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厂商“热捧”安卓11,其实也是实力的自证

Android 11 Beta1正式发布了,但同一天出现的一份非官方“适配名单”却更加值得关注。
2020年6月11日,谷歌发布了Android 11的首个公开测试版本(Beta1),这标志着新系统的底层功能已经基本定型,日常使用的稳定性也已经达标。换句话说,也就是距离Android 11正式版的推送,以及各大厂商对新系统的升级适配,基本上也没剩几个月的时间了。
但是你能想到吗,就在谷歌放出新系统“公测版”的当天,博主@数码闲聊站 突然曝光称,当前已经有包括OPPO Find X2系列、一加8系列、vivo iQOO3、小米10系列、Redmi K30 Pro系列在内五个品牌的多款机型,已经准备于本月内直接推送基于Android 11 Beta的测试版系统。
国内手机品牌第一时间跟进最新的Android测试版系统更新,这样的事情放到三年前是绝对难以想象的,更不要说是一众主流品牌“不约而同”的集体行为了。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如今他们会对Android版本如此“上心”呢?
  • 能及时更新,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体现

为什么手机厂商要给消费者及时且持续地提供系统更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三易生活其实很早就进行过论述。因为给老机型更新系统并提供持续的维护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往往会降低消费者的换机欲望,因此表面上来看,“系统更新”很像是一种“做慈善”的行为。
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及时且持续维护已售出的产品、特别是一些已退市的老机型,这直接体现出不仅仅是厂商的“诚意”,更反映了其在产品开发与软件适配方面的实力。说白了,系统更新表面上看虽然是门“赔钱生意”,但更新得及时、更新包提供得多,同样也能带来用户黏性与商誉。对于如今很多时候本就不完全靠卖硬件赚钱的手机企业来说,忠诚的用户可能要比频繁换机带来更多的长远受益。
不仅如此,当我们再看一遍上文所述的“更新列表”,就不难发现,这些厂商均为实力雄厚的一线品牌。换句话说,给用户以最及时的频率提供系统更新,他们技术上能够做得到,财务上也“赔的起”。因此称之为实力自证,可谓是恰如其分。
  • 积极出海,也让国产手机厂商学到了很多

当然,国内手机厂商并不可能是有一天突然开窍,意识到了消费者忠诚度与产品技术形象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开始重视系统更新的,很可能是别的现实原因,比如说来自海外消费者的强烈意见。
毕竟和国内与安卓生态相比,海外的智能手机产品因为可以直接使用谷歌服务,对于厂商来说适配新系统的工作量天生就要少上一截(不需要考虑本地化的情况下)。所以以往许多海外智能手机品牌,在国内与海外的系统更新频率常常都呈现出“两个世界”。
于是乎,当OPPO、vivo、一加、小米、redmi这些在国内做得风生水起的智能手机品牌,近几年来纷纷出海扩张的时候,他们当然也会遭遇到海外用户对于“系统更新”的高要求。在这样的“锻炼”下,有志于海外市场的国内厂商在系统更新这件事上越来越认真、越来越有效率,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相应品牌在全球化方面的程度。
  • 谷歌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确很有效

手机厂商有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及时的系统更新服务,这些源自海外市场消费者的明确需求,也让厂商开始重视“系统更新”对于产品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性,而这些或许就是如今国内厂商对于系统更新变得积极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强烈动力,那就是来自谷歌的“鞭挞”与“援助”。
说“鞭挞”,谷歌当然没法直接催促手机厂商更新系统,但他们已经通过自家应用商店的准入机制,强令所有Android APP都必须优先适配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要知道,包括淘宝、微信、QQ这些软件,在谷歌商店Play Store里当然也都是有上架的。这就意味着大家平时常用的应用,实际上一样会因为谷歌的小心思导致只能支持最新版的Android系统,这就相当于变相“逼迫”手机厂商必须及时提供更新了。
而说“援助”,则是因为谷歌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推出了将系统应用内核与驱动程序分割开,能大幅简化系统更新编译难度的Project Treble技术。到了Android 11上,又加入了能有效减少系统更新所需时间,同时有效避免更新出错的AB双系统分区技术。如此一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推出一个新版系统更新所需的成本大幅降低,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安装一个新系统也不再需要漫长的重启过程。这自然使得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对于Android系统更新的积极性都大大增强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苹果又要换架构了?然而点赞可能还为时尚早

即便苹果开始在Mac系列上尝试ARM架构处理器,显然只会徐徐图之。

除了颜值与影像,OPPO Reno4系列还有65W超级闪充

随着SuperVOOC 2.0超级闪充的普及,或许意味着65W快充将会迎来更新。

(0)

相关推荐