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也能抓拍、打鸟?“多点对焦”黑科技了解一下
如果你是一名体育爱好者,那相必你一定见过这样的“精彩瞬间”照片:
还有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你可能会不屑了——这不就是抓拍么?只要相机镜头好、连拍速度足够快,没什么难的~
然而,真正的体育摄影师们听到这句话,可要大摇其头了:对于记录体育赛事的精彩一瞬来说,镜头好(解析力高)和连拍速度快,其实都已经是在按下快门之后的事情,而真正能够决定照片是否能够“拍得下”、“拍得清”的,却是在按下快门之前的对焦过程。
特别是高性能的“多点对焦”系统,更是那些“体育单反”们引以为傲的杀手锏。
多点对焦:瞬间抓拍的幕后功臣
对于“多点对焦”这个词,包括曾经的笔者在内,其实不少人都有所误会:多点对焦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对实际的拍照对焦体验有怎样的影响呢?
简单来说,多点对焦的作用有三:
其一。多个对焦点同时合焦,可以识别取景范围里面积较大的物体,使其整体清晰突出,避免只有一小块区域位于(中心)焦点上而导致物体其他部位虚焦的问题。
其二,由于多点对焦系统在整个大的对焦点覆盖面积上都具备对焦侦测,它可以对进入对焦范围内的运动物体迅速做出反应,从而实现运动物体的抓拍甚至是追焦。
最后,多点对焦系统里的每一个对焦点都可以单独运作,能够同时对(位于相同距离上的)多个物体进行对焦,因此它能够实现单点对焦无法实现的多目标合焦拍摄效果。
总结一下就是:多点对焦系统主要是为了解决拍摄时被摄物体部分虚焦、运动物体速度太快对不上焦、被摄物体有多个不能同时合焦三大问题而诞生的。
不难看出,多点对焦的确能够改善许多场景下对焦的速度、准确度和成功率。
好的多点对焦系统,不仅是专业摄影师赖以吃饭的法宝,对于普通用户提高成片率,实现更好的“随手拍”体验,有时更是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其实,它很早就曾出现在手机上
正是因为多点对焦功能是如此好用,早在安卓智能手机刚刚开始重视拍照的年代,就已经有手机厂商初步尝试了将多点对焦功能引入手机——2012年的索尼LT29i(5点自动对焦)、以及随后发布的LG G2(9点自动对焦),就是那个时代的先行者。
当然,彼时的手机相机,还没有后来的相位对焦等、双核对焦等先进的硬件快速对焦特性。
这意味着多点对焦在这些手机上起不到抓拍、追焦的作用,只能是改善焦点不在画面中心时的合焦性能。
但作为“吃螃蟹”的前辈,这些早期多点对焦技术在手机上的运用,对于后续技术的改进,着实起到了启发的意义。
不过,手机上的多点对焦技术真正变得成熟好用,所耗费的时间却远远超出了整个业界的想象:直到2017年,我们才终于迎来了在功能、使用感受上真正接近单反相机的手机多点对焦系统。
重要的是,它出自一家长期钻研手机摄影的中国企业——努比亚。
努比亚的多点对焦:让小白轻松拍出好照片
众所周知,努比亚手机自诞生起,就一直以摄影作为产品主打基因——点测分离、电子光圈、星轨模式、相机家族,都是努比亚在手机摄影技术上的创新成果。
不过,相比于其他的一些需要用户具备一定摄影基础的专业功能,如今的“电子光圈”却可以说实际技术更复杂先进,但使用起来却无比简单方便,即使是小白用户也能直接从中获得好处。
具体来说,努比亚的工程师们充分活用了CMOS上分布的硬件对焦点,将整个大面积的对焦区域划分为了25个小块,每一“块”都相当于单反相机上的一个对焦点单元。
在对焦的过程中,这25个对焦区域可以单独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拍摄小体积、多目标物件时的对焦成功率。
同时,努比亚的工程师们特别设计了25个对焦点之间的联动检测机制——当拍摄对象尚未合焦时,首先由中心的对焦点尝试对焦,如果拍摄对象不在中间,则依次向外圈扩散,如此一来,既能照顾到大部分情况下(物体出于画面中心时)的对焦速度,也能在需要抓拍时实现智能追焦,大大提升了对焦速度。
以努比亚Z18mini、努比亚红魔电竞游戏手机使用的2400万三星ISOCELL传感器为例,在仅使用传感器自带的相位对焦算法时,平均合焦速度为0.1秒,而加上了努比亚自行开发的多点对焦机制之后,对焦时间缩短了三倍以上,仅需0.03秒就能完成对焦,准备拍摄了。
或许你会感到很惊奇:努比亚竟然能实现比传感器“原厂”算法更好的对焦性能?没错,搭载在努比亚Z17S、Z18mini和红魔电竞游戏手机上的这套25点多点对焦算法,就是这么神奇!
不过,说到底,它也仅仅是努比亚为数众多的手机摄影“黑科技”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而所有的这些技术,不仅是努比亚这家企业专注、专业的成果,也是为了让一般手机用户也能体会到犹如专业摄影的乐趣,为了实现“随手拍出好照片”这个最高目标,努比亚持续进行创新的一个缩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这家企业以专业和专注,撑起了国产屏半边天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关注我们智商+6,
点赞文章魅力+6,
转发票圈幽默+6,
不要双击哟~~~
后台回复手机型号关键词,
有你想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