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送∣高校科幻平台的发展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
编者按
——2020.6.17
赵文杰:2017年冬天,作为“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社团评委,我受邀参加了中国科普作家举办的科普科幻青年作家论坛,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参观中途,和满头白发的河南老乡——前中国科普科幻协会秘书长石顺科老师聊天,他叮嘱了我一句话,说未来科普科幻的重担在年轻人身上,希望我有时间和精力能为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句话一直压藏在我心底。我也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做一些事情,但能力有限,也做不了什么。直到2019年3月,我去北京做了一段时间的科幻编辑,工作期间,接触了全国大多数高校科幻社团的核心资源,我才觉得时候到了,我可以做点什么了。
具体做什么,是基于我看到的三个现象。
一是担任青年之星计划、华为科幻阅读大赛等活动评委时,我审了太多校园科幻作家创作的稿件,看到大多不错的稿件入围之后却拼不过文笔老练、经验丰富的名家作品,因此这些有可取之处的稿件便泯于众人,作者的心血也得不到回报,是不是很可惜。
二是,我接触到的众多科幻征文活动,本上活动主办方都要花费很大精力和金钱在高校做宣传推广,那么能不能有一个平台来做这些活动和高校之间的桥梁,帮助主办方推广这些活动,也让各高校社团及时了解到这些讯息呢。
三是,在我接触到的科幻社团,除了北上广的科幻社团充满活力,能参与甚至举办高规格的科幻活动,而其他省份的高校科幻社团,很多连一场普通的活动都办不好,更甚至,一人成团,处境相当艰难。那么,是否可以有个平台,把北上广的社团管理模式推广开来,让全国的高校科幻社团汲取他们的经验,从而蓬勃发展呢?
高校科幻平台获2019年度校园科幻文化传播奖
赵文杰:核心人员目前有20多位,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学生。在创建这个号之前,我就认识了一些高校科幻社团的负责人。当我有这个想法和做的冲动时,然后就去联系了比较熟悉的五六个人,邀请他们一起为高校科幻发展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也没想到他们也有如此强的意愿,特别是联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幻协会会长范崇光时,他说“中国人民大学科幻协会一定要参与进来”,这让我特别感动。
不久后我又逐渐邀请了一些在运营、外联、设计方面特别擅长的朋友加入进来,这样一个10余人的小团队就创建起来了。
罗小茗:当初设定的栏目(特别是社团社长和校园新星)时,大概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大半年做下来觉得这个目标是否达成?这两个栏目是否会一直坚持下去?
《社长专访》栏目
做新星采访就很简单了,发掘、宣传、推广他们。我们采访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必须在科幻征文比赛中获过奖或者作品上刊。这类作者在科幻创作这条路上是很容易停止不进,我们宣传他们,也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特长的——比起其他同学,他们有了这种感受之后,会更加勤奋的创作;同时我们大规模宣传之后,也有可能有更厉害的掘金人关注到他们。
《校园新星》栏目
这两个栏目预期的目标是:社团专访每年能把去年担任国内高校科幻社团的社长(会长)采访完;新星专访每周一期,一年将近50期,也就是大力宣传50人。
目前这两个栏目的效应特别好,但还没有达成我们目的,我们现在做的只是一点点。我们的目标是有天我们不能做下去之际,国内高校科幻社团已经繁荣昌盛,依靠自己就能活力满满、经久不衰;年轻的科幻创作者们也能百花齐放、源源不断。
至于坚持这个问题,高校科幻平台存在一天,这两个栏目就会做下去。如果做不下去,基本上是外在因素。
罗小茗:社长和新星这块,你们介绍的高校社团和科幻新星数量真不少,是怎么选定和联系到这些科幻同好的?一般做一篇文稿,需要花费的时间大概是多少(从确定人选到最后推送)?
