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依然不能表达,是病还是另有隐情,家长要搞清楚以下几点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出生后就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在身体慢慢发育与成长中,通过身边事物的学习与理解,才慢慢懂得用语言去表达我们的所需所想,自然这也就成为众多家长们的关注重点。

如果说你的孩子处于学语时期,说话不清楚,甚至说沉默寡言不愿表达,那这时家长们可要多小心,毕竟语言关乎着今后的各个方面不容忽视,趁早发现给予正确引导才不会耽误孩子的成长。那么针对孩子说话晚这件事,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作用,家长们应该如何判断,下面这几点要仔细看了。

先天因素

其实这种情况多半在新生儿出生半个月左右就能发现孩子身体发育异常,且语言通常与孩子的声带、唇腔发育有关,如果宝贝出生就声音很清脆,且平时也会用哭闹表达自己所需,基本上先天因素阻碍成长就会被排除,只是说接受能力发育迟缓的原因,但并不能算病理,这时家长们就考虑到是不是后天因素造成的。

饮食餐普缺乏咀嚼功能锻炼

发音的首要标准是保证声带、唇齿、舌苔等部位处于发育正常状态,当然仅仅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如果这些部位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相互配合不好依然没有办法准确发音的。这点不容忽视是很致命的一点。

所以一些父母总是担心过硬的食物会有卡住喉咙的危险,一直坚持给孩子吃米粥蔬菜泥,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咀嚼能力越来越下降,最终导致他们的发生功能出现障碍,没有肌肉张弛力,滞缓口腔发音功能。

行为过于勤快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勤快父母养出懒惰儿女,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家长一味付出帮助孩子把每天三餐吃什么,衣服穿什么都安排好,孩子们只要负责享受就好,然而他们却不知这种宠溺却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些父母每天按时按点给孩子喂饭换尿布,根本不用他们用语言来表达,甚至说孩子指一下,家长马上过去帮助拿根本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久而久之,这种潜意识就会孩子大脑中形成,知道靠肢体语言就可以让家长帮助自己完成的事情,何必说呢?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同样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同,这与家庭成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过分纠正读音

这也是家长们在教育中经常会犯的一个大问题,可能是操之过急的原因。家长们就担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最终无法纠正。不过这种方式看似有道理,实则养娃坑很深。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历程,原本他们接触新鲜事物,胆子就比较小,家长一说错就被阻止,最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担心说错怕被指责,所以最后就会选择默默不说。

其实在语言学习环境中,一直倡导的就是大胆敢说,否则因惧怕无法找到自己的根结所在。所以有时好心帮忙,反而就成了坏事就是这个道路,所以在孩子成长中,家长们先不要着急下定论,先清楚自家孩子的病症根源,再去实施行动相信效果要你想象的好很多。

不知此时的您,在孩子成长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不妨与我们一起加入探讨孩子成长史的大营中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