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证】 CT的产生及特点
CT的产生
CT是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的简称。
1972年,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一起,在英国放射学研究院会上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
1972年11月,宣布了CT的诞生。
1979年,亨斯菲尔德和考迈克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1、CT的英文全称中“tomo”的含义是
A.旋转
B.体层
C.自动
D.成像
E.旋转
B
2、最早应用于CT检查的部位是
A.四肢
B.脊柱
C.头颅
D.胸部
E.腹部
C
3、关于CT的发明,哪两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A.亨斯菲尔德和莱德雷
B.亨斯菲尔德和考迈克
C.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
D.安普鲁斯和莱德雷
E.安普鲁斯和考迈克
B
各类CT机产生的时间节点
1.1971年产生第1幅CT图像。
2.1974年,美国 工程师莱德雷( Ledley)设计出全身CT扫描仪,不仅能用于脑,还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影像学检查。
3.1983年,美国 Douglas Boyd博士开发出超高速扫描的第五代CT-电子束CT(EBCT),使打描速度提高到毫秒级,使心脏、大血管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检查成为现实。
4.1985年,滑环技术应用于CT设备,使CT的扫描实现了单方向连续旋转扫描。
5.1989年,螺旋扫描方式问世,使各种三维后处理图像(如CT血管造影、仿真内镜技术等)更为精确。
6.1992年,研制成功双层螺旋CT(CT TWIN),开创了多层螺旋扫描的先河。
7.1998年,推出多层(4层)螺旋CT,扫描速度提高到每一次旋转0.5s。
8.2001年,16层螺旋CT研制成功,扫描1周能同时获得16幅0.75mm层厚的图像。
9.2003年,64层螺旋CT投入临床使用。
10.2005年,推出首台双源和双探测器系统的CT扫描仪。
11.2007年,同时推出320、256和128层多层螺旋CT扫描仪。
纵观CT的发展,无不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绿色X线”的方向发展,即
①图像质量越来越高:4层螺旋扫描的横向分辨率为0.5mm,纵向分率为1.0mm;16层螺旋CT的横向分辨率为0.5mm,纵向分辨率为0.6mm;64层螺旋CT的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分别达到了0.3mm和0.4mm,达各向同性。
②扫描速度越来越快:4层螺旋CT的扫描时间为0.5s/周,16层螺旋CT的扫描时间为0.42s/周,64层螺旋CT的扫描时间为0.33s/周;CT计算机图像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16层CT横断面的图像重建可达6幅/s,64层CT可达40幅/s。
③后处理功能越来越强大。
④单幅图像的X线剂量越来越低。
1、4层螺旋CT出现的年代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5年
E.1998年
E
二、CT的特点
1、CT图像的优点
(1)真正断面图像:CT得到的横断面图像层厚准确,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
(2)密度分辨率高:CT的密度分辨率要比普通X线屏片摄影高约20倍。CT的密度分辨率较高的原因是:
①CT的X线束透过物体到达探测器经过严格的准直,放射线少。
②CT机采用了高灵敏度的、高效的接受介质。
③CT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灰阶控制,可根据诊断需要,随意调节适合人眼视觉的观察范围。
(3)可做定量分析与图像后处理
2.CT图像的缺点
(1)空间分辨率仍低于普通X线摄影。中挡的CT机其极限分率约10LP/cm,高档的CT机其极限分辨率约为30LP/cm或以上。普通X线增感屏摄影的空间分辨率可达10~15LP/mm,无屏单面药膜胶片摄影,其极限分率最高可达30LP/mm以上。
(2)在定位方面,CT对于体内小于1cm的病灶容易漏诊。在定性方面,也受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及病程的长短、被检者的体型和配合检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3)CT的图像基本上只反映了解剖学方面的情况,较少有脏器功能和生化方面的资料。
3.CT与普通X线摄影比较
(1)与CT比较,普通X线摄影有一些缺点,首先是摄影重叠,其次是密度分辨率低,第三是常规X线摄影无法区分总体质量相同数量有所不同的变化。
(2)普体层摄影是X线球管和胶片同时做平行、相对的匀速运动,而中间作为支撑的某一点则固定不动,结果使得支撑点(欲观察平面)层面图像清晰,相应的上下层画模糊,获得体层摄影的效果。
不足之处,观察层面以外的结构只是模糊并未去除,它还是存在于最终的照片上;其次是由于照射野较大,普通X线摄影和普通体层摄影的共同缺点是密度分辨率较差。
(3)作为X线摄影和体层摄影共同使用的成像介质胶片,它只能区分5%-10%的X线强度差,而且一经照片记录成像,对比度和灰度则无法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