赵文杰:我们自己拉了一个全国高校科幻社团负责人微信群,我们先邀请一部分认识的社长进去,然后再让这些社长邀请他们认识的社团负责人进去;其次,我们也会通过他人引荐,主动联系一些我们不能直接联系的高校科幻社团。
有了社团负责人资源之后,我们就会让拜托他们推荐社团在创作小有成就的同学作为预备采访对象。另外,接触科幻圈久了之后,我们也会接触一部分受访对象。
目前做一篇文稿,大概是一周时间,采访组同学确定人选—读他们的作品制定采访提纲—受访对象提交采访文稿-采访组同学进行编辑润色-运营组同学制作推文-预览推文交付受访推文查看-无需修改后可以直接推送,需要修改修改后推送。
罗小茗:目前微信公号的粉丝量是多少?分布状况如何?(地域、性别等)除了线上的推广,有什么围绕公号展开的线下活动吗?
赵文杰:截止到今天,关注人数为2769人,其中男性占比52.0%,女性占比48.0%,共有356个城市和地区的同学关注我们,以北京(168)、重庆(98)、成都(89)、上海(72)、西安(46)、广州(42)、天津(41)、兰州(40)、武汉(37)、合肥(36)等地居多。
为了发掘高校科幻创作者,我们在八光分文化的扶持下,举办了星火杯大赛,第一届有效来稿527篇,总计三百七十万字左右。通过初审的192篇文章,共吸引了5万多人的阅读和1万人的点赞。
第一届、第二届"星火杯"
线下的活动接下来会越来越多的,我们联合未来事务管理局在年前成立了“未来高校科幻节”线下大型活动,拟于每年11月举办;目前也在和几家大型的科幻公司商量合作一些特色的线下活动,比如三体宇宙的校园三体展。
罗小茗:根据你们的访谈和了解,哪些组织方式(网络平台、科幻写作比赛、写作培训班、科幻大会、社团等等)对于让高校里的科幻爱好者最容易聚集起来?
赵文杰:哪些组织方式对科幻爱好者们有益(比如存在感、曝光度等),哪些组织方式就容易把科幻爱好者聚集起来。目前来看,科幻大会、网络平台(科幻爱好者组织和相关群)更容易一些。
罗小茗:我这边也参加过上海大学科幻社的活动,感觉人数很少(每次活动,比如有一次他们请了某知名科幻作家来讲座,大概也就十多个同学参加),社团同学组织起来的时候也觉得困难重重。你们觉得这样的情况在高校科幻社团中是普遍存在的吗?
赵文杰:普遍存在的,我也参与、策划过这样的讲座,情况也很了解。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在于圈子问题:圈子就这么大,科幻作家不出圈,呆的时间久基本上都认识了,认识之后就不觉得新鲜了。同时潜在的科幻迷也不知如何进圈。
罗小茗:你们公号的团队怎么评估自己公号的阅读量?(我看了一下每篇大概一百到几百不等,这个阅读量肯定不算高。)
赵文杰:首先我们当然希望平台有更大的关注度,推出的文章有很高的浏览量。其实比起阅读量,我们更注重内容和质量,如果只是为了提高阅读量,做一些让大家一时爽的内容,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也不是我们的初衷。和“社长专访”、“新星专访”比起来,“名家名篇”、“百科知识”这两个栏目阅读量更低,最惨淡时阅读量为个位数,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停过,这两个栏目的“真东西”更多,我相信这些个位数的同学在用心阅读它们时,一定会受益更多。
科学百科栏目
罗小茗:大半年做下来,“高校科幻”这个公号自己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核心团队的成员还依旧保持,还是有变动?下来的有什么打算或新的计划或栏目吗?
赵文杰: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助了很多的科幻爱好者,帮助他们有了更好的发展(创作、工作、升学、提高自信心等),这些科幻爱好者不仅是我们所服务的对象,也包括我们平台的每个小伙伴。以及我个人也变得成熟稳重很多,“多做实事,少务虚名”,这也是我经常告诫平台小伙伴的。
/ 对话者 /
罗小茗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研究、日常生活研究、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