的演绎,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指挥马勒的交响曲,需要非常清晰的思路,梳理清楚需要展现的精神层面和思绪脉络,在不断衍生、扩大、膨胀、交织的声部迷 宫中,选择一条具有说服力的路径,让听众在声音的丛林中找到旋律流淌的方向,否则在长达近一个钟头的时长内很容易令人失去耐心。

我很喜欢这场音乐会上杨洋和上海交响乐团对马勒《第一交响曲》的演奏思路。这部经典之作,有诸多伟大的指挥家和名团的版本,然而,每个版本呈现出来的气质面貌却千差万别,尤其是在现场聆听,感官差异更甚。

第一乐章是一个大地复苏的动态过程,指挥家一开始将三位小号手安排在舞台之外,让木管的婉转啼鸣、弦乐的潺潺涌动,与远处富有金属光泽的小号声隔空呼应,让整个交响声场极大扩展。这让我想到此前,迪图瓦大师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三乐章“田野景色”时,安排舞 台与场外的笛声呼应,勾勒出寂寥空旷的田野暮色的高明手法,这无疑是听感上的绝妙灵感。

粗野雄浑的第二乐章,让我感受颇深的是,杨洋对于同一段旋律重复时,会精心突出其中不同的声部,使得相同配器、相同旋律的再现不会显得单调,有情绪上的变化和对比,有持续动态的逻辑层次推进。

整部作品最为人熟知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葬礼进行曲,描绘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为猎人送葬的场景。这个乐章沉重、缓慢、悲情,又夹杂着酸讽、幽默、活泼。这个情绪诡异复杂的乐章,非常考验指挥家,我觉得杨洋的演绎是站在对全曲大的情感基调和波动之上的,展现出的是哀而不伤,乐观健康的情绪。

末乐章一开始就是以惊涛骇浪的气势开场,在这个庞大的、不断变幻的乐章 中,富有力量的动机在各个声部之间清晰地传递,始终保持着一口气在推进音乐。结尾处,圆号手集体起立,用最后一股强劲的动能,推举着整个乐团扑向高潮,令听者热血涌动。

在离开音乐厅时,我听到几位资深乐迷感慨:这场音乐会的发挥远超预期。

文  |  徐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