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基本要求:反思质疑
-- 共1400字 / 阅时3min --
上期[周三]栏目我们介绍了批判性思维中批判性精神的最低要求——独立思考的内容。
这期文字我们说说批判性精神的基本要求:反思质疑。
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我们这里要说的反思质疑的精神,由“反思”和“质疑”两部分组成。
反思,是对自己思考的观点进行再次思考。
反思不是重复,而是将思考对象从原事物转移到了对它已经形成的观点上,并对这个「观点」及其「推导过程」进行推敲、审验和评估,核查前一次思考过程可能存在的偏见、妄念等缺陷。
好比,看到一辆陆地巡航舰觉得“这车很霸气,值得入手”——初始的观点,反思则意味着要问“为什么说「它很霸气,值得入手?」”,来核查之前用哪些理由支撑它“霸气”,又用哪些理由支撑它“值得入手”?这些理由是否真实?这些理由与观点是如何关联的,能否推导出这个观点?
02.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是反思之所以能进行的动力。
指的是听到观点或看法时不盲从,而是本能的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么说?理由何呢?理由真实吗?理由和观点相关吗?……如此,对一些观点或看法是否是值得信、行动方案是否合理等持疑问,就是质疑。
好比,看到“国家提倡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在本地过春节”,有人就说“这样的倡议非常好!”,也有人说“这是强制约束公民的自由权益”……那么,你觉得谁更可信?
质疑,就意味着去探究各观点背后的理由是什么、理由是客观的还是臆造的、理由和观点是正向关联的还是无关的……从而弄清各种观点的可信程度。
当然,质疑不是情感性的怀疑。不是诸如:大华和小米意见不和,就是因为在A事上小米得罪了大华;强子不赞成龙哥的方案,就是因为龙哥的方案会伤害强子的利益……这些都是情感性怀疑,针对了对方动机,而漠视了观点、理由和论证,是不理性的思维,不属于质疑。
03.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知识的钥匙。
反思质疑的精神,可理解为,对一切事物、观点都要持疑问态度,多问“为什么”,随即去探索答案,当答案得出之后再对整个思考过程进行思考,以确保前面思考的理由真实、推论合理。提炼了看就是:疑问-解答-反思。
反思质疑于我们扩展对世界的认知非常重要。比如,
爱迪生看母鸡孵出了小鸡,就问“我能孵出小鸡吗?”;
牛顿看到苹果落到了地上,没觉得习以为常,而是问“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
瓦特看到开水壶在“咣咣咣”跳个不停,没有觉得司空见惯,而是问“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动?”……
它们对这些事物进行发问,去探究竟,并对探索过程及结果进行一次次反思修正,最终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当然,我们这里也可以问:上面的这些案例是真实的吗?它们能支撑反思质疑精神的价值吗?)
相反,如果没有反思质疑精神,就会沦为一群迷信专家/大V、轻信明星、盲捧潮流、墨守成规、跟感觉走、轻率武断的人,最终把生活搞得乌烟瘴气。
04.
有理有据,斟酌评述;未见全貌,不予置评。
掌握反思质疑的精神,方法不难,就“疑问-解答-反思”三步骤:
一、遇事不盲从,先问“为什么?”;
二、探索具体原因并找到答案;
三、把整个过程进行反思。
之后进行表达,一般形式如 “我的观点或看法是……,理由是……”、“我之所以这样做/想,是因为……”等,就是契合反思质疑精神的。
在面对他人的观点或看法时,本能的问三个问题:
一、这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真实吗?
二、理由与观点有关系吗,关联程度如何?
三、由理由到观点的推论过程是合逻辑的吗?
以此来判断这个观点或看法是否可信。若对这三个问题不确定,就需保持悬疑态度——不下判断。既不轻易接受,也不轻易拒绝。直到弄明白,才能客观地进行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批判性思维中批判性精神的基本要求——反思质疑的内容介绍,下期 [周三] 栏目我们再就批判性精神之“开放兼容”做一